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59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759876.4
申请日:2024-12-03
Applicant: 重庆大学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三级定位与两级路径规划机制的交叉路口路径规划与跟踪方法,属于自动驾驶技术领域。该方法无需额外增加传感器,仅依赖现有L2级自动驾驶车辆的车载低精度GPS系统、车载自动驾驶相机以及轻量化交叉路口预建地图,通过三级定位模块实现车辆在交叉路口的精确定位,并设计两级路径规划策略,确保车辆在通过交叉路口时能够安全高效地完成转向操作。该方法在算力受限的情况下仍能保证车辆定位的准确性,并实现路径规划的适时更新,显著提升了L2级自动驾驶车辆在复杂交叉路口场景中的可用性与安全性,同时保持了低成本与高效的技术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9525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61810.2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22 , G01M13/02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离合器试验测试方法及系统,其中,双离合器试验测试方法包括:基于由待测双离合器、变速器本体和差速器组成的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搭建双离合试验测试系统;试验准入检查;在试验准入检查合格后,进行试验工况验证;对试验进行解析评判并输出试验结果。本申请中,可将待测双离合器、变速器本体和差速器组成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然后基于双离合式自动变速器进行待测双离合器的可靠性试验,其可以更好地模拟双离合器真实的工作环境,来满足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产品开发中对双离合器的可靠性验证,以确保双离合器可靠性满足要求,同时,相比在整车上开展离合器评价的,本申请的试验周期更短,可以更好地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6380089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65205.1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C21/32 , G01C21/34 , G01C25/00 , G06T11/20 , G06V10/762
Abstract: 基于轨迹定位数据优化的无信号路段语义数据优化方法、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实时检测道路中的待优化信号路段,并根据轨迹数据中的速度信息和采集时间,将待优化路段的轨迹路径模拟出来,同时借助图优化算法估算顶点与实际信息误差,待误差最小时,得到优化矢量数据,通过矢量数据在待优化路段起始点累计叠加优化轨迹点,根据记录的位移量,调整语义数据,减小信号欠佳路段的语义数据横向偏差。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通过图优化法,不借助额外传感高精度设备,便实现了对无信号路段的语义数据优化,精度高,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61479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545444.2
申请日:2023-05-1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量数据接入方法、电子设备及车辆,属于数据接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所述车辆的传感器采集的众包地图数据;其中,所述众包地图数据至少包括在所述车辆行驶的过程中,采集的路线标识以及与所述路线标识对应的语义信息;在多个边缘节点中确定目标边缘节点,并与所述目标边缘节点建立通信连接;其中,所述边缘节点为距离所述车辆在预设距离范围内的节点;所述目标边缘节点上传所述众包地图数据。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通过对边缘节点的部署和管理,同时分担云端的数据接收压力,将集中式的海量数据接入优化为多个边缘节点接入,对海量数据实现快速接收和存储管理,提高了服务端的实时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1244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289648.4
申请日:2023-03-2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导向箭头的矢量化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属于自动驾驶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前视摄像头采集的实景道路的前视图像;从所述前视图像解析出道路的候选导向箭头;识别所述候选导向箭头的箭头方向类别;根据所述箭头方向类别计算所述候选导向箭头的旋转矩形,并基于所述旋转矩形计算所述候选导向箭头的矢量参数。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不需要人工绘制,也避免了Hough算法中运算量大的投票参数化操作,解决了相关技术道路导向箭头的矢量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候选导向箭头的矢量参数可以构建车道级高精度道路导航地图,在自动驾驶中快速识别与定位路面的导向箭头。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84110.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34 , G01M17/00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耐久试验中工况循环次数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所述耐久试验中工况循环次数的确定方法包括:基于行驶数据中扭矩的分布情况,获取所述行驶数据中出现的至少两个扭矩以及各所述扭矩出现的次数;所述至少两个扭矩包括车辆处于不同行驶状态下的扭矩;基于所述至少两个扭矩和各所述扭矩出现的次数,确定第一循环次数;所述第一循环次数为交变负荷循环工况的循环执行次数,所述交变负荷循环工况包括不同行驶状态下的工况以及对应的工况时间。本申请采用上述方案,根据行驶数据中出现的至少两个扭矩以及各所述扭矩出现的次数,确定对电驱总成进行耐久试验的循环次数,以实现对电驱总成的验证。
-
公开(公告)号:CN117390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380213.7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7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13构型电驱变速器的双电机系统可靠性测试方法及工况设计方法,满足电驱变速器开发使用和安全要求,同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设计方法包括:基于P13构型电驱变速器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式,结合电机验证覆盖场景及整车道路场景,设计以P3电机工况为主线、P1电机工况配合的双电机系统可靠性验证工况;结合产品性能设计参数及整车控制逻辑形成双电机系统可靠性验证工况的初始工况测试表;对初始工况测试表中的各个工况运行时间做调整,得到最终需求的双电机系统可靠性验证工况测试表和双电机系统可靠性验证的工况循环次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82220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779554.5
申请日:2023-06-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P13构型电驱变速器高低温启动耐久验证的启动工况设计方法,确定CD电量消耗模式和CS电量保持模式占比;计算单个WLTC工况下P1发电电机、P3电机各自启动的次数;计算P13构型电驱变速器设计生命周期内P1发电电机、P3驱动电机一共需要启动的次数;分别计算出高低温环境下,P13构型电驱变速器设计生命周期内P1发电电机、P3驱动电机启动的次数;得出单个WLTC工况下P1发电电机、P3驱动电机在高低温环境各自启动的次数,参照整车起停场景、SOC状态、P13构型电驱变速器串并联控制逻辑,最后换算得到高温循环次数M以及低温循环次数N;构建出P13构型电驱变速器高低温启动耐久验证的启动工况。本发明能够验证P13构型电驱变速器是否满足可靠性设计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641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176802.9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启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控制车辆发动机启停的方法、装置、汽车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车辆处于刹停静止状态的情况下,基于车辆上预载的高精度地图模块,获取车辆周围的静态路况信息和动态路况信息;基于车辆周围的动态路况信息和静态路况信息,控制车辆发动机的启停状态。本公开使得车辆发动机的启停控制与车辆的行驶路况相适应,从而避免了因为启停判断条件简答而导致发动机在用户不需要关停场景下被关停的情况,让汽车启停功能更加智能,提高了用户的驾驶体验;此外,车辆还能够根据路况对发动机启停进行燃油经济性控制,防止在一些不利于燃油经济性场景下关停发动机,正真做到了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27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42572.1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软件系统自动化集成与测试的方法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建立软件代码版本分支管理;建立软件代码的检查规则并配置项目对应仓库;搭建自动化编译系统与软件代码仓库的关联;配置软件系统所需的配置文件、配置自动编译时间以及联通编译服务器和测试服务器;搭建自动化测试验证的车载台架,模拟用户实车场景进行自动化测试;自动分析测试结果并输出最终的报告。本发明结合开发、集成以及测试形成一条自动化的链条,通过自动集成与自动测试,来保证软件系统版本的快速迭代与版本的质量,满足产品与市场的需求,减少人力集成与测试的开发周期,能够高效地发布并提升软件的版本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