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814118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580002941.1
申请日:2015-06-08
Applicant: 西北大学 , 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科技城
Inventor: 詹姆士·M·霍尔克罗夫特 , 卡雷尔·J·哈特利布 , 詹姆斯·弗雷泽·斯托达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26 , B01J20/28004 , B01J20/3021 , B01J20/305 , B01J20/3085 , C07C7/12 , C07C7/13 , C07C17/38 , C07C17/389 , C07C2601/16 , C07C2602/42 , Y02P20/582 , C07C15/04 , C07C15/06 , C07C15/073 , C07C15/08 , C07C15/085 , C07C15/02 , C07C15/46 , C07C13/20 , C07C13/23 , C07C13/21 , C07C13/42 , C07C25/06 , C07C25/13 , C07C25/02 , C07C22/08 , C07C25/08
Abstract: 一种用于分离芳族化合物的由环糊精金属有机框架(CD‑MOF)构成的隔离媒质,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工艺之一。一种自下而上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包括环糊精、碱金属盐、水和醇的第一混合物;(b)进行下列两个步骤之一:(i)搅拌第一混合物;或(ii)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到第一混合物中以形成第二混合物;和(c)从第一混合物或第二混合物结晶CD‑MOF。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制备包括环糊精、碱金属盐、水和醇的第一混合物;(b)从第一混合物结晶CD‑MOF;和(c)任选地进行结晶CD‑MOF的颗粒尺寸的降低。所述CD‑MOF能用在用于从烃类混合物分离烷基芳族化合物和卤代芳族化合物的方法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96685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1190451.1
申请日:2012-12-11
Applicant: 索尔维特殊聚合物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C17/35 , C07C25/06 , C07C315/00 , C07C31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361 , C07C17/35 , C07C25/06 , C07C25/08 , C07C303/02 , C07C303/06 , C07C315/00 , C07C309/39 , C07C317/14 , C07C309/86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造卤芳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使一种二卤二芳基砜异构体的混合物[混合物(M)]与硫酸接触以提供一种卤芳基磺酸异构体的混合物[混合物(M1)],并且在水的存在下使混合物(M1)发生反应。这个方法独立于制造混合物(M)的方法,并且有利的是可以将获得的卤芳基化合物再循环到二卤二芳基砜制造过程的第一步骤中。
-
公开(公告)号:CN10600814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261358.9
申请日:2016-04-25
Applicant: 江苏扬农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江苏瑞祥化工有限公司 , 宁夏瑞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二氯苯及三氯苯提高对邻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氯化反应以苯或氯苯为原料,在主催化剂及助剂的存在下,通过环式连续化氯化反应器或多级串联釜式反应器,在反应温度为50~120℃,反应压力为‑0.05~0.5MPa条件下进行连续化氯化反应,反应液经膜过滤系统,主催化剂停留在反应器内反应,过滤后的二氯苯清液经脱轻、精馏、结晶后得到对二氯苯、邻二氯苯、1,2,3‑三氯苯和1,2,4‑三氯苯成品。该发明与现有的制备二氯苯工艺相比,大幅提高了二氯苯对邻比至8.5、三氯苯对邻比至13.6,具有催化剂助剂使用成本低、可实现连续化生产、产品选择性好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2532048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110448139.9
申请日:2005-03-04
Applicant: 日产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D261/04 , C07D413/04 , C07D413/10 , C07C251/48 , C07C25/24 , C07C43/225 , C07C255/50 , C07C211/52 , C07C323/09 , C07C205/12 , C07C31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421 , A01N43/80 , A61K9/0053 , C07C25/02 , C07C25/06 , C07C25/08 , C07C25/13 , C07C25/24 , C07C43/1742 , C07C43/1745 , C07C205/11 , C07C205/12 , C07C211/52 , C07C251/48 , C07C255/29 , C07C255/50 , C07C255/60 , C07C281/02 , C07C323/09 , C07D261/04 , C07D261/16 , C07D413/04 , C07D413/06 , C07D413/12 , C07D413/14 , C07D417/06 , C07D417/12 , C07F7/0812
Abstract: 本发提供通式(2)所表示的3,5-双(取代芳基)取代异唑啉化合物或其盐:通式(3)所表示的4-羟基亚氨基甲基取代苯甲酰胺化合物或其盐:
-
公开(公告)号:CN1043224C
公开(公告)日:1999-05-05
申请号:CN94115263.4
申请日:1994-09-10
Applicant: 拜尔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392 , C07C25/08
Abstract: 使用一种加工助剂通过以低共熔结晶形式结晶从而由二氯苯异构体的混合物中分离间二氯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加工助剂是式(Ⅰ)所示的化合物:式中:R1-R6各自独立地可为氢、卤素、C1-C4烷基、羟基、NH2或R-CO-,其中R=C1-C4烷基,但1-溴-4-氯苯和1,4-二氯苯除外。
-
公开(公告)号:CN107708691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680027729.5
申请日:2016-05-10
Applicant: 莫诺帕医疗公司
Inventor: B.瓦索伊尔-德马西 , P.阿塔利
IPC: A61K31/4168 , A61P1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1/4168 , A61K9/006 , A61K9/205 , A61K9/2063 , A61K45/06 , A61K2300/00 , C07C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通过经粘膜施用预防由放射疗法引起的皮肤损伤的药物组合物,其包含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和作为唯一活性成分的可乐定和/或可乐定衍生物。
-
公开(公告)号:CN106866351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200205.8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福建一铭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间二氯苯的制备方法,于苯中加入金属卟啉配合物并通入氯气,于70‑120℃条件下进行氯化反应,所述氯化反应的反应压力为1‑4大气压,反应时间为2‑7h,然后于氯化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入固体超强酸,于120‑140℃条件下反应1‑4h,获得所述间二氯苯,所述苯、氯气和金属卟啉配合物的物质的量的比例为1:2.3:0.0001‑0.1。本发明的间二氯苯的制备方法具有转化率高、选择性好和收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60464A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10930757.X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上海科富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IPC: C07C17/38 , C07C17/383 , C07C17/392 , C07C25/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38 , C07C17/383 , C07C17/392 , C07C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分离混合二氯苯的分离系统和分离方法,分离系统含5个精馏塔和3个结晶器,第一精馏塔设进料管和轻组分出料管;第二精馏塔进料部、塔顶分别与第一精馏塔塔底、第一结晶器进料部连接;第一结晶器设对二氯苯产品出料管;第三精馏塔进料部、塔底分别与第一结晶器排液出口、第二精馏塔进料部连接;第二结晶器进料部、产品出料部分别与第三精馏塔塔顶、第一结晶器进料部连接;第四精馏塔进料部、塔底、塔顶分别与第二结晶器排液出口、第三精馏塔进料部、第三结晶器进料部连接;第三结晶器设间二氯苯产品出料管和回流管;第五精馏塔设邻二氯苯产品出料管和重组分出料管,进料部与第二精馏塔塔底连接。该分离系统能实现高纯度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5968000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95535.5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四川福思达生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1/09 , C07C17/12 , C07C37/02 , C07C37/66 , C07C51/15 , C07C67/08 , C07C65/21 , C07C69/92 , C07C65/05 , C07C39/30 , C07C2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麦草畏的方法,属于制备除草剂麦草畏技术领域。一种制备麦草畏的方法,包括工艺步骤为:以苯为原料,经过定向氯化、催化、提纯后,生成1,4‑二氯苯;1,4‑二氯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卤化、水解后,得2,5‑二氯苯酚;再经过2,5‑二氯苯酚制取3,6‑二氯水杨酸;3,6‑二氯水杨酸经过甲基化反应、皂化反应、酸化反应等后,得麦草畏。通过工艺步骤和参数的优化,使得整个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选择性高、废水量显著降低、设备利用率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85950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295537.4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四川福思达生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IPC: C07C17/12 , C07C25/08 , C07C25/02 , C07C37/02 , C07C39/30 , C07C37/66 , C07C51/15 , C07C65/05 , C07C67/11 , C07C69/92 , C07C65/21 , C07C51/02 , C07C27/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7/12 , C07C37/02 , C07C37/66 , C07C51/02 , C07C51/09 , C07C51/15 , C07C67/11 , C07C25/08 , C07C25/02 , C07C39/30 , C07C65/05 , C07C69/92 , C07C6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麦草畏的工艺,属于制备除草剂麦草畏技术领域。一种制备麦草畏的工艺,包括工艺步骤为:以苯为原料,经过定向氯化、催化、提纯后,生成1,4?二氯苯;1,4?二氯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卤化、水解后,得2,5?二氯苯酚;再经过2,5?二氯苯酚制取3,6?二氯水杨酸;3,6?二氯水杨酸经过甲基化反应、皂化反应、酸化反应等后,得麦草畏。通过工艺步骤和参数的优化,使得整个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收率高、选择性高、废水量显著降低、设备利用率提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