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146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51003.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座舱车控系统的安全访问方法、设备及介质,方法为:第三方应用提交申请信息在车控开发平台上申请车控权限,得到CarPermissionKey加密文件;第三方应用集成SDK,通过调用SDK中的接口访问车控系统;在智能座舱车控系统上安装第三方应用,当安装的第三方应用通过SDK接口请求访问车控系统时,提供CarService代理服务接口进行访问,步骤为:对安装的第三方应用的CarPermissionKey加密文件进行校验;校验通过则根据安装的第三方应用的请求调用CacrService车控接口;CarService车控接口通过Vehicle车控接口下发车控信号到MCU;MCU下发车控信号到BCM;检验不通过则禁止调用CarService车控接口。本发明严格控制车控信号的使用,对其调用权限进行控制,避免了应用的恶意调用,打造了安全可靠的调用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527327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735753.1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辆娱乐主机采集车辆数据的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以及与云端服务器通信连接的车端,车端包括车辆娱乐主机、网关和自动驾驶控制器,车辆娱乐主机和网关之间、网关和自动驾驶控制器之间分别通信连接;自动驾驶控制器,用于将监测到的故障事件上下文件信息存储为数据文件;车辆娱乐主机集成有4G模组,用于将接收的故障事件信息发送给云端服务器,对云端服务器发送的数据采集指令进行解析,转化为任务,并纳入任务管理中;云端服务器,根据故障事件信息的优先级向车辆娱乐主机下发数据采集指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数据采集类型单一、数据量小,实现远程自动获取自动驾驶控制器数据采集。
-
公开(公告)号:CN11520272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42572.1
申请日:2022-06-2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载软件系统自动化集成与测试的方法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建立软件代码版本分支管理;建立软件代码的检查规则并配置项目对应仓库;搭建自动化编译系统与软件代码仓库的关联;配置软件系统所需的配置文件、配置自动编译时间以及联通编译服务器和测试服务器;搭建自动化测试验证的车载台架,模拟用户实车场景进行自动化测试;自动分析测试结果并输出最终的报告。本发明结合开发、集成以及测试形成一条自动化的链条,通过自动集成与自动测试,来保证软件系统版本的快速迭代与版本的质量,满足产品与市场的需求,减少人力集成与测试的开发周期,能够高效地发布并提升软件的版本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4537268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510025666.7
申请日:2015-01-1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最大放电功率估算方法,包括:建立输入为SOC、SOH和温度T以及输出为电池估算最大放电功率PDismax的神经网络模型;按照预设步长获取SOC、SOH和温度T及对应的PDismax;将SOC、SOH、温度T和PDismax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样本、按照预设算法训练神经网络模型、获得SOC、SOH、温度T与PDismax的函数映射关系,建立电池最大放电功率估算函数;利用电池最大放电功率估算函数估算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通过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采用实际采集的训练样本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可根据电池特性建立满足特定精度要求的电池最大放电功率估算函数用于估算电池的最大放电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457318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64713.1
申请日:2013-08-2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充电加热系统及加热方法,该充电加热系统包括整车控制单元、车载充电机、充电桩、电池管理系统、动力电池、DC/DC直流转换器、热管理系统、PTC加热器和用于充电加热系统低压上电的12V蓄电池。该充电加热方法为:在充电时,如果动力电池的温度T小于等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温度T临界,车载充电机给PTC加热器提供电能,进行低温加热;如果动力电池温度T大于预先设定的最低温度T临界,则退出低温加热,进入正常充电模式。本发明能缩短低温加热时间,保证动力电池的正常充电,同时不影响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19914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14667.9
申请日:2022-01-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8G1/0962 , G08G1/0967 , G08G1/0968 , H04L67/1095 , H04L6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限行预警和自动规避限号路段的行车系统及方法,包括,云平台和车载端,所述云平台用于获取各城市的限行规则并录入数据库,生成限行信息并下发至车载端;还用于保存用户车辆的号牌信息和车辆设置信息;所述车载端包括,智能语音服务;自动驾驶系统;自动规避设置模块;行车路线规划服务,用于规划车辆的行驶路线,并在行驶至预设的限行路段时,能够向智能语音服务和自动驾驶系统发送信号。本发明可以在限定的道路上处理紧急情况,整个过程不需要人工进行操作,结合导航路线规划算法,可以做到自动规避限行路段,能够避免驶入限行路段,让驾驶人员免去了不必要的损失,也保证了交通规则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6184354B
公开(公告)日:2018-04-03
申请号:CN201610597863.0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宇
IPC: B62D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电动转向器,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第一螺杆和第二螺杆,第一套管的左端与第二套管的右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杆通过外螺纹与第一套管的内螺纹螺纹配合旋入第一套管中,在第一螺杆的左端固定有线圈绕组,在第一套管内壁的左端部沿周向布置有永磁铁,第一螺杆的右端通过第一铰链与副车架连接;第二螺杆通过外螺纹与第二套管的内螺纹螺纹配合旋入第二套管中,第二螺杆的左端通过第二铰链与转向羊角连接;第一螺杆和第一套管螺纹配合的旋向与第二螺杆和第二套管螺纹配合的旋向相反。本发明能够极大的降低转向系统的重量和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580248B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310513862.X
申请日:2013-10-25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Abstract: 一种纯电动汽车定时定量充电的控制系统及方法,其是在车辆插上充电设备以后,由VCU控制BCM和车载充电机,开始进行充电,在车辆充电时,定时定量充电控制模块进行时间和电量的统计,在达到设定的时间或电量时,定时定量充电控制模块将充电结束指令发送给VCU,由VCU控制BCM和车载充电机结束充电过程。本发明能根据人们的实际情况设定电动车的充电时间或充电量,以避开高峰用电,利用低谷电来对电动车进行充电。本发明可以在不借助车辆外接预约设备的情况下,达到无论家充设备还是桩充设备,都可以实现车辆的定时定量的充电,解决了纯电动汽车定时充电时对车辆外部设备依赖性过大以及车辆剩余电量过多而不使用造成浪费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827877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43724.2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部件的测试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获取待测试的电子部件的电气信息;其中,所述电气信息表征电子部件的电压属性;根据所述电气信息,确定所述待测试的电子部件的电气特性参数;其中,所述电气特性参数表征电子部件处于失效状态时的工作参数;根据所述电气特性参数,对所述待测试的电子部件进行测试,得到测试结果;其中,所述测试结果表征待测试的电子部件是否合格。根据各个电子部件的电气信息可以针对性地确定出电气特性参数,从而根据电气特征参数进行测试,提高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1568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52842.0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电路板的测试模型和测试用例集合;获取电路板的工程描述文件、以及获取环境模拟仓的环境模拟参数,其中,工程描述文件用于存储电路板待测试的测试点,电路板部署在环境模拟仓内;在测试模型中将工程描述文件和环境模拟参数关联至测试用例集合;基于环境模拟参数运行环境模拟仓,并采用测试用例集合测试电路板。通过本发明实施例,实现了电路板的板级测试与环境的融合自动化测试,能够大幅度的提升在产品硬件智能化程度和集成化程度的越来越高的环境下,产品硬件在高低温下的稳定性测试、性能测试的效率和产品硬件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