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43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459204.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J型钢材的挤压成型方法,属于挤压成型技术和异型材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方法所制备出的J型钢的表面质量差,尺寸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J型钢材的挤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挤压设备挤压坯料→坯料进入J型玻璃垫→坯料进入具有J型通孔的挤压模具。本发明实现了使用模具通过热挤压成型方法生产J型钢材。
-
公开(公告)号:CN109604360B
公开(公告)日:2019-11-22
申请号:CN201811459204.6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J型钢材的挤压成型方法,属于挤压成型技术和异型材制造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成型方法所制备出的J型钢的表面质量差,尺寸精度无法达到要求的问题。本发明的J型钢材的挤压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挤压设备挤压坯料→坯料进入J型玻璃垫→坯料进入具有J型通孔的挤压模具。本发明实现了使用模具通过热挤压成型方法生产J型钢材。
-
公开(公告)号:CN102747368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210214656.4
申请日:2012-06-27
Applicant: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 钢铁研究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8Ni系列马氏体时效钢的浸蚀剂及其低倍组织的检验方法,浸蚀剂是将质量浓度为33-38%的盐酸与水按照体积比为1∶1混合得到盐酸溶液,并且将盐酸溶液加热至65-75℃后,再加入质量浓度为65-70%的硝酸并搅拌均匀后获得,加入的硝酸量为盐酸溶液体积的3-8%;检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加工试样,使试样的端面垂直钢材的长度方向,试样的表面粗糙度小于或等于1.6mm;b)配制浸蚀剂;c)将试样放入容器中,倒入配制好的浸蚀剂直至完全覆盖试样,保持浸蚀剂温度为65-75℃,浸蚀6-8分钟;d)将浸蚀后的试样取出,清洗并干燥后进行评级。本发明能准确、迅速地检测出18Ni系列马氏体时效钢型材中存在的环状花样缺陷,有利于及时调整冶炼工艺并消除相关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209287987U
公开(公告)日:2019-08-23
申请号:CN201822001150.0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IPC: B21C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J型钢挤压模具,属于异型材热挤压成型技术领域,用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生产截面为J型钢材的热挤压模具以及现有J型钢成型采用拼接后焊接产品精度无法达到设计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J型钢挤压模具主体为圆柱体,在圆柱体内设有沿圆柱体长度方向的J型通孔,J型通孔包括宽度为H2的上边和宽度为H3的下边;圆柱体进料端的端面向远离出料端的端面的方向偏离1.85°~1.90°;下边向远离上边的方向偏离1°~2°。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挤压出的J型钢的尺寸精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7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2930.3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48 , C22C38/44 , C22C38/34 , C22C38/04 , C22C38/02 , C21D8/00 , C22B9/20 , C22B9/18 , C22C33/04 , C21D1/26 , C21D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700MPa级超高韧性超高强度钢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高强度钢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超高强度钢的合金元素含量高,成本高,强韧性匹配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的1700MPa级超高韧性超高强度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27%~0.32%、Si:1.30%~1.60%、Mn:0.50%~0.80%、Ni:0.80%~1.20%、Cr:3.20%~3.60%、Mo:0.31%~0.60%、W:0.40%~0.80%、Nb:0.001%~0.009%,P:≤0.005%、S:≤0.001%,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实现了低成本高质量制备超高强度钢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77673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972926.7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900MPa级低成本高强高韧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超高强度钢技术领域,用以解决现有的超高强度钢的合金元素含量高,成本高,强韧性匹配性差的问题。1900MPa级高强高韧钢的组分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C:0.325%~0.365%、Si:1.3%~1.7%、Mn:0.5%~0.9%、Ni:0.8%~1.2%、Cr:3.25%~3.6%、Mo:0.35%~0.6%、W:0.4%~1.0%、Nb:0.01%~0.04%,余量为铁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的钢成本低,强韧性性能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5491511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1067452.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 ,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B9/18 , B22D11/00 , C21D8/06 , C21D1/28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8 , C22C33/04 , C21C7/06 , C21C7/10
Abstract: 节奏,生产效率大幅度提升,成材率高等优点。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韧性超高强度钢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连铸坯:将经过冶炼的钢液进行连铸,获得连铸坯;电渣重熔:将所述连铸坯进行电渣重熔,获得电渣锭;联合锻造:
-
公开(公告)号:CN1149594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0711364.5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52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50 , C22C38/06 , C22C33/02 , C22C33/04 , B22F9/14 , B22F10/25 , B22F10/64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1D6/00 , C21D6/04 , C21D6/02
Abstract: 一种面向氧化物无害化增材制造超低温高强韧不锈钢,属于增材制造金属材料技术领域。该不锈钢母合金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3%、Mn≤0.03、Si≤0.5%、Cr:10.5~12.0%、Ni:7.5~9.0%、Co:4.0~5.5%、Mo:1.8~2.2%、V≤0.1%、Ti:0.02~0.2%、Al≤0.02%,N≤40ppm,H≤2ppm,O≤20ppm,P≤0.01%,S≤0.003%: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优点在于,通过精细控制母合金中Ti元素和Al元素含量,可有效改善材料氧化物敏感性;经配套热处理后,制备的零部件具有优异强度Rm≥1200MPa和低温‑193℃韧性(Ku2≥60J)匹配;所制得零部件可用于航天、航空、海洋工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186462B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0423855.5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50 , C22C38/52 , C21D6/00 , C21D6/04 , C21D8/00
Abstract: 一种超低温用高强度Cr‑Ni‑Co‑Mo不锈钢及韧化热处理方法,属于材料热处理技术领域。该不锈钢成分重量百分数为:C≤0.03%、Mn≤0.70%、Si≤0.50%、Cr:10.5~12.0%、Ni:7.5‑9.0%、Co:4.0~5.5%、Mo:1.8~2.2%、V≤0.3%%、Ti:0.01~0.05%、Nb:0.01~0.05%,余量为Fe和其他不可避免杂质。采用真空感应/真空自耗重熔工艺或真空感应/真空电渣重熔工艺进行熔炼,热处理前进行锻造。优点在于,通过预先热处理技术细化奥氏体晶粒,低温固溶处理和时效处理,得到多形态的残余/逆转变奥氏体,在提高材料强度的同时,大幅改善超低温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568176A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511008752.3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钢铁研究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C38/52 , C22C38/007 , C22C38/44 , C22C38/46 , C22C38/48
Abstract: 一种高强韧高锋利持久度抗菌不锈钢,属于不锈钢技术领域。该钢的化学成分重量%为:C:0.5~0.8%,Si:≤0.40%,S:≤0.030%,P:≤0.030%,Mn:≤0.40%,Cr:13.5~15.0%,Mo:0.1~1.0%,W:0.1~1.0%,V:0.1~0.3%,Ni:0.1~1.0%,Nb:0.05~0.15%,Co:1.0~5.0%,Ag:0.035~0.10%,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优点在于,在保持优异强韧性的同时,具有更高的耐磨性和锋利持久度,综合性能良好。与现有常用的Cr13型和Cr17型马氏体不锈钢相比,本发明钢优化C、Cr、Mo、V合金元素的匹配,采用W-Mo和Co复合强化的思路,在不恶化冲击韧性的前提下,增加钢的耐磨性,具有更高的锋利持久度。添加元素Ag,使材料具有抗菌性能;并优异综合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