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2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62071.1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31/00 , A01G9/0299 , A01N37/10 , A01N4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扦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十字秋海棠扦插繁殖的方法,沿着铁十字秋海棠叶片的叶脉进行横向和纵向切割,得到的叶片作为插穗;将分割后的叶片用浓度为0.02~0.5g/L的外源激素浸泡1~2h,将浸泡后的叶片平铺在基质0.3~0.5cm深的位置上;保持空气湿度在95%以上,气温控制在22~26℃,基质含水量为80%~95%,待根系生长完整长出新植株时移植。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易操作,且叶片平铺的扦插方式防治了铁十字秋海棠在叶插繁殖过程中出现腐烂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铁十字秋海棠的繁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569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7633.5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虎舌红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专用肥及其配制方法,所述肥料包括以下重量数原料,硝酸钙850‑860g、硝酸钾560‑600g、磷酸二氢铵130‑160g、硫酸镁350‑380g、硼酸2‑3.5g、硫酸锰2‑3g、硫酸锌0.1‑0.3g、硫酸铜0.1‑0.3g、钼酸铵0.2‑0.5g、螯合铁30‑35g,本发明精准匹配虎舌红独特的营养需求,旨在提供均衡且全面的营养供给体系,该配方全面优化了虎舌红的整体生长状况,促进植物生长速率、增强抗逆性、提升观赏品质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74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88350.2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虎舌红的嫁接方法,属于观赏花卉育苗技术领域,选用生长健壮的1-2年生朱砂根营养袋苗做砧木,去掉砧木上抽发的枝丫,留下主干;通过髓心劈开约1.5cm深,以直径0.2~0.5㎝的虎舌红良种树木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顶芽作为接穗,下部削成双面楔形,插入砧木劈开的裂口中,双方的形成层要密切接合,然后用塑料带绑紧,在接穗上面罩上透明塑料袋,下面用铝皮固定。将嫁接苗放于苗床上,然后用透明塑料布将苗床盖住,20天后将接穗上面罩的透明塑料袋去除,并适当揭开塑料布,进行常规管理。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嫁接方法使得虎舌红发病率大大降低,维护工作量小,繁殖率快,成活率高,株型更好看,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其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866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09105.3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州金花茶的组培方法,属于贵州金花茶组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采集充分成熟的贵州金花茶果实后取出种子进行沙藏,待种子长出1‑2cm胚根后,去掉种子表面泥沙及种皮,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依次用75%酒精、0.1%升汞溶液浸泡,用清水清洗后得到外部消毒的外植体;(2)将外植体多余的胚乳切掉,剩余部分接种至初代培养基中培养,长出幼苗后得到贵州金花茶无菌苗;(3)将获得的无菌苗切成带1‑2个叶芽的茎段,接种至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后再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贵州金花茶幼苗,可以提高繁殖效率,降低金花茶组培污染率高、存活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701694.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茎段消毒及增殖诱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枝条的获取、茎段预处理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培养物继代增殖。本发明所采用的消毒试剂与消毒时间,获得了较低污染率的茎段,污染率仅为36.3%;对带芽茎段进行20~60天的初代萌发诱导,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为90.9%;对萌发的茎段增殖培养30~60天,增殖系数为8.33;对培养物继代培养45~55天,平均增殖系数为10.83、最高增殖系数为22.0。本发明筛选出适宜的消毒试剂及消毒时间、茎段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基,培养物继代培养基,获得了大量的红色芽丛,为保留虎舌红红色单株的优良特性,提高其观赏性及其后续苗木繁育提供技术保障,为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7288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94005.1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育苗盘、水分、基质、生根剂、瓶苗、插条处理、养护管理、促根壮苗。本发明所采用的基质与培养条件,插条污染率几乎为0,插条培养15~20d开始生根、25~30d生根率达到100%,大棚苗床扦插培养30d左右平均根长3.4cm、根点4.7个、根幅4~5cm,50d左右平均根长6.5cm、根点5.5个、根幅6~8cm,形成良好根团的幼苗。本发明为虎舌红组培苗瓶外生根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生根方法,与瓶内生根相比,提高了根系质量,缩短了生根时间,优化了生根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能为虎舌红全产业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4916327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64596.2
申请日:2022-05-23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邓伦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离蕊金花茶规模化快速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母株选择、插床及扦插基质准备、穗条采集、插条消毒与生根处理、扦插方法、插后管理。本方法在轻型基质上采用当年生半木质化插条进行密集扦插,插条污染率几乎为0、成活率98%以上,成活苗的生根率85%以上,能形成2级以上侧根的优良根团结构;本试验为离蕊金花茶扦插苗培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繁殖材料和单位面积土地利用率高,生产上省时省工成本低,扦插苗2级以上侧根多,培育周期短,可以实现无土规模化生产,为离蕊金花茶规模化快速繁殖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11981.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成熟胚愈伤诱导和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成熟果实的获取、种子的预处理、种子消毒、胚的获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成熟种子经消毒处理,取出胚接种到培养基上,胚污染率为0;培养60~80天,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愈伤组织分化率为48%;将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5~55天,不定芽增殖率可达1600%以上。本试验为虎舌红培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污染率低、诱导率高,培育周期短,不定芽数量多,为虎舌红繁殖、新品种开发和优良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411981.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成熟胚愈伤诱导和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成熟果实的获取、种子的预处理、种子消毒、胚的获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成熟种子经消毒处理,取出胚接种到培养基上,胚污染率为0;培养60~80天,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愈伤组织分化率为48%;将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5~55天,不定芽增殖率可达1600%以上。本试验为虎舌红培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污染率低、诱导率高,培育周期短,不定芽数量多,为虎舌红繁殖、新品种开发和优良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01694.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茎段消毒及增殖诱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枝条的获取、茎段预处理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培养物继代增殖。本发明所采用的消毒试剂与消毒时间,获得了较低污染率的茎段,污染率仅为36.3%;对带芽茎段进行20~60天的初代萌发诱导,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为90.9%;对萌发的茎段增殖培养30~60天,增殖系数为8.33;对培养物继代培养45~55天,平均增殖系数为10.83、最高增殖系数为22.0。本发明筛选出适宜的消毒试剂及消毒时间、茎段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基,培养物继代培养基,获得了大量的红色芽丛,为保留虎舌红红色单株的优良特性,提高其观赏性及其后续苗木繁育提供技术保障,为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