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风冷柴油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392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32216.8

    申请日:2018-09-27

    Inventor: 陈公一 蒋世晓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柴油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风冷柴油机,包括气缸、外壳体、燃油桶、冷却装置,冷却装置包括散热翅片、循环风道、散热风扇以及出风口,循环风道包括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第三风道以及第四风道,第四风道尾端与出风口配合连接,第一风道首端、第三风道尾端以及出风口均有散热风扇;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循环风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风道的风扇在启动时,扇叶顺时针旋转,将风道内的热量吹向第二风道,而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的风扇在启动时,扇叶逆时针旋转,将热量从出风口吸出,结构简单且散热效率高,同时散热翅片能将气缸的热量迅速导出,使风扇将其吹走,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散热效率,提高装置的使用性能。

    用于内燃机的空气导流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4752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510203193.5

    申请日:2015-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34 F01P1/02 F01P2001/023 F02B63/048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用于安装到内燃机的气缸盖的空气导流装置/分流器。空气分流器将冷却空气引向气缸盖上的多个位置。空气分流器包括主分流器防护物,其具有从冷却源延伸到远端的近端,所述远端延伸到内燃机的后面。空气分流器包括第一弧形构件,其附接到主分流器防护物的近端和远端之间的主分流器防护物,以及与主分流器防护物的远端附近的主分流器防护物连接的第二弧形构件。空气导流装置创建多个空气通路,以利用更少的附加成本提供更有效的冷却。

    背负式作业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061858B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210407655.1

    申请日:2012-10-23

    Abstract: 本发明能够减轻背负式作业机的动力源的内燃发动机产生的热量给作业人员带来的负担。由罩子部件(12)构成的发动机(14)及排气消音器(38)周围的强制风冷用空气通道具有:沿着汽缸体(18)的吸气一侧延伸的第一空气通道(62);沿着汽缸体(18)的反冲起动器(32)一侧延伸的第二空气通道(64);沿着汽缸体(18)的排气一侧延伸的第三空气通道(66);以及用分隔板(52)与该第三空气通道(66)分开的出口通道(70)。第二空气通道(64)和第三空气通道(66)的合流部部具有向着出口通道(72)的排出口(50a)而朝斜下方倾斜的形状。(72)具有向外侧膨出的形状。该合流部(72)的底

    内燃机及具备其的骑乘型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03216301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027467.0

    申请日:2013-01-24

    Inventor: 熊谷聪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1/00 F01P1/02 F01P11/10 F01P2001/026 F01P2050/16

    Abstract: 本发明能提供可通过提高冷却效率来提高燃料经济性的新的强制空冷式发动机。内燃机(10)具备:曲轴箱(11);气缸体(12);气缸盖(13);活塞(50);冷却风扇(28);和护板(30),其具有内壁部(52)和外壁部(54)。在外壁部(54)的与冷却风扇(28)相对的部分,形成有吸入口(31)。由外壁部(54)和内壁部(52),形成从吸入口(31)到气缸体(12)和/或气缸盖(13)的至少一部分的通道(56)。

    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1870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010154375.5

    申请日:2010-04-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F1/28 F01P1/02 F02F1/428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冷柴油机汽缸头气门布置结构,柴油机汽缸头上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分别位于汽缸头相对的两侧,柴油机的曲轴轴向与进排气方向同向,设于进气道的进气门和设于排气道的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汽缸头设有多个冷却风道,其中左冷却风道贯穿排气门左侧实体,右冷却风道贯穿进气门右侧实体,中冷却风道于排气门和进气门之间贯穿实体,冷却风道的进风端对应柴油机上设置的导风罩。它使进、排气门之间的中心连线与曲轴的轴向斜向交错形成夹角,进、排气门处周围都能够得到有效冷却,既能保证进、排气门的运动均衡,提高柴油机的性能,又能提高汽缸头的整体冷却效果。

    辅助风冷的双冷却风道发电机

    公开(公告)号:CN10453359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765808.9

    申请日:2014-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P5/06 F01P1/02 F01P1/06 F01P200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风冷的双冷却风道发电机,包括箱体及位于箱体内的发电机本体和发动机,箱体包括机架和覆盖件,覆盖件与发动机以及发电机本体之间的空隙形成辅助风道,所述辅助风道的进风口设置于覆盖件;发动机设有冷却风道Ⅰ和冷却风道Ⅱ,冷却风道Ⅰ位于发动机缸头,所述冷却风道Ⅱ位于发动机曲轴箱体底部和曲轴箱盖;本发明采用两个冷却风道对发动机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冷却,利用辅助风冷通道对发动机周围进行辅助散热,并增大两个冷却风道的风量,形成全面风冷结构,减少冷却风在流动中损失,提高冷却效率,并且简化整体结构,与现有的利用隔热层进行隔热相比,散热效果更好,使得发电机整体更为简单紧凑,更能发挥小型发电机灵活的优势并利于保护主体设备。

    工程机械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796860A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1280040409.5

    申请日:2012-08-07

    Inventor: 沼泽大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发动机室的工程机械,能够高效地捕集在该发动机室内流动的空气,使排气效率提高。该工程机械包括:发动机室;发动机;热交换器,设置在该发动机的第一侧;风扇,同样设置在第一侧,进行旋转以在发动机的周围生成冷却用气流;以及排气管,具有空气导入口及空气排出口,沿着所述发动机在与所述风扇的旋转轴平行的风扇轴向延伸而设置在所述发动机室内,其中,排气管引导所述气流,以便在沿所述风扇轴向延伸的区域内捕集在该风扇轴向上的风扇下游侧流动的空气并排出至发动机室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