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厢轿车背门玻璃装饰条

    公开(公告)号:CN104802730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510203887.9

    申请日:2015-04-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厢轿车背门玻璃装饰条,包括呈长条状的装饰条本体,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条本体由密封条和一面粘贴在密封条上的3M双面胶带构成。所述密封条横截面的上边平直、下边的右部有一向下凸起的弧形结构,所述3M双面胶带的一面粘贴在所述密封条上面的右部,并与所述弧形结构相对应。本发明粘贴在背门玻璃的边缘,能够有效地遮挡、填充侧围与背门玻璃之间的间隙,提升整车的外观品质。

    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的接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25258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63304.1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的接角结构,包括接角注塑主体,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上部与车门密封条窗框上段搭接,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内侧与窗框的角部搭接;在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左端部设有接角挡水边,该接角挡水边呈阶梯形并与设在所述车门密封条窗框上段上部的窗框挡水边搭接,形成阶梯搭接结构;在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右上部设有窗框上限位台,在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右下部设有窗框侧限位台;所述窗框上限位台与设在所述窗框上边的窗框上卡齿配合限位,所述窗框侧限位台与设在所述窗框侧边的窗框侧卡齿配合限位。本发明既能满足车门密封条接角的性能要求,定位精准,又能满足车门密封条在可视面上的外型美观;还能提高车门密封条接角的强度。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后端密封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5346478B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510653635.6

    申请日:2015-1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后端密封总成,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由橡胶密封条和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PE发泡块组成,两块PE发泡块相互对称;所述PE发泡块的下边为直线与粘接底面相连,所述PE发泡块的左边为直线与粘接立面相连,并在该粘接立面的上端部设有横向的连接头,所述PE发泡块的上边为曲线与上表面相连,并在上表面靠近所述粘接立面的部位设有铰链避让缺口,所述PE发泡块的右边为从上至下向右倾斜的斜线与翼子板贴合面相连;所述连接头穿入橡胶密封条端部并通过胶水粘结。本发明能够将发动机舱后端密封严实,并将空调进气口和发动机舱进行隔离,使较多的发动机舱的热气、异味及挥发物从发动机舱下部排出。

    一种汽车密封条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3036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96991.7

    申请日:2016-02-23

    Inventor: 王颜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密封条安装结构,包括车身塑料件、车身钣金件、位于车身塑料件和车身钣金件之间并与车身塑料件配合连接的密封条,其特征是:所述密封条包括截面呈菱形的发泡部分、上端与发泡部分的下端连接的截面呈梯形的密实部分;所述密实部分下端两侧均设有向外伸出的卡脚,密实部分中间部位设有多个卡子安装孔;所述车身塑料件为条形结构,两侧均设有凸起,卡脚卡入凸起中,所述车身塑料件中间部位设有与卡子安装孔配合连接的第一卡子和第二卡子,第一卡子的弯折方向与第二卡子的弯折方向相反。本发明能够有效的固定密封条,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同时降低生产成本,相对于带钢带的密封条能减轻整车质量。

    汽车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59969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54197.6

    申请日:2016-01-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安装结构,包括侧围、车门窗框和车门窗框装饰条,在车门窗框与侧围之间设置有车门密封条,在车门窗框上设置有车门玻璃呢槽,在车门窗框上设置有卡接台肩,车门窗框装饰条横截面呈C字型,包括骨架和覆盖在骨架上的PVC层,车门窗框装饰条扣合在卡接台肩上,与卡接台肩卡接配合;在PVC层的外露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下切除线,可通过切除上、下切除线之间的PVC层,使骨架的亮面外露。本发明能够不改变车门窗框状态及车门窗框钣金结构的前提下,实现窗框装饰条高低配置的选装。

    B柱密封条与车门窗框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92891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741678.0

    申请日:2013-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柱密封条与车门窗框的安装结构,包括呈条形的B柱密封条、车门窗框、呈条形的卡接件和焊接在车门窗框上的钉柱,B柱密封条在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卡孔,钉柱的外端设置有卡接台肩,卡接件在沿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与所述卡孔位置相对应的卡接孔,在卡接孔的端口处设置有卡接边,B柱密封条通过其上的卡孔套装在钉柱上,卡接件通过其上的卡接孔卡接在钉柱上,使B柱密封条位于卡接件与车门窗框之间,且所述卡接边卡在所述卡接台肩与B柱密封条之间。本发明安装牢靠、密封条能够与车门窗框钣金紧密贴合,避免了车门窗框钣金外露。

    汽车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599696B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610054197.6

    申请日:2016-0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门窗框装饰条的安装结构,包括侧围、车门窗框和车门窗框装饰条,在车门窗框与侧围之间设置有车门密封条,在车门窗框上设置有车门玻璃呢槽,在车门窗框上设置有卡接台肩,车门窗框装饰条横截面呈C字型,包括骨架和覆盖在骨架上的PVC层,车门窗框装饰条扣合在卡接台肩上,与卡接台肩卡接配合;在PVC层的外露面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置有上、下切除线,可通过切除上、下切除线之间的PVC层,使骨架的亮面外露。本发明能够不改变车门窗框状态及车门窗框钣金结构的前提下,实现窗框装饰条高低配置的选装。

    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后端密封条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5346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53635.6

    申请日:2015-10-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R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舱后端密封总成,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本体由橡胶密封条和分别连接在其两端的PE发泡块组成,两块PE发泡块相互对称;所述PE发泡块的下边为直线与粘接底面相连,所述PE发泡块的左边为直线与粘接立面相连,并在该粘接立面的上端部设有横向的连接头,所述PE发泡块的上边为曲线与上表面相连,并在上表面靠近所述粘接立面的部位设有铰链避让缺口,所述PE发泡块的右边为从上至下向右倾斜的斜线与翼子板贴合面相连;所述连接头穿入橡胶密封条端部并通过胶水粘结。本发明能够将发动机舱后端密封严实,并将空调进气口和发动机舱进行隔离,使较多的发动机舱的热气、异味及挥发物从发动机舱下部排出。

    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的接角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625258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310663304.1

    申请日:2013-12-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的接角结构,包括接角注塑主体,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上部与车门密封条窗框上段搭接,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内侧与窗框的角部搭接;在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左端部设有接角挡水边,该接角挡水边呈阶梯形并与设在所述车门密封条窗框上段上部的窗框挡水边搭接,形成阶梯搭接结构;在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右上部设有窗框上限位台,在所述接角注塑主体的右下部设有窗框侧限位台;所述窗框上限位台与设在所述窗框上边的窗框上卡齿配合限位,所述窗框侧限位台与设在所述窗框侧边的窗框侧卡齿配合限位。本发明既能满足车门密封条接角的性能要求,定位精准,又能满足车门密封条在可视面上的外型美观;还能提高车门密封条接角的强度。

    一种适用于乘用车背门的缓冲垫支座总成

    公开(公告)号:CN103863069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210552038.0

    申请日:2012-12-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乘用车背门的缓冲垫支座总成,该总成呈腰鼓结构,包括缓冲垫支座和支座防水垫,缓冲垫支座下部与支座防水垫粘贴连接,缓冲垫支座总成的中心有贯穿的螺栓孔,螺栓孔顶部为沉孔结构,沉孔的深度与螺栓的盘头的厚度一致,螺栓安装完成后,缓冲垫支座总成的上表面与螺栓的盘头顶部平齐。本缓冲垫支座总成解决了缓冲垫存在的不能与车体良好配合的缺陷,其加工简单,安装方便,能够与缓冲垫良好配合且外形精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