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1749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1454.0
申请日:2017-02-22
Applicant: 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
Inventor: 中田嘉信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34 , B22F3/1039 , B22F3/15 , B22F2003/1051 , B22F2003/175 , B22F2003/185 , B22F2003/208 , C01B33/06 , C04B35/58085 , C04B35/645 , C04B35/6455 , C04B2235/3418 , C04B2235/3891 , C04B2235/40 , C04B2235/401 , C04B2235/402 , C04B2235/407 , C04B2235/408 , C04B2235/421 , C04B2235/428 , C04B2235/5436 , C04B2235/6581 , C04B2235/666 , C04B2235/728 , C04B2235/761 , C04B2235/80 , C04B2235/96 , C22C1/05 , C22C1/053 , C22C1/1084 , C22C23/00 , H01L35/22 , H01L35/26 , H01L35/30 , H01L35/32
Abstract: 本发明的镁系热电转换材料的制造方法具备:原料形成工序,相对于镁系化合物在0.5摩尔%以上且13.0摩尔%以下的范围内添加硅氧化物,形成烧结原料;及烧结工序,一边以10MPa以上的加压力对所述烧结原料进行加压,一边在750℃以上且950℃以下的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从而形成烧结体。
-
公开(公告)号:CN107534133A
公开(公告)日:2018-01-02
申请号:CN201680018927.5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国立研究开发法人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134 , C01B33/021 , C01B33/06 , H01M4/364 , H01M4/386 , H01M4/622 , H01M4/64 , H01M4/662 , H01M10/052 , H01M10/0525 , H01M2004/0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抑制负极活性物质间以及负极活性物质与负极集电体的界面上的剥离而使其高容量及循环特性优异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及锂离子电池。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其是在锂离子电池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负极,其在负极集电体上形成有负极活性物质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层包含负极活性物质和具有三维结构的粘合剂,所述负极活性物质为由Si相与Si2Ti相的共晶组织构成的Si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2712480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080046959.9
申请日:2010-10-04
Applicant: 吉坤日矿日石金属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2 , C01B33/037 , C01B33/06 , C30B11/003 , C30B29/06 , F27B5/04 , F27B5/06 , F27B5/16 , F27D7/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硅或硅基合金的熔炼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炉,为将硅原料或硅基合金原料熔炼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炉,其特征在于,利用通电发热的发热体对所述原料进行加热,并在氧分压为10~1000Pa的惰性气氛中对所述原料进行熔炼。本发明提供改变现有使用的加热器的材质并在不需要调节为高真空的炉中将硅或硅基合金熔炼的方法及用于该方法的熔炼炉,并且,通过根据需要改变加热器、绝热材料等的材质防止杂质的混入。由此,本发明课题在于以低成本制造单晶或多晶硅或硅基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02959749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180031467.7
申请日:2011-07-07
Applicant: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5/20 , C01B33/06 , C01F7/002 , C01G15/006 , C01P2002/72 , H01L35/22 , H01L35/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包合化合物,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的包合化合物由以下化学式表示:BaaGabAlcSid,其中7.77≤a≤8.16,7.47≤b≤15.21,0.28≤c≤6.92,30.35≤d≤32.80,且a+b+c+d=54。
-
公开(公告)号:CN102458720B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080030255.2
申请日:2010-05-07
Applicant: 3M创新有限公司
Inventor: 黎丁巴 , 马克·N·奥布罗瓦茨 , 罗伯特·Y·库贝 , 詹姆斯·R·兰代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2F1/0044 , B02C17/10 , B22F9/04 , B22F2009/041 , B22F2009/045 , B82Y30/00 , C01B33/06 , C01G49/009 , C01P2002/72 , C01P2004/64 , C01P2006/40 , C22C2200/02 , H01M4/0402 , H01M4/134 , H01M4/1395 , H01M4/40 , H01M4/405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纳米结构化的合金粒子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研磨基料在含有研磨介质的砾磨机中进行研磨。所述研磨基料包含:(i)硅,和(ii)碳或过渡金属中的至少一者,且其中所述纳米结构化的合金粒子基本上不含尺寸大于50纳米的晶畴。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制备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包含纳米结构化的合金粒子的负极组合物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1031507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0580027653.8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西格纳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 密执安州大学
IPC: C01B2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碱金属硅化物组合物的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组合物,包括使碱金属与硅混合并加热得到的混合物至低于约475℃的温度。得到的组合物不与干O2反应。另外,本发明涉及硅化钠组合物,其具有包括2θ角度选自约18.2、28.5、29.5、33.7、41.2、47.4和56.2的至少三个峰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和在约18ppm处的固态23NaMAS NMR谱峰。此外,本发明涉及以控制方式除去挥发性或可燃性物质的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碱金属硅化物组合物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
公开(公告)号:CN103403928A
公开(公告)日:2013-11-20
申请号:CN201280011514.6
申请日:2012-03-06
Applicant: 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4 , C01B32/956 , C01B33/06 , C22C18/00 , C22C28/00 , C22C30/06 , H01M4/386 , H01M4/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及电气设备,所述电气设备用负极活性物质具有以质量比计含有大于25%且小于54%的硅、大于1%且小于47%的碳、以及大于13%且小于69%的锌、且余量为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合金。该负极活性物质可通过例如将硅、碳及锌作为靶,使用多元DC磁控溅射装置而得到。另外,使用该负极活性物质的电气设备能够在保持其循环特性的同时,提高初期充放电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549869B
公开(公告)日:2011-06-22
申请号:CN200810066399.8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6 , Y10S117/902
Abstract: 一种硅化铁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生长装置,且该生长装置包括一加热炉以及一反应室;提供一定量的铁粉与一生长基底,并将该铁粉与生长基底间隔置入反应室内;向反应室通入硅源气体,并加热至600~1200℃,在生长基底上生长得到硅化铁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1549869A
公开(公告)日:2009-10-07
申请号:CN200810066399.8
申请日:2008-04-03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B33/06 , Y10S117/902
Abstract: 一种硅化铁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提供一生长装置,且该生长装置包括一加热炉以及一反应室;提供一定量的铁粉与一生长基底,并将该铁粉与生长基底间隔置入反应室内;向反应室通入硅源气体,并加热至600~1200℃,在生长基底上生长得到硅化铁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1031507A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200580027653.8
申请日:2005-06-14
Applicant: 西格纳化学有限责任公司 , 密执安州大学
IPC: C01B25/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碱金属硅化物组合物的方法和由该方法得到的组合物,包括使碱金属与硅混合并加热得到的混合物至低于约475℃的温度。得到的组合物不与干O2反应。另外,本发明涉及硅化钠组合物,其具有包括2θ角度选自约18.2、28.5、29.5、33.7、41.2、47.4和56.2的至少三个峰的粉末X-射线衍射图和在约18ppm处的固态23NaMAS NMR谱峰。此外,本发明涉及以控制方式除去挥发性或可燃性物质的方法。另外,本发明的碱金属硅化物组合物与水反应产生氢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