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251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802273.8
申请日:2024-12-09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IPC: C07D233/58 , B01J31/22 , C07C51/15 , C07C5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咪唑配体、其合成方法、其制备的金属催化剂及其应用,涉及催化剂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将稳定性差的二环己基膦取代为咪唑设计合成了双咪唑配体,极大地提高了配体稳定性,易于使用和储存,双咪唑配体合成方法简单,配体合成仅需两步反应,总收率可达53%。双卡宾的配位模式提高了镍催化剂稳定性和催化活性,可以提高二氧化碳与乙烯羧基化反应转化数。
-
公开(公告)号:CN119219483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316880.3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重庆普佑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中间体合成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氟雷拉纳中间体的制备方法,以邻甲基苯酚为原料,通过乙酰化、磺化对接,最后在镍催化剂作用下与二氧化碳反应合成得到氟雷拉纳中间体,其合成路线为:#imgabs0#本发明的氟雷拉纳中间体制备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工序更简单,原料成本低,便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8946539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380030919.2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上野制药株式会社
IPC: C07C51/15 , C07C51/43 , C07C65/105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以高产率得到4,4’‑二羟基联苯‑3,3’‑二甲酸的制造方法。本发明公开了式(2)所示的4,4’‑二羟基联苯‑3,3’‑二甲酸的制造方法,其包含:在2‑乙基己醇中,使式(1)[式中,M表示钠、锂、铷或铯]所示的4,4’‑二羟基联苯二碱金属盐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工序,#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876792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0375841.X
申请日:2023-04-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Zn‑Fe/MMT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制备的Zn‑Fe/MMT催化剂,包括改性蒙脱石以及金属Zn与金属Fe。本发明制备Zn‑Fe/MMT的催化剂在甲烷与二氧化碳直接合成乙酸反应中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Zn和Fe的协同作用有利于甲烷和二氧化碳制备乙酸的过程中甲烷的C‑H键和CO2的C‑O的活化;同时,高氧密度的MMT有助于提升Zn和Fe的分散性和负载量,从而提高甲烷和二氧化碳制备乙酸的产率。本发明采用配位螯合法制备Zn‑Fe/MMT催化剂,提高了原子利用率,且制备方法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5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110142014.7
申请日:2021-02-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B41/08 , C07B53/00 , B01J31/24 , C07C29/147 , C07C33/30 , C07C51/15 , C07C57/42 , C07C57/60 , C07C59/64 , C07C57/26 , C07C67/293 , C07C69/157 , C07C69/734 , C07C67/343 , C07C69/76 , C07C239/20 , C07C253/30 , C07C255/57 , C07C255/41 , C07D209/86 , C07D307/58 , C07F7/08 , C07H1/00 , C07H19/06 , C07J9/00 , C07J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钯催化体系下手性四取代联烯酸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即通过三级炔丙醇与一氧化碳和水,在钯催化剂、手性双膦配体、有机磷酸和有机添加剂的作用下,在有机溶剂中反应,一步直接构建含有轴手性的高光学活性联烯酸类化合物,理论产率可达100%。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原料和试剂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底物普适性广,官能团兼容性好,反应具有很高对映选择性(77%~96%ee),反应同时很好的兼容含有复杂的天然产物或药物分子骨架的底物。本发明得到的高光学活性联烯酸类化合物,可作为重要的中间体用于构筑含有四取代手性季碳中心的γ‑丁内酯类化合物、四取代联烯醇、四取代联烯醛、四取代联烯酮、四取代联烯酰胺等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8405972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49389.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甘肃道璞爱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氟水杨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对氟苯酚与二氧化碳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分离产物,得到5‑氟水杨酸;其中,所述碱催化剂是至少2种碱类化合物的组合。本发明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别是对碱催化剂的组合的优化,实现了高收率、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5‑氟水杨酸合成方法,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271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153406.2
申请日:2023-02-17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原子镁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单原子镁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核壳结构,其中,核为单原子镁,壳为SiO2。该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镁盐和聚乙烯吡咯烷酮与溶剂混合并第一水热反应,得到第一中间产物;(2)将所述中间产物与水、乙醇和氨水进行混合,并与表面活性剂和硅源混合并第二水热反应,得到第二中间产物;(3)将所述第二中间产物干燥、焙烧。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核壳结构的单原子镁催化剂可以催化甲烷与二氧化碳共转化直接制乙酸,在低压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05972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849389.0
申请日:2024-06-27
Applicant: 爱斯特(成都)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甘肃道璞爱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5‑氟水杨酸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对氟苯酚与二氧化碳在碱催化剂的作用下,在加热、加压条件下进行反应,分离产物,得到5‑氟水杨酸;其中,所述碱催化剂是至少2种碱类化合物的组合。本发明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特别是对碱催化剂的组合的优化,实现了高收率、高效、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5‑氟水杨酸合成方法,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0502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0048723.3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桥本公太郎
IPC: C07C29/151 , C07C31/04 , C07C51/12 , C07C51/15 , C07C53/08 , C07C45/48 , C07C49/08 , C07C29/38 , C07C31/20 , C07C45/52 , C07C49/04 , C07C17/16 , C07C19/03 , C07C29/40 , C07C31/125 , C07C1/20 , C07C9/16 , C07F3/02 , C01B32/50 , C01B32/40 , C25B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装置(1A、1B),回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利用可再生电力将水电解而生成氢,由所回收的二氧化碳和所生成的氢生成一氧化碳,由所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所生成的氢生成甲醇,使所生成的甲醇和所回收的二氧化碳或所生成的一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乙酸,由所生成的乙酸生成丙酮和二氧化碳,由所生成的丙酮生成频哪酮,由所生成的甲醇生成格式试剂,使所生成的频哪酮和格式试剂发生反应生成2,3,3‑三甲基‑2‑丁醇,由所生成的2,3,3‑三甲基‑2‑丁醇生成2,2,3‑三甲基丁烷。
-
公开(公告)号:CN11479013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110101909.6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江苏中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以2‑氯‑4‑氨基溴苯为原料合成2‑氯‑4‑氟苯甲酸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2‑氯‑4‑氨基溴苯经重氮化反应生成2‑氯‑4‑氟溴苯;2‑氯‑4‑氟溴苯与镁反应生成格氏试剂再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2‑氯‑4‑氟苯甲酸;或2‑氯‑4‑氟溴苯与氰化亚铜反应生成2‑氯‑4‑氟苯腈;2‑氯‑4‑氟苯腈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氯‑4‑氟苯甲酸,或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2‑氯‑4‑氟苯甲酸盐,2‑氯‑4‑氟苯甲酸盐经酸化得到2‑氯‑4‑氟苯甲酸。本发明提供的以2‑氯‑4‑氨基苯腈为原料合成2‑氯‑4‑氟苯甲酸的方法避免了昂贵的贵金属催化剂和剧毒试剂的使用,所用试剂对环境友好,降低了成本,简化了工艺,收率较高,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