缸内直喷汽油机废气辅助喷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79599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00784.8

    申请日:2013-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废气辅助喷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从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引出部分废气与燃油进行混合,将混合后形成的燃油混合气通过位于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气喷嘴喷入发动机气缸内进行燃烧。该系统包括气缸、燃气喷嘴、燃油箱、排气管、油气混合装置、燃油泵、废气泵和油气泵,燃油箱通过输油管道与油气混合装置连接,燃油泵安装在输油管道上,排气管通过废气管道与油气混合装置连接,废气泵安装在废气管道上,油气混合装置通过油气管道与燃气喷嘴连接,油气泵安装在油气管道上。本发明提高了喷射油雾质量,降低了发动机碳烟排放并优化了燃烧效果。

    缸内直喷汽油机空气和废气辅助喷射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17960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200829.1

    申请日:2013-05-2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缸内直喷汽油机空气和废气辅助喷射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将空气、从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引出的废气以及燃油,三者进行混合形成燃油混合气;将燃油混合气通过位于发动机气缸内的燃气喷嘴喷入发动机气缸内进行燃烧。该系统包括气缸、燃气喷嘴、燃油箱、排气管、油气混合装置、燃油泵、废气泵、空气泵和油气泵,燃油箱通过输油管道与油气混合装置连接,排气管通过废气管道与油气混合装置连接,空气泵通过空气管道与油气混合装置连接,油气混合装置通过油气管道与燃气喷嘴连接。本发明提高了喷射油雾质量,降低了发动机碳烟排放并优化了燃烧效果,改善了燃烧稳定性。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01B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010160397.2

    申请日:2010-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22 F02M26/18 F02M35/1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与塑料进气歧管连接结构,其包括废气再循环进管和塑料进气歧管,在废气再循环进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部位之间设置隔热套管,所述隔热套管安装在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凸台的接入口中,废气再循环进管的接入头插入隔热套管内,两者通过隔热套管进行连接并相互隔开。采用此结构,可以避免废气再循环进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直接接触而将高温直接传到导给塑料进气歧管,降低EGR管与塑料进气歧管连接处的进气歧管壁面温度,很好的保护进气歧管,提高装有EGR系统塑料进气歧管的可靠性。

    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832201A

    公开(公告)日:2010-09-15

    申请号:CN201010160397.2

    申请日:2010-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0222 F02M26/18 F02M35/103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与塑料进气歧管连接结构,其包括废气再循环进管和塑料进气歧管,在废气再循环进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部位之间设置隔热套管,所述隔热套管安装在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凸台的接入口中,废气再循环进管的接入头插入隔热套管内,两者通过隔热套管进行连接并相互隔开。采用此结构,可以避免废气再循环进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直接接触而将高温直接传到导给塑料进气歧管,降低EGR管与塑料进气歧管连接处的进气歧管壁面温度,很好的保护进气歧管,提高装有EGR系统塑料进气歧管的可靠性。

    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1671734U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20176052.1

    申请日:2010-04-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发动机废气再循环管与塑料进气歧管连接结构,其包括废气再循环进管和塑料进气歧管,在废气再循环进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部位之间设置隔热套管,所述隔热套管安装在塑料进气歧管的连接凸台的接入口中,废气再循环进管的接入头插入隔热套管内,两者通过隔热套管进行连接并相互隔开。采用此结构,可以避免废气再循环进管与塑料进气歧管的直接接触而将高温直接传到导给塑料进气歧管,降低EGR管与塑料进气歧管连接处的进气歧管壁面温度,很好的保护进气歧管,提高装有EGR系统塑料进气歧管的可靠性。

    一种高滚流气道和发动机

    公开(公告)号:CN205013163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667136.8

    申请日:2015-08-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滚流气道,包括气道,气道的一端为入口,气道的另一端为出口,出口用于与进气门座圈连接,进气门座圈用于与进气门配合以实现气道与燃烧室之间的连通和隔断,气道靠近出口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凸起的第一曲面和凹陷的第二曲面,第一曲面和第二曲面相对设置,第一曲面与燃烧室的排气侧相邻,第一曲面靠近出口的一侧大致平行于排气侧的顶壁,第二曲面用于引导气道内的气流朝燃烧室的排气侧流动,以增强滚流强度。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包括有上述高滚流气道的发动机。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幅增大滚流强度,进而加快燃烧,改善油气混合,提高发动机动力性和经济性,降低污染物排放。

    一种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的排气凸轮

    公开(公告)号:CN203925637U

    公开(公告)日:2014-11-05

    申请号:CN201420372912.7

    申请日:2014-07-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然吸气汽油发动机的排气凸轮,包括基圆段和凸轮桃,凸轮桃分为气门开启缓冲段、气门开启工作段、气门关闭工作段以及气门关闭缓冲段,基圆段的一端与凸轮桃的气门开启缓冲段相切,切点为气门开启缓冲起点,基圆段的另一端与凸轮桃的气门关闭缓冲段相切,切点为气门关闭缓冲终点,气门开启缓冲段与气门开启工作段之间的分界点为完全消除气门间隙点,气门开启工作段与气门关闭工作段之间的分界点为气门最大升程点,气门关闭工作段与气门关闭缓冲段之间的分界点为气门关闭点;基圆的半径R为18mm;气门最大升程为8.0mm;排气门开启1mm持续期为190.5°±0.5°曲轴转角。其能够提升发动机的低端扭矩,解决低转速下汽车加速无力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