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89905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780054317.5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伟尔矿物澳大利亚私人有限公司
IPC: C22C1/04 , C22C32/00 , C22C1/10 , C22C14/00 , C22C16/00 , C22C27/00 , C22C28/00 , C22C29/02 , C22C29/14 , C22C29/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458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1036 , C22C14/00 , C22C29/02 , C22C29/14 , C22C29/16 , C22C32/00 , C22C32/0047 , C22C2001/1047 , C22C1/1084 , B22F3/02 , B22F2202/17
Abstract: 一种金属基体复合铸件,其包括(a)以下主体金属的一种或多种:钛、锆、铪和钽,和(b)包含所述主体金属的至少一种的碳化物和/或氮化物和/或硼化物的至少一种、和典型地两种或更多种的难熔粒子的分散体。
-
公开(公告)号:CN109626379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710929291.6
申请日:2017-10-09
Applicant: 烟台万华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Inventor: 贺孝鸣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43 , C01B33/04 , C01B33/046 , C22C1/1084 , C22C1/1094 , C22C29/00 , C22F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采用合金化的氢‑金属‑硅复合物与氯化铵在液氨介质中进行化学反应生产硅烷类产品的方法和设备,利用机械过程促进氢‐金属‐硅复合及相应的合金化过程,进而通过与氯化铵在液氨介质中进行化学反应来生产甲硅烷和硅烷类产品,甲硅烷用回流式甲硅烷吸收转换器控制输出,粗硅烷类产品经分离提纯制取高产率硅烷类产品。其中,氢‑金属‑硅复合物由Si、H以及下列元素中至少两种以上的成分组成:Mg、Ca、Sr、Ba、Li、Na、K、B、Al、Ti、Fe、V,经机械过程、或者热机械过程、或者机械化学成键过程合成,再经热处理合金化后即可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7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1454.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田嘉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4 , B22F3/1039 , B22F3/15 , B22F2003/1051 , B22F2003/175 , B22F2003/185 , B22F2003/208 , C01B33/06 , C04B35/58085 , C04B35/645 , C04B35/6455 , C04B2235/3418 , C04B2235/3891 , C04B2235/40 , C04B2235/401 , C04B2235/402 , C04B2235/407 , C04B2235/408 , C04B2235/421 , C04B2235/428 , C04B2235/5436 , C04B2235/6581 , C04B2235/666 , C04B2235/728 , C04B2235/761 , C04B2235/80 , C04B2235/96 , C22C1/05 , C22C1/053 , C22C1/1084 , C22C23/00 , H01L35/22 , H01L35/26 , H01L35/30 , H01L35/32
Abstract: 本发明的镁系热电转换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原料形成工序,相对于镁系化合物在0.5摩尔%以上且13.0摩尔%以下的范围内添加硅氧化物,形成烧结原料;及烧结工序,一边以10MPa以上的加压力对所述烧结原料进行加压,一边在750℃以上且9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烧结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474064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80083130.9
申请日:2015-09-16
Applicant: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0458 , B22F2998/10 , B22F2999/00 , C22C1/1084 , C22C14/00 , B22F3/02 , B22F3/10 , B22F2201/20 , B22F2201/10
Abstract: 一种烧结的Ti合金,其包含:4-6重量%铁;1-4重量%铝或1-3重量%铜;>0-0.5重量%硅;>0-0.3重量%硼;>0-1重量%镧,并且余量为具有附带杂质的钛。在相关的粉末冶金成形工艺中,优选将硼和镧的含量以硼化镧(LaB6)的形式引入到掺混的粉末混合物中。
-
公开(公告)号:CN107974595A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0969036.4
申请日:2017-10-18
Applicant: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0 , B33Y70/00 , C22C1/0408 , C22C1/1084 , C22C32/008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镁基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基于激光3D打印成形的高性能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各物质:单质硅颗粒2~5wt%、LiH 6~8wt%、CaH2 1~2wt%、余量为高纯镁粉。该粉体设计能有效降低镁合金粉末在成形过程中的蒸发、氧化等问题,从而保证了高性能镁合金的精密成形制造,同时也为激光增材制造专用镁合金粉末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51655B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310419123.4
申请日:2013-09-1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24/085 , B22F1/0003 , B22F9/04 , B22F2009/041 , B22F2301/15 , B22F2302/20 , B22F2302/25 , B22F2302/253 , B22F2302/256 , B22F2302/45 , B22F2303/05 , B22F2303/30 , C22C1/05 , C22C1/1084 , C22C19/056 , C22C19/058 , C22C30/00 , C22C32/0026 , C22C32/0063 , C22C32/0068 , C22F1/10 , C23C4/02 , C23C4/18 , C23C28/324 , C23C28/3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高温材料用表面合金涂层复合材料、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合金涂层复合材料由具有面心立方结构的金属合金粉末和搪瓷粉制成,其成分配比为10‑70wt%金属合金粉末,搪瓷粉余量;所述金属合金粉末选择NiCrAlX、NiCrX和NiCoCrAlX中至少一种,其中X为铪、锆、稀土元素和混合稀土中至少一种,混合稀土可以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稀土元素同时使用,或稀土元素与Na、K、Ca、Sr、Ba之一种或多种组合使用。所述表面合金涂层复合材料可以改善高温合金基体的抗高温氧化和热腐蚀性能、断裂韧性和抗热震性能。采用该材料制备的热防护涂层致密,连续,光滑,与高温合金基体能形成至少部分冶金结合。
-
公开(公告)号:CN105734323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117766.7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1/1084 , C22C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镁基可逆储氢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重量百分比80%~95%的镁铝合金Mg17Al12和5%~20%的碳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制成,碳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由基体材料碳和过渡金属组成,基体材料碳为石墨粉、石墨纤维、活性炭、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中的一种,过渡金属为Fe、Co、Ni、Nb中的一种。制备方法包括:将镁铝合金Mg17Al12和碳负载过渡金属催化剂进行均匀混合,在惰性气氛中经球磨后即可得到。本发明镁基可逆储氢复合材料,有效储氢温度低和良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等优点,可用于氢气的提纯和储运,特别可作为中低温燃料电池的氢源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5648297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030517.4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南京工程学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0/00 , C22C1/10 , C22C1/1084 , C22C9/06 , C22C19/058 , C22C19/07 , C22C30/02 , C22C32/0026 , C22C32/0052 , C22C32/00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外加纳米陶瓷相增强韧化高熵合金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高熵合金颗粒作为基体相,同时外加纳米陶瓷,使外加纳米陶瓷相偏聚在固溶体晶界处,产生陶瓷相增强,同时对韧性的面心立方固溶体造成挤压,形成形变孪晶,从而实现高熵合金复合材料的强塑结合,制备出高强高韧的高熵合金复合材料。所述高强韧的无加工余量的高熵合金复合材料,该复合材料具有显著的高强度、高硬度和优异的压缩强度及塑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79168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80053240.6
申请日:2014-09-04
Applicant: 住友电工烧结合金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3/1035 , B22F1/0003 , B22F3/16 , B22F3/24 , B22F2301/052 , B22F2998/10 , C22C1/0416 , C22C1/1084 , C22C21/00 , C22C21/02 , C22C21/10 , C22F1/043 , B22F2003/248 , B22F2003/166
Abstract: 一种液相烧结铝合金部件的制造方法,其包括:成形步骤,其中将包含铝合金粉末的原料粉末成形,由此获得成形体,其中所述铝合金粉末含有选自Si、Mg、Cu和Zn中的至少一种元素,余量为Al以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烧结步骤,其中对所述成形体进行液相烧结从而获得烧结体;软化步骤,其中对所述烧结体进行热处理从而获得软化材料;矫正步骤,其中对所述软化材料进行精整从而获得矫正材料;以及时效步骤,其中对所述矫正材料进行热处理从而获得其中存在析出物的时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5568100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610009165.4
申请日:2016-01-06
Applicant: 安徽祈艾特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进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23/02 , C22C1/02 , C22C1/1084 , C22C32/00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铸造汽车零部件的纳米碳化硼改性的Mg-Al-Sn系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材料属于Mg-Al-Sn系镁合金,并在其中掺混了Si、Ga等元素,获得了高性能的合金材料,此外,以聚乙烯吡咯烷酮无水乙醇溶液作为介质,将纳米碳化硼分散于其中,再将其与Mg粉混合研磨,使得纳米碳化硼均匀包裹分散于Mg粉中,在后续的熔炼过程中与其它金属元素混合的也更为充分,达到稳定高效的改性效果,制备的镁合金强度高、重量轻,耐磨耐蚀,抗高温磨损,以此材料制备的汽车零部件加工性能和使用性能均得到改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