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336619B
公开(公告)日:2014-01-29
申请号:CN201010237170.3
申请日:2010-07-26
Applicant: 华东师范大学 ,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IPC: C07B41/06 , B01J31/28 , C07C45/38 , C07C45/39 , C07C47/232 , C07C47/21 , C07C49/203 , C07C49/794 , C07C49/807 , C07C47/222 , C07C47/277 , C07C49/80 , C07C49/217 , C07C49/84 , C07C49/207 , C07C49/657 , C07C47/55 , C07C47/575 , C07C49/78 , C07C47/02 , C07C49/04 , C07C49/403 , C07C201/12 , C07C205/44 , C07F7/18 , C07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38 , B01J31/006 , B01J31/28 , B01J2231/763 , B01J2531/842 , C07C45/39 , C07C201/12 , C07C2601/14 , C07C2601/16 , C07F7/1804 , C07C47/232 , C07C47/21 , C07C49/203 , C07C49/217 , C07C49/235 , C07C49/207 , C07C49/794 , C07C49/807 , C07C49/80 , C07C49/84 , C07C47/222 , C07C47/277 , C07C49/683 , C07C47/55 , C07C47/575 , C07C49/78 , C07C47/02 , C07C49/04 , C07C49/403 , C07C205/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氧气氧化醇制备醛或酮的方法,系在室温下,在有机溶剂中,以硝酸铁(Fe(NO3)3·9H2O)、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和无机氯化物为催化剂,以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反应时间为1-24小时,醇氧化生成醛或酮;其中,所述醇、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硝酸铁、无机氯化物的摩尔比为100∶1~10∶1~10∶1~10。本发明具有产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分离纯化方便、溶剂可回收、底物普适性广、整个过程对环境友好,不存在污染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6449C
公开(公告)日:2002-12-18
申请号:CN97195091.1
申请日:1997-05-20
Applicant: 拜尔公司
IPC: C07D231/12 , C07C25/13 , C07C33/48 , C07C49/235 , C07F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31/12 , C07C17/12 , C07C17/361 , C07C25/13 , C07C33/48 , C07C45/455 , C07C49/235 , C07F7/08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备通式(I)的取代的芳基吡唑的方法和制备这些芳基吡唑的新中间体,其中,R1、R2、R3和R4的定义如说明书所述。
-
公开(公告)号:CN109153916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780027210.1
申请日:2017-05-25
Applicant: DIC株式会社
IPC: C09K19/54 , C09K19/12 , C09K19/14 , C09K19/16 , C09K19/18 , C09K19/20 , C09K19/24 , C09K19/30 , C09K19/32 , G02F1/13 , G02F1/133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9K19/56 , C07C49/235 , C07C49/543 , C07D213/16 , C07D307/26 , C07D309/04 , C07D309/30 , C07D319/06 , C09K19/0216 , C09K19/12 , C09K19/14 , C09K19/16 , C09K19/18 , C09K19/20 , C09K19/24 , C09K19/30 , C09K19/3066 , C09K19/32 , C09K19/54 , C09K19/542 , C09K2019/548 , G02F1/13 , G02F1/1337 , G02F1/137 , G02F2001/137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液晶组合物的自发取向助剂,其含有1种或2种以上的具有通式(i)所表示的部分结构的化合物,式中,Zi1表示单键等,Ai1表示二价的六元环芳香族基等,mi1表示1~5的整数,Ki1表示以下的式(K-1)~式(K-8)的任一者表示的结构,式(K-1)~式(K-8)中,WK1表示次甲基等,XK1及YK1表示-CH2-等,ZK1表示氧原子等,UK1、VK1及SK1表示次甲基等。
-
公开(公告)号:CN108299168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88749.1
申请日:2018-03-07
Applicant: 兰州大学
IPC: C07C45/29 , C07C47/232 , C07C47/24 , C07C49/223 , C07C49/235 , C07C49/796 , C07C253/30 , C07C255/5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29 , C07C253/30 , C07C47/232 , C07C47/24 , C07C49/223 , C07C49/235 , C07C49/796 , C07C255/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利用高炔醇为原料在比较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合成多取代的丙二烯醛和丙二烯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本发明利用高炔醇为底物,在氯化铜为催化剂和1,2-双(二苯基膦)为配体的反应条件下,以Slectfluor为氧化剂,乙腈为溶剂,简单直接合成了多取代的丙二烯醛和丙二烯酮类化合物。该反应的首次利用高炔醇为底物合成多取代的丙二烯醛和丙二烯酮类化合物,且反应条件温和,反应需要的步骤少。同时本发明还具有原料制备简单,操作安全,收率高等特点,具有极大的工业化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922909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27585.3
申请日:2014-03-31
Applicant: 浙江工业大学
IPC: C07C49/235 , C07C45/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42 , C07C49/235 , C07C249/04 , C07C249/12 , C07C251/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合成β-氟代-α,β-不饱和烯酮化合物的方法:通过将α,β-不饱和烯酮化合物转化为相应的羰基肟醚化合物,再在钯催化剂、氟化试剂和添加剂存在的条件下,温和地实现β-位高选择性的sp2烯基碳氢键直接氟化,最后经过酸的作用将肟醚重新水解得到β-氟代-α,β-不饱和烯酮化合物。本氟化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底物适应性好、氟化选择性高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386458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091130.0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张家港市振方化工有限公司
IPC: C07C49/235 , C07C45/7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74 , C07C49/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杀菌剂戊唑醇用烯酮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以对氯苯甲醛与频哪酮为原料制成母液,加入催化剂在甲醇溶剂体系中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后降温,最后将结晶好的烯酮抽滤出来,洗涤后制成新型杀菌剂戊唑醇用烯酮。本发明工艺简单并且先进,提高了生产效率,减少了母液的处理量,大幅降低了成本,并且解决了烯酮洗涤劳动强度大,使用甲醇多,环境污染大的问题。本发明甲醇使用量下降了40%,劳动强度大大减少,由于设备密闭基本解决了甲醇的回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3459361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80040406.7
申请日:2011-08-16
Applicant: ASC公司
IPC: C07C49/248 , C07C309/67 , C07D211/06 , A61K31/121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9/248 , C07C49/235 , C07C49/255 , C07C69/16 , C07C217/22 , C07C217/60 , C07C235/82 , C07C307/02 , C07C309/65 , C07C309/66 , C07C309/73 , C07C317/24 , C07C2601/14 , C07C2601/16 , C07D213/68 , C07D295/112 , C07D295/13 , C07F9/06 , C07F9/09 , C07F9/12 , C07F9/32 , C07F9/32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如在专利说明书中所显示的式(I)、(II)或(III)的化合物,其包含1,5-二苯基戊-1,4-二烯-3-酮骨架。这些化合物可使用来治疗癌、炎性疾病或自体免疫性疾病。
-
公开(公告)号:CN10663174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844248.5
申请日:2016-09-22
Applicant: 江南大学
IPC: C07C45/75 , C07C49/217 , C07C49/235 , C07C49/255 , C07C49/796 , C07D333/22 , C07D213/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75 , C07D213/50 , C07D333/22 , C07C49/217 , C07C49/235 , C07C49/255 , C07C49/7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α,β‑不饱和酮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1)将铜催化剂和碱加入反应管中,在氮气保护下加入反应物β‑羟基酮、芳香醛和溶剂的混合液进行反应;(2)反应结束后进行过滤、萃取、干燥、低压移除溶剂,得到α,β‑不饱和酮粗产物;(3)分离提纯得到α,β‑不饱和酮产物。本发明通过逆羟醛缩合反应在原位生成铜烯醇化物,再进一步与芳香醛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在氮气保护下用注射器注入β‑羟基酮和芳香醛,在25~120ºC的油浴锅中搅拌反应3‑8 h。本发明所述方法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原料易得、环境友好,有望在医药中间体,香料、农药等精细化学品合成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884599A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610411434.X
申请日:2016-06-09
Applicant: 青岛辰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令浩
IPC: C07C49/567 , C07C45/63 , C07C45/69 , C07C45/68 , C07C49/23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5/63 , C07C45/68 , C07C45/69 , C07C49/567 , C07C49/2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抗血栓药物普拉格雷中间体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氟苯在路易斯酸催化下与1?溴?3?烯?丁?2酮接触反应生成1?(2?氟苯基)?3?烯?丁?2酮,其中路易斯酸为四氯化锡;2)将1?溴?3?烯?丁?2酮生成1?(2?氟苯基)?3?烯?丁?2酮与二甲基亚甲基锍或二甲基亚甲基氧硫反应生成1?环丙基?2?(2?氟苯基)?2?乙酮;3)步骤2)得到的1?环丙基?2?(2?氟苯基)?2?乙酮与溴化试剂反应生成普拉格雷中间体1?环丙基?2溴?2?(2?氟苯基)?2?乙酮。本发明的方法为普拉格雷中间体以及普拉格雷的合成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工艺,成本低、收率高,易处理,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492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060792.0
申请日:2016-01-28
Applicant: 聊城大学
IPC: C07C49/235 , C07C45/74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49/235 , C07C45/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类似物具有如通式(I)的结构特征,其中,R为氟,R的取代位次为2、3、4-位,两个苯环通过1,4-戊二烯-3-酮连接。本发明以邻、间、对氟取代苯甲醛为原料,通过与丙酮缩合生成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2,2’-氟单羰基姜黄素在含10%血清培养基中的稳定性优于天然产物姜黄素。药理实验结果表明,氟取代单羰基姜黄素对人肺癌NCI-H460细胞的增殖抑制活性明显优越于天然产物姜黄素,并且2,2’-氟单羰基姜黄素可以通过促进活性氧的产生导致细胞内的氧化还原失衡、脂质过氧化、线粒体膜电位的崩溃以及细胞凋亡,可以用作治疗肺癌的姜黄素类先导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