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方法、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193253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81639.6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方法、装置及汽车,以解决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效率低的问题。该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和当前电压;基于获取到的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判断动力电池是否存在加热需求;若动力电池存在加热需求,则根据所述当前电压,选择使脉冲加热效率最高的基础频率,并按照所述基础频率和预设的基础振幅请求脉冲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加热;在对动力电池持续进行脉冲加热的过程中,获取动力电池的实时温度和实时电压;若根据所述实时温度确定动力电池仍具有加热需求,则根据所获取到的实时电压调整脉冲电流的频率,以使对动力电池的加热效率持续保持在最高状态。

    一种验证脉冲加热对动力电池寿命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9496A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110480718.5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方案涉及一种验证脉冲加热对动力电池寿命影响的方法,实现脉冲加热对电池寿命的评估。其包括:S1,先在电池包上进行三电极电芯布置;再搭建脉冲加热系统;S2,对加热前的电池包,先进行放电操作,并对各电池芯体在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容量进行采集,并生成各电池芯体的第一dQ/dV曲线和第一dV/dQ曲线;S3,在三电极电芯的负极对锂电位大于0mv时,使用上述系统对电池包进行加热;S4,每对电池包完成预定次数加热,对电池包进行放电操作,并对各电池芯体在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容量进行采集,并生成各电池芯体的第二dQ/dV曲线和第二dV/dQ曲线;S5,将S2和S4中关于各电池芯体的相同类别曲线分别进行特征峰值比对,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电池包的脉冲加热寿命。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994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94694.6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和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置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动力电池直接采用单体电芯,多个单体电芯为一组,分别装由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分隔出的网格内,所述单体电芯和外部的箱体框架直接集成为电池整包;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内部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流道,且所述冷却流道在两者交接的位置相互连通,所述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在加强横梁和/或加强纵梁上,使冷却介质能流经所有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单体电芯与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之间填充导热结构胶,固定单体电芯,使单体电芯两个以上的侧面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横梁、纵梁接触,将单体电芯的热量导到冷却介质。本发明能对电芯进行高效散热。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9940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1194694.6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和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置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动力电池直接采用单体电芯,多个单体电芯为一组,分别装由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分隔出的网格内,所述单体电芯和外部的箱体框架直接集成为电池整包;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内部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流道,且所述冷却流道在两者交接的位置相互连通,所述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在加强横梁和/或加强纵梁上,使冷却介质能流经所有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单体电芯与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之间填充导热结构胶,固定单体电芯,使单体电芯两个以上的侧面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横梁、纵梁接触,将单体电芯的热量导到冷却介质。本发明能对电芯进行高效散热。

    一种验证脉冲加热对动力电池寿命影响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89496B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110480718.5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方案涉及一种验证脉冲加热对动力电池寿命影响的方法,实现脉冲加热对电池寿命的评估。其包括:S1,先在电池包上进行三电极电芯布置;再搭建脉冲加热系统;S2,对加热前的电池包,先进行放电操作,并对各电池芯体在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容量进行采集,并生成各电池芯体的第一dQ/dV曲线和第一dV/dQ曲线;S3,在三电极电芯的负极对锂电位大于0mv时,使用上述系统对电池包进行加热;S4,每对电池包完成预定次数加热,对电池包进行放电操作,并对各电池芯体在放电过程中的电压和容量进行采集,并生成各电池芯体的第二dQ/dV曲线和第二dV/dQ曲线;S5,将S2和S4中关于各电池芯体的相同类别曲线分别进行特征峰值比对,基于比对结果确定电池包的脉冲加热寿命。

    一种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方法、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3193253B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0481639.6

    申请日:2021-04-30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方法、装置及汽车,以解决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效率低的问题。该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方法,包括:获取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和当前电压;基于获取到的动力电池的当前温度,判断动力电池是否存在加热需求;若动力电池存在加热需求,则根据所述当前电压,选择使脉冲加热效率最高的基础频率,并按照所述基础频率和预设的基础振幅请求脉冲电流对动力电池进行脉冲加热;在对动力电池持续进行脉冲加热的过程中,获取动力电池的实时温度和实时电压;若根据所述实时温度确定动力电池仍具有加热需求,则根据所获取到的实时电压调整脉冲电流的频率,以使对动力电池的加热效率持续保持在最高状态。

    一种确定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温度采集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577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654298.4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温度采集点的方法,其对单个电芯进行脉冲加热,对温升模型进行优化,根据热仿真得出的电池包内各电芯的温度分布情况选取一定电芯,在选定的电芯的大面上和顶盖上布置温度传感器并进行温度采集,建立电芯的大面温度与电芯的顶盖温度的映射关系,再利用优化后的温升模型验证温度采集点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能得到电池包内的最优温度采集点,温度采样准确度更高,温度真实性更加可靠,为后续动力电池在脉冲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策略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一种确定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温度采集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35778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654298.4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动力电池脉冲加热温度采集点的方法,其对单个电芯进行脉冲加热,对温升模型进行优化,根据热仿真得出的电池包内各电芯的温度分布情况选取一定电芯,在选定的电芯的大面上和顶盖上布置温度传感器并进行温度采集,建立电芯的大面温度与电芯的顶盖温度的映射关系,再利用优化后的温升模型验证温度采集点的合理性、有效性,从而能得到电池包内的最优温度采集点,温度采样准确度更高,温度真实性更加可靠,为后续动力电池在脉冲加热过程中的温度控制策略提供可靠的判定依据。

    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176342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140382.7

    申请日:2023-02-20

    Inventor: 谭希 牟丽莎 张洁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实时获取当前动力电池的最高单体电压U、最低单体温度Tmin和最高单体温度Tmax;判断车辆充电模式,如果车辆充电模式为DC直流快充,则执行快充控制策略,如果车辆充电模式为AC交流慢充,则执行慢充控制策略。其考虑了温度和充电倍率对截止电压的影响,通过设计不同温度、不同充电倍率,充入同样电量对应不同的阶段充电截止电压的方式,能规避高温和低倍率充电过程导致的动力电池过充问题,有利于延长动力电池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