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1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35481.8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包括:风口上围结构;风口下围结构,间隔设置于风口上围结构的下方,以使风口上围结构和风口下围结构之间形成进风口;主动进气格栅连接于风口上围结构和风口下围结构之间,主动进气格栅包括可转动的叶片;其中,风口下围结构包括位于主动进气格栅的前方的进气前沿;在垂直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截面上,进气前沿包括弧形段,弧形段由前向后逐渐升高,叶片与车辆的前进方向具有夹角α,满足90°≤α≤175°。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在进气前沿的弧形设计以及对叶片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夹角进行控制的协同作用下,提高进风口的进风效率,提高车辆与环境间的热量交互效率,进而提高车辆在高温环境下的散热能力。

    顶棚通风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17941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839166.6

    申请日:2024-06-26

    Inventor: 全敏 杨帆 严旭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车辆通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顶棚通风装置、控制方法及车辆,该顶棚通风装置包括连通风道和出风组件,出风组件通过连通风道与车辆的暖通空调箱连通;出风组件包括形成于顶棚的前排出风口和后排出风口,前排出风口用于向车辆前排的驾驶舱吹风,后排出风口用于向车辆后排的乘客舱吹风,前排出风口与后排出风口可独立控制出风温度,该顶棚通风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吹面风口在仪表板的面积占比,提高美观度,提升乘员在夏季高温曝晒下的温度舒适性。

    一种汽车车窗能耗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29103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61479.X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窗能耗优化方法及系统,建立整车车窗几何模型,将内层玻璃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布和所述内层玻璃的温度分布设定为玻璃内层的物理属性,将外层玻璃的对流换热系数分布设定为玻璃外层的物理属性,在设定环境边界后,形成整车车窗仿真模型;得到各选定因子与漏热量之间的传递函数和各选定因子与成本之间的传递函数;获得成本目标值和漏热量目标值,基于选定因子与漏热量之间的传递函数以及选定因子与成本之间的传递函数,得到各选定因子的最优值。本发明利用传递函数求解得到成本最低,能耗收益最大的整车车窗物性参数设定方法,实现了整车车窗隔热性能提升,为冬季低温续航问题提供了最具性价比的解决办法,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一种暖风芯体水管安装结构、汽车空调、汽车及安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93175A

    公开(公告)日:2023-01-13

    申请号:CN202211136095.0

    申请日:2022-09-1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暖风芯体水管安装结构,包括位于水室端部的连接部,所述水室与连接部一体成型,所述连接部呈环状,所述连接部内插设有水管,所述连接部与水管固定连接。其目的是:通过水室与连接部的一体成型,再以水管插入连接部中、并固定连接的方式,完成水室与水管的固定连接,即直接通过与水室一体成型的连接部完成与水管的固定连接,二级部件数量少,可避免由于二级部件数量众多,且尺寸较小,作为冲压成型的铝合金件,精度不易控制,任一零部件尺寸超差,都会造成铆接或焊接不良,长期使用后易造成泄露的问题。

    一种预冷却控制方法、装置、预冷却设备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30301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1030253.4

    申请日:2022-08-26

    Abstract: 本发明设计车辆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预冷却控制方法,包括,S1、接受用户下发的预冷却指令,其中,预冷却指令携带目标温度信息;S2、获取实时的环境温度、车身温度和乘员舱温度;S3、判断车身温度是否大于环境温度;S4、若车身温度小于等于环境温度,则启动车内空调系统,并将空调系统的输入功率调至预设冷却功率,对乘员舱进行降温;若车身温度大于所述环境温度,则首先通过设置在车辆上的喷雾装置对车身进行喷雾降温,直至环境温度与车身温度的差值小于等于预设温度差时,停止对车身喷雾,再启动车内空调系统。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车辆的预冷却,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并且能够降低油耗或者电耗,降低用户的经济压力。

    一种纯电动车辆冷却模块、安装结构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5257357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48887.4

    申请日:2022-07-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纯电动车辆冷却模块、安装结构及车辆,冷却模块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冷却风扇总成,第一换热器与第二换热器固定连接,冷却风扇总成固定连接于第二换热器,冷却风扇总成的上下两侧设有上安装结构和下安装结构;冷却模块安装结构还包括左侧纵梁、右侧纵梁、前端框架和上安装横梁,冷却模块设置于左侧纵梁与右侧纵梁之间,冷却风扇总成的上安装结构与上安装横梁固定连接,冷却风扇总成的下安装结构与前端框架固定连接,冷却模块倾斜设置。本发明在综合考虑纯电动车辆造型、风阻、储物空间的基础上,优化冷却模块的安装方式和连接方式,使得纯电动车辆能够在不增加安装支架的提高安装的可靠性。

    一种热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928356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77457.1

    申请日:2024-1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设计的水冷冷凝器实现冷媒回路和加热回路的连接,可将冷媒回路中电动压缩机散出的高温冷媒散热至加热回路,同时设计的第一三通阀可实现加热回路利用换热后的水对乘员舱和电池的选择性加热,实现了车辆在纯电模式下,可采用冷媒回路对乘员舱和电池制热,无需利用发动机和水加热器,节省能耗。

    一种热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067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37211.X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设计的四通阀可调整电驱回路与电池回路的连接关系,三通阀可调整暖风装置、加热回路和电池回路的连接关系,既能满足加热回路对乘员舱和电池的选择性加热以及电驱回路利用电驱余热对电池和乘员舱选择性的加热的需求,且对于一些常年高温的用车场景,无需采用热泵系统,设计的阀件、系统的管线路更加简单,降低热管理系统的成本和资源的浪费,降低管线路控制的复杂度。

    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98473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326657.0

    申请日:2024-03-2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车载空调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在车辆的座舱系统出现异常的情况下,获取车外环境温度;从预设的映射关系中确定所述车外环境温度对应的车载空调的目标模式;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为温度区间与车载空调运行模式的映射关系;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控制所述车辆的车载空调。该方法,在座舱系统出现异常也就是车载空调的虚拟按键失效时,通过获取的车外环境温度确定车载空调的目标模式,按照目标模式对车载空调进行控制,解决了空调的按键都集成在大屏的场景下,当无法对大屏中的虚拟按键进行操作时无法开启车载空调的问题,提高了驾乘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62011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487183.3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热管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预估车辆行驶导航距离所需的第一用电量;预估乘员舱在车辆行驶导航距离期间的第二用电量;在生成充电请求信号的预设时长内,若接收到表征准许充电的响应信号,再预估在行驶导航距离期间,车辆上的热管理系统将动力电池的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范围内所需的第三用电量;若第一用电量、第二用电量与第三用电量之和小于等于剩余电量,则控制热管理系统将动力电池的温度调节至预设温度范围内。如此,有利于提高动力电池温度预控制的可靠性与安全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