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检测技术的路面平整度检测仪及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13376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600606.3

    申请日:2015-09-2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光学检测技术的路面平整度检测仪及检测方法,包括:检测车、线光源、摄像装置、控制处理单元;若干个线光源通过支架安装在检测车尾或车头一侧,并使线光源的指向与检测车的行进方向平行;摄像装置设置在检测车车尾或车头的另一侧,其拍摄方向与被检测路面保持一个确定的角度θ;控制处理单元设置在检测车内部;所述线光源是指照射区域为直线状或多条平行直线状的单色光源;所述控制处理单元能够控制摄像装置拍摄线光源照射在路面上的图像并能够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处理,并适时报告检测结果。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检测仪器的成本经济,体积小巧;能实时进行检测,不影响正常行车;并且,还提高了检测效率和检测精度。

    跨座式独轨交通车非粘着驱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358293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25556.7

    申请日:2011-08-08

    Inventor: 杜子学 武维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座式独轨交通车非粘着驱动结构,包括相互匹配的独轨式轨道梁和转向架,其改进在于:所述独轨式轨道梁两侧各设置有一感应板;所述转向架两侧设置各有一直线电机,直线电机与感应板一一对应且位置相对。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改现有的跨座式独轨交通车的粘着驱动为非粘着驱动,车辆制动、加速由直线电机和感应板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完成,降低走行轮的负担,提高结构稳定性,降低车辆的运营成本。

    一种桥梁缆索健康检测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1538830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910103607.1

    申请日:2009-04-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缆索健康检测机器人,它包括:主动小车、从动小车、连接装置、导向装置、控制装置;主动小车和从动小车车轮相对并通过连接装置连接,两车车轮夹紧桥梁缆索;主动小车通过导向装置牵引从动小车移动;控制装置设置在主动小车上。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操纵简便,运动灵活,带负载能力强,可携带不同类型的检测、维护设备,可实现大长度斜拉索的无人检测及涂装,适用面广。

    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

    公开(公告)号:CN110645325A

    公开(公告)日:2020-01-03

    申请号:CN201810674830.0

    申请日:2018-06-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手动单排行星齿轮变速器,包括:变速器壳体,所述变速器壳体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第一变速器端盖,所述变速器壳体远离第一变速器端盖一端内部固定设置有输出外壳,所述输出外壳远离第二变速器端盖一端内部固定卡接有棘轮,所述输出外壳一端外部固定套接有深沟球轴承,所述输出外壳外部通过深沟球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二变速器端盖,本发明采用机械传动部件进行换挡,换挡过程中机械摩擦较小,零部件较少,与现有的变速器相比,有更高的传递效率;以及采用行星排机构进行动力的传递,减少了整个传动机构齿轮部件的数目,并且本发明结构较为紧凑,零件较少,减小了轴向尺寸,使得本发明的质量更轻便,制造安装以及检查维护均较为方便。

    用于建筑物立面作业的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5480317A

    公开(公告)日:2016-04-13

    申请号:CN201610030272.5

    申请日:2016-01-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D57/024

    Abstract: 一种用于建筑物立面作业的机器人,其结构为:所述机器人由壳体、负压风机、走行轮和走行电机组成;所述壳体为内端面开口、外端面封闭的腔体式结构,壳体内端面上开口部的外围设置有密封环,壳体外端面的中部设置有通风口,通风口连通壳体内腔和外环境;所述负压风机设置于通风口内,负压风机能使壳体内的气体向外部强制流动;所述走行轮和走行电机设置于壳体的内腔中,走行轮与走行电机传动连接;当壳体紧贴在作业面上时,走行轮与作业面接触。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提供了一种建筑物立面作业机器人,该机器人能够依靠大气压力稳定地攀附在建筑物立面上,并能自由行走。

    跨座式单轨列车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86173A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510355842.3

    申请日:2015-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1F5/38

    Abstract: 一种跨座式单轨列车主动转向控制系统,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下方设置有能与车体相对转动的转向架,所述转向架上设置有导向轮;其创新在于:所述车体上设置有传动装置,所述转向架上设置有转向传感器;传动装置与转向架传动连接,传动装置能驱动转向架转动;所述传动装置和转向传感器均与一控制模块电气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能有效降低跨座式单轨列车转向时导向轮所承受的应力,减少导向轮与轨道梁之间的摩擦,延长导向轮的使用寿命,降低运营成本。

    主动式转向汽车列车及转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8345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281237.8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转向汽车列车,包括牵引车、多级全挂车,其特征在于:牵引车和第一级全挂车之间通过第一级主动转向装置连接,第一级全挂车与第二级全挂车之间通过第二级主动转向装置连接,第n-1级全挂车与第n级全挂车之间通过第n级主动转向装置连接;每级主动转向装置都连接有一级数对应的控制器,后一级控制器根据前车的实时运动数据,调整主动转向装置的动作,使后车的运动轨迹跟随前车的运动轨迹;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前述结构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提高全挂车对牵引车及前一级全挂车的追随性,从而提高全挂车的行驶稳定性,使牵引车可以拖挂更多数量的全挂车,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

    主动式转向汽车列车及转向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58345A

    公开(公告)日:2012-02-22

    申请号:CN201110281237.8

    申请日:2011-09-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式转向汽车列车,包括牵引车、多级全挂车,其特征在于:牵引车和第一级全挂车之间通过第一级主动转向装置连接,第一级全挂车与第二级全挂车之间通过第二级主动转向装置连接,第n-1级全挂车与第n级全挂车之间通过第n级主动转向装置连接;每级主动转向装置都连接有一级数对应的控制器,后一级控制器根据前车的实时运动数据,调整主动转向装置的动作,使后车的运动轨迹跟随前车的运动轨迹;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前述结构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是:可提高全挂车对牵引车及前一级全挂车的追随性,从而提高全挂车的行驶稳定性,使牵引车可以拖挂更多数量的全挂车,提高公路运输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