-
公开(公告)号:CN108829953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555430.8
申请日:2018-06-01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拓扑空间建模方法,所述拓扑空间建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待设计产品的设计参数定义所述待设计产品的拓扑设计空间;根据所述拓扑设计空间建立或获取拓扑空间模型模块;拼接所述拓扑空间模型模块;将拼接后的所述拓扑空间模型模块形成所述待设计产品的拓扑空间模型。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拓扑空间建模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采用将设计产品分为多块来分别建立或获取存储的拓扑空间模型模块,再将各个拓扑空间模型模块拼接成拓扑空间模型,实现了拓扑空间建模的模块化和参数化,模型模块可多次重复利用,降低了建模难度,优化了拓扑空间模型模块的建立步骤,加快了拓扑空间建模中模型更新速度,提高了建模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314548B
公开(公告)日:2018-07-27
申请号:CN201510334549.9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第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这样,形成多条载荷路径,有效分解碰撞力,提升整车碰撞性能,并提高了整车强度和扭转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275109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807255.8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领域,提供了一种备胎坑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车架连接板、备胎坑横梁及地板加强板,所述车架连接板为两个,所述地板加强板为两个,所述备胎坑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车架连接板的一端,所述两个地板加强板分别与所述两个车架连接板位置相对。解决了备胎坑结构整体强度低、刚度低、减振性低和坚固性低;横梁尺寸大,质量重,经济性差。横梁上下两层与大梁连接处无加强结构,使得整体结构不坚固,会出现各类开裂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3659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05016.2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轿车白车身衣帽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提升车身扭转刚度的支撑杆结构,包括V型主体以及在该V型主体两侧对称设置的两个斜撑,所述斜撑方向向下,且所述V型主体与两个所述斜撑一体成型。支撑杆结构通过拓扑优化技术实现了材料的高效利用,提升了整车扭转刚度超过11%,同时简化了制造工艺。该结构采用V型主体与斜撑的创新布局,形成了多个三角形和倒置"W"型结构,增强了稳定性和承载能力。斜撑与V型主体的共线设置和梯形底部设计增加了与汽车横梁的接触面积,确保了连接的牢固性。此外,该设计在美观性与功能性之间取得了平衡,不仅提升了车辆的性能,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和市场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903595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39519.6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尺寸参数化的白车身重量预估方法及系统,构建不同轴距尺寸车型的白车身有限元模型,对不同车辆因子的重量变化和所述有限元模型的轴距进行拟合,得到对应车辆因子的白车身重量变化‑轴距曲线;基于待评估新车型尺寸参数,匹配对应的预设基础车型尺寸参数;基于所述待评估新车型尺寸参数和对应的预设基础车型尺寸参数,得到车辆因子变化系数;基于所述对应车辆因子的白车身重量变化‑轴距曲线和车辆因子变化系数,对待评估新车型进行白车身重量预估,得到待评估新车型白车身重量预估结果。实现对车辆参数因子变化的充分考虑,提高了车辆重量预估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8214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77067.3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B60W40/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整车轴荷生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车型的整车质量,根据车辆在不同状态的质量分布将整车质量划分为整备质量模块、乘员质量模块和额定载质量模块;基于整备质量模块中各零件与整车轴距的关联关系计算整备质量模块的等效质心在第一整车轴距下的整备质量前轴荷;根据乘员质心到前轮轮心的距离生成乘员质量模块在第一整车轴距下的乘员质量前轴荷;根据后备箱中心点到前轮轮心的距离生成额定载质量模块在第一整车轴距下的额定载质量前轴荷;根据整备质量前轴荷、乘员质量前轴荷和额定载质量前轴荷生成目标车型的整车轴荷。本发明可以提高不同车型的整车轴荷计算效率和灵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275109B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610807255.8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汽车领域,提供了一种备胎坑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车架连接板、备胎坑横梁及地板加强板,所述车架连接板为两个,所述地板加强板为两个,所述备胎坑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车架连接板的一端,所述两个地板加强板分别与所述两个车架连接板位置相对。解决了备胎坑结构整体强度低、刚度低、减振性低和坚固性低;横梁尺寸大,质量重,经济性差。横梁上下两层与大梁连接处无加强结构,使得整体结构不坚固,会出现各类开裂风险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31454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510334549.9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这样,形成多条载荷路径,有效分解碰撞力,提升整车碰撞性能,并提高了整车强度和扭转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204775505U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20417300.X
申请日:2015-06-1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前车体双横梁通道结构,包括前纵梁、后纵梁、前地板、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前地板中部设有向上凸起并纵向延伸的中央通道,所述中央通道的前部和中部分别设有第一加强板和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设置在所述中央通道的下方,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前纵梁和所述后纵梁垂直固定,所述第二横梁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下表面相抵。这样,形成多条载荷路径,有效分解碰撞力,提升整车碰撞性能,并提高了整车强度和扭转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206125211U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21041477.5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领域,提供了一种备胎坑的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车架连接板、备胎坑横梁及地板加强板,所述车架连接板为两个,所述地板加强板为两个,所述备胎坑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车架连接板的一端,所述两个地板加强板分别与所述两个车架连接板位置相对。解决了备胎坑结构整体强度低、刚度低、减振性低和坚固性低;横梁尺寸大,质量重,经济性差。横梁上下两层与大梁连接处无加强结构,使得整体结构不坚固,会出现各类开裂风险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