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层横流式缸盖水套及其流速调节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822798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52548.3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层横流式缸盖水套及其流速调节系统,通过设置主体组件,包括发动机缸盖、设置在发动机缸盖上的下水套、设置在下水套上的上水套以连接在上水套与下水套间的中间水套,现高速区域快速冷却,其他区域适当冷却,减少燃油消耗及碳氢污染物的排放,设计该水套结构紧凑,能有效覆盖缸盖进排气道及燃烧室等高温区域,实现均匀冷却;设置水管主体,水管主体设置在下水套进水口及上水套出水口处,包括流入管、设置在流入管一端的调节管以及连接在调节管远离流入管一端的流出管;以及,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设置在水管主体外侧,包括固定在流入管上的磁体、套设在流出管靠近磁体一端的调节块以及固定在流出管远离调节块一端的热敏绕阻线,实现在冷却水道温差较大交接处设置热敏绕阻线,通过发动机产生温度改变热敏绕阻线电流量,从而改变绕阻线产生的磁力调节调节管开度大小,进而改变冷却系统内冷却液流速使发动机内冷却液流动更合理。

    一种带缸压传感器燃烧室结构及其密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8669554U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22840628.5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缸压传感器燃烧室结构,一种带缸压传感器燃烧室结构,包括装置主体,包括外壳部件和燃烧室,所述燃烧室设置于所述外壳部件的内部;安装孔组件,设置在所述装置主体上侧,包括安装孔部件和传感器部件;以及,密封组件,包括护套部件,设置在所述安装孔部件的内侧。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缸盖上设置并穿过缸盖底部的侧置式安装孔,侧置式安装孔位于缸盖顶面油腔,通向燃烧室后端,采用缸压传感器测试缸压,可靠性及精确度更高,稳定性好,能够更真实的反映试验过程中的缸压值,便于检测爆震。

    发动机缸盖水套及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18325042U

    公开(公告)日:2023-01-17

    申请号:CN202222488939.X

    申请日:2022-09-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缸盖水套及发动机,该水套包括依次连接的上层水套、中间水套和下层水套;下层水套的排气侧设置有进水口,上层水套的进气侧设置有出水口;上层水套设置有第一贯通孔,上层水套通过第一贯通孔与中间水套连通;下层水套设置有第二贯通孔,下层水套通过第二贯通孔与中间水套连通;第一贯通孔的孔径与第二贯通孔的孔径之比为0.6~0.8。该水套通过使第一贯通孔的孔径与第二贯通孔的孔径之比为0.6~0.8,从而可以使下层水套从第二贯通孔进入到中间水套的冷却液流量相对于从第二贯通孔流出至上层水套的冷却液的流量更大,从而可以增大中间水套的流量,避免温度过高,提升降温效果。

    燃烧室结构及发动机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1367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816933.4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燃烧室结构及发动机,燃烧室结构包括缸盖和形成于缸盖内腔的燃烧室,缸盖中间高度高于两侧高度,缸盖顶面一侧设置有两个进气门,缸盖顶面另一侧设置有两个排气门,缸盖内腔还设置有进气挤流通道和排气挤流通道,两个进气门分别通过进气挤流通道与燃烧室连通,两个排气门分别通过排气挤流通道与燃烧室连通,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燃烧室的途中通过进气挤流通道组织挤流,然后再进入燃烧室燃烧,燃烧过后的气体再经过排气挤流通道组织挤流从排气门把气体排出,通过组织挤流作用,增大混合燃气湍动能,减少了发动机在低速、大负荷的工作情况下引起的爆震以及噪声大的问题,该燃烧室结构具有能够减少爆震和减小噪声的优点。

    气门密封结构及发动机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813626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1816934.9

    申请日:2022-07-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门密封结构及发动机,气门密封结构包括缸盖、气门和气门座圈,气门包括相互连接的气门杆部和气门头部,缸盖形成有开口,气门头部安装于开口,气门座圈设置于开口和气门头部之间以封闭气门头部和开口之间的间隙,气门头部包括与气门座圈抵接的第一密封锥面,气门座圈包括与第一密封锥面抵接的第二密封锥面,第一密封锥面的角度大于第二密封锥面的角度,且第一密封锥面的长度大于第二密封锥面的长度。通过设置第一密封锥面的角度大于第二密封锥面的角度,防止出现朝向燃烧室的间隙,解决了燃烧产物沉积在气门座圈和气门之间导致气门座圈密封失效和磨损加剧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