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游人步道与跌水一体化出水口结构及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97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567075.9

    申请日:2022-12-07

    Inventor: 陆洋 段飞 牛圣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游人步道与跌水一体化出水口结构与设计方法,包括一字墙,一字墙紧贴涵洞出口设置;一字墙下方沿边坡坡度方向自上而下间隔设置多个平台段,上端平台段与一字墙紧贴设置并与之形成密闭空间,下端平台段设置为出水口;相邻两个平台段之间衔接有跌水段,平台段和跌水段的顶面高程均与边坡表面齐平;平台段和跌水段均包括盖板、侧墙、底板和垫层,底板浇筑于垫层之上,侧墙浇筑分立于底板两侧并与底板共同构成过水空间,盖板放置于两侧的侧墙之上;平台段的盖板可形成供行人休憩的游憩平台;跌水段的盖板沿边坡坡度方向有梯度的分级布置于侧墙之上,形成供行人攀登的阶梯步道。节省了护坡空间和观景平台空间,保护了工程景观的完整性。

    一种道路支挡物模型构造方法、记录媒体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11080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47116.X

    申请日:2023-01-31

    Inventor: 陆洋 牛圣宽 朱璨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建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道路支挡物模型构造方法,通过将模型分段,使得各段的模型高度可以根据所处位置的地貌独立地调整模型总高,充分利用BIM的功能精细地完成道路支挡物模型构造,既节省了工料,又避免了墙趾悬空或露趾的情况发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存储有该方法程序的非暂态可读记录媒体及包含该媒体的系统,通过处理电路可以调用该程序,以执行上述方法。

    在穿堤建筑物处加宽堤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40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28032.1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在穿堤建筑物处加宽堤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底处理:对现状堤防背水侧边坡进行挖台阶处理,沿着开挖台阶满铺防渗土工膜;在泡沫轻质土的第二层和倒数第二层加钢丝网,钢丝网采用钢丝焊接而成,在泡沫轻质土外侧设置黏性土包边,在泡沫轻质土顶部采用混凝土板搭接,并在路面层以下满铺的三向土工格栅。在混凝土板上进行路面结构层铺筑。本发明是一种适用于存在穿堤建筑物处采用新型的加宽路基处理的技术,能有效减小加宽路基对现状穿堤建筑物的影响,满足特定路段的工程需要,提供可行的实施方案,为整个路基的宽度一致提供支持。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道路标志自动化统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2579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97817.6

    申请日:2024-12-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道路标志自动化统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待统计数据的交通工程平面设计图电子图纸;将交通工程平面设计图电子图纸输入到道路标志目标检测模型,获取标志特征;将交通工程平面设计图电子图纸输入到道路分割模型,获取道路特征;根据标志特征数据类型获取标志名称;将标志特征数据坐标与标志特征图像输入道路标志文字识别模型,得到道路桩号及支撑形式;将标志特征数据坐标、道路特征图像、道路特征数据坐标以及道路桩号数据坐标输入到道路标志位置判别模型,得到设置位置,从而完成道路标志所有所需信息自动统计。本发明的统计方法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疏漏,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设计准确性。

    适用于跨越泥石流沟的过水路面结构及防护体系

    公开(公告)号:CN1183903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9987.1

    申请日:2024-04-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跨越泥石流沟的过水路面结构及防护体系。它包括道路结构,所述道路结构包括从下至上依次贴合布置的排水管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水泥混凝土面层;所述排水管层由若干根排水管沿泥石流沟渠宽度方向组合布置;所述道路结构对应于排水管进口端侧面紧贴有上游侧路肩挡墙,且排水管进口端穿过上游侧路肩挡墙;所述道路结构对应于排水管出口端侧面紧贴有下游侧路肩挡墙,且排水管出口端穿过下游侧路肩挡墙;所述上游侧路肩挡墙外侧设置有用于沉积泥沙或砂砾石的边沟和第一石笼防护结构;第一石笼防护结构上游设置有依次间隔排布的拦挡坝。本发明避免了路面下排水管道的堵塞,防止了泥石流侵蚀河床而造成过水路面的损毁。

    道路加强结构、道路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298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289357.4

    申请日:2025-03-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道路加强结构、道路加强结构的施工方法与设计方法,其中,道路加强结构包括加强固件、第一填充结构、第二填充结构以及新建路面;加强固件包括横向结构、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横向结构设于路基,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均设于垂直于横向结构,第二竖向结构位于横向结构远离边坡的端部,第一竖向结构位于横向结构的中间位置;第一填充结构填充在第一竖向结构和边坡之间;第二填充结构填充在第一竖向结构和第二竖向结构之间,第二填充结构的平均密度大于第一填充结构的平均密度;新建路面铺设在第一填充结构、第二填充结构和第一竖向结构的上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道路加强结构能够提升道路通行效率。

    一种城市道路改建工程的人行道透水铺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55861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401012.8

    申请日:2019-05-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城市道路改建工程的人行道透水铺装结构,它包括面层(1)、找平层(2)、基层(3)、垫层(4)、高挡水平缘石(5)、横向UPVC管(6)和纵向穿孔UPVC管(7);所述的面层(1)位于人行道的表面,所述的找平层(2)填筑与所述的面层(1)下方,所述的基层(3)填筑于所述的找平层(2)下方,所述的垫层(4)填筑于所述的基层(3)下方,所述的高挡水平缘石(5)位于所述的基层(3)顶部并靠近门面边缘处;它克服了当人行道外侧有商铺或门面时,人行道比商铺高时势必影响行人进出的缺点,具有将水排向机动车道的雨水口,这样既不影响商铺行人进出,也满足排水要求的优点。

    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544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347684.7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包括:现状挡墙,是由拆除原状道路靠江侧的部分原状挡墙而形成的;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形成于现状挡墙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箱式支挡结构,形成于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泡沫轻质土路堤,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内侧的道路上并与之紧密连接;沉降协调层,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顶部并与泡沫轻质土路堤顶面齐平;以及新建路面结构,覆盖于泡沫轻质土路堤和沉降协调层的上方。先施工外侧半幅(靠江侧)箱式支挡结构、后回填内侧半幅(靠山侧)泡沫轻质土路堤,在施工期内可不中断道路交通,保证现状道路半幅通行,尽量降低改建工程对当地社会交通的影响。

    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35448A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210347684.7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道路路基箱式支挡及路基路面整套结构与设计及施工方法,包括:现状挡墙,是由拆除原状道路靠江侧的部分原状挡墙而形成的;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形成于现状挡墙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箱式支挡结构,形成于轻质混凝土扩大基础顶部并与之固定连接;泡沫轻质土路堤,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内侧的道路上并与之紧密连接;沉降协调层,形成于箱式支挡结构顶部并与泡沫轻质土路堤顶面齐平;以及新建路面结构,覆盖于泡沫轻质土路堤和沉降协调层的上方。先施工外侧半幅(靠江侧)箱式支挡结构、后回填内侧半幅(靠山侧)泡沫轻质土路堤,在施工期内可不中断道路交通,保证现状道路半幅通行,尽量降低改建工程对当地社会交通的影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