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凤丹牡丹的苗木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400701.8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凤丹牡丹的苗木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地,耕耙后分厢着床,施基肥,再喷洒杀虫剂;S2:凤丹牡丹种子预处理,选种后先用高锰酸钾浸泡,再用赤霉素浸泡;S3:播种,当年3月底至4月初,种植花椒,再于当年9月底至次年1月底,在每两行花椒间开沟播种凤丹牡丹种子,待花椒根系较发达时进行收割,收割的幼苗用于覆盖于凤丹牡丹根部附近的土壤;S4:苗期管理,加强病虫害、及时除草等管护措施。本发明提供了适宜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凤丹牡丹培育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不高、保水能力差而限制凤丹牡丹苗木培育的问题,该方法提高了凤丹牡丹的适生性、有效增加产量。

    一种豆瓣绿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3500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42551.7

    申请日:2016-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瓣绿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建立;(2)丛生芽诱导阶段;(3)增殖培养阶段:(4)壮苗生根阶段;(5)练苗及移栽。本发明通过在专门配制的培养基上,通过叶片作为外植体,经过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壮苗生根和试管苗移栽等繁殖步骤,获得豆瓣绿完整植物,利用分化的小苗进行增殖,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试管苗,通过壮苗生根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本发明的方法,2)通过青豆瓣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可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获得品相高度一致的种苗,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培育,在今后豆瓣绿的种苗繁育及药用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虎舌红专用肥及其配制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56949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67633.5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虎舌红肥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专用肥及其配制方法,所述肥料包括以下重量数原料,硝酸钙850‑860g、硝酸钾560‑600g、磷酸二氢铵130‑160g、硫酸镁350‑380g、硼酸2‑3.5g、硫酸锰2‑3g、硫酸锌0.1‑0.3g、硫酸铜0.1‑0.3g、钼酸铵0.2‑0.5g、螯合铁30‑35g,本发明精准匹配虎舌红独特的营养需求,旨在提供均衡且全面的营养供给体系,该配方全面优化了虎舌红的整体生长状况,促进植物生长速率、增强抗逆性、提升观赏品质等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

    短毛唇柱苣苔组培快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3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1881.9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短毛唇柱苣苔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的建立;幼芽诱导阶段;增殖培养阶段:壮苗生根阶段;练苗及移栽;移栽后的短毛唇柱苣苔的试管苗3~4厘米,温室保持15~25℃的温度、70%以上的湿度、78~80%的遮阴并通风,试管苗即可正常生长,种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薄肥勤施加强病虫害管护,建立短毛唇柱苣苔的种苗的规模化组培快繁方法。通过本方法,可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获得品相高度一致的种苗,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种植,此项技术可广泛用于其它唇柱苣苔属植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为其它珍稀植物的研究提供技术借鉴,在珍稀植物的保护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