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钢丝绳锈蚀检测红外光纤光谱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714748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311122459.4

    申请日:2023-09-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锈蚀检测传感器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梯钢丝绳锈蚀检测红外光纤光谱传感器,包括光入射机构和光接收机构,光入射机构与光接收机构固定连接,光入射机构包括入射红外光纤,入射红外光纤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光纤耦合器,入射红外光纤的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光纤耦合器,第二光纤耦合器远离第一光纤耦合器的一端连接有光纤准直器;光接收机构包括接收红外光纤,接收红外光纤的一端连接有第三光纤耦合器,另一端连接有第四光纤耦合器,第四光纤耦合器远离第三光纤耦合器的一端连接有聚光器;光纤准直器和聚光器位于同一侧。本发明能够反映钢丝绳的锈蚀度和锈蚀产物成分信息,从而实现对钢丝绳腐蚀度的准确检测。

    一种安全高效的起重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657961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35414.7

    申请日:2023-1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安全高效的起重机变频调速控制方法及系统,属于调速技术领域,包括:构建起重机系统模型;获取起重机吊桥的期望速度和吊物信息,并基于预先构建好的起重机系统模型进行仿真运行;基于仿真吊物数据和仿真运行数据调整起重机吊桥的期望速度,得到起重机吊桥的安全速度;根据预设映射关系以及安全速度确定起重机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第一控制参数确定起重机的控制指令,变频器根据控制指令控制电机的变速运行。本发明通过建立起重机整机系统模型,基于起重机整体系统模型进行起重机仿真运行,获取的吊物的安全速度,并基于实际速度与理想速度的偏差确定控制参数,使得起重机的臂架的实际运动速度达到理想速度。

    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风险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6048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688817.3

    申请日:2022-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种设备风险评价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风险评价方法,步骤包括:决策者将复杂特征划分为若干个层级,找出每个层级的相关因素,建立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九标度法构造判断矩阵;计算特征向量并检验一致性;计算综合得分并确定最优方案;确定指标评价矩阵;将矩阵归一化处理,求取指标信息熵;采用激活函数求改进熵,得出指标权重;将得到的结果进行组合权重,得到综合权重向量;确定因素集,建立因素集的评语集;建立评价矩阵,构建模糊评价矩阵,计算综合评分。本发明能够形成一个完整、有效、可信的指标体系来描述、分析、评估垂直循环立体停车设备的实际风险水平与情况。

    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5256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211262491.8

    申请日:2022-1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棒状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包括螺纹连接在试件两端的结构相同的连杆,连杆与试件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试件的内螺纹孔,连杆的另一端设有用于与试验机夹头连接的夹块。还包括能够螺纹连接在试件上的螺母,螺母能够与内螺纹孔的端面相抵。本发明还提供试验夹具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组装试验夹具,并在组装过程中给螺母施加大于扭转疲劳试验最大扭矩的载荷;将带有试件的高温扭转疲劳试验夹具安装在疲劳试验机上;启动加热炉;启动疲劳试验机。本方案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高温扭矩疲劳试验存在的夹具与试件连接松动和夹具通用性差的问题。

    一种气瓶夹持机构、吹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22907B

    公开(公告)日:2022-12-09

    申请号:CN202110797524.8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夹持机构、吹扫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基座、转盘和夹持组件,基座包括多个环形板,环形板上均匀开设有多个条形通孔,转盘转动安装在其中一个环形板上,转盘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弧形通孔,夹持组件包括多根竖直设置的推压杆,推压杆外侧设有副杆,副杆穿设在条形通孔和弧形通孔内,基座的下端还固定设有承接座。其目的是:通过环形板的条形通孔、转盘的弧形通孔与夹持组件的相互匹配,利用转盘的转动,同时带动夹持组件的多个推压杆同步向内进行挤压,完成对气瓶的夹持,进而使得各种直径尺寸存在差异的气瓶在被夹持后,气瓶的中轴线与基座的中轴线共线,即可对不同直径的气瓶进行夹持,通用性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