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550762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11115199.8
申请日:2016-12-0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9/0299 , A01G22/00 , A01G24/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荔波唇柱苣苔扦插繁殖方法,属于荔波唇柱苣苔繁殖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荔波唇柱苣苔扦插繁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扦插原材料浸泡于外源激素水溶液中,所述扦插原材料为荔波唇柱苣苔的叶片,所述外源激素为萘乙酸或ABT生根粉;将所述浸泡后原材料扦插到插床上的基质中进行繁殖培养;所述繁殖培养的相对湿度在60~75%,气温为21~28℃,扦插基质温度为21~26℃,光照强度为60~80%全光照。本发明提供的扦插繁殖方法生根率、成苗率高,实现了荔波唇柱苣苔的高效繁殖。
-
公开(公告)号:CN11986694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09105.3
申请日:2025-03-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州金花茶的组培方法,属于贵州金花茶组培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1)采集充分成熟的贵州金花茶果实后取出种子进行沙藏,待种子长出1‑2cm胚根后,去掉种子表面泥沙及种皮,用清水清洗干净后再依次用75%酒精、0.1%升汞溶液浸泡,用清水清洗后得到外部消毒的外植体;(2)将外植体多余的胚乳切掉,剩余部分接种至初代培养基中培养,长出幼苗后得到贵州金花茶无菌苗;(3)将获得的无菌苗切成带1‑2个叶芽的茎段,接种至继代培养基中培养后再转移到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得到贵州金花茶幼苗,可以提高繁殖效率,降低金花茶组培污染率高、存活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2884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94005.1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组培苗瓶外生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育苗盘、水分、基质、生根剂、瓶苗、插条处理、养护管理、促根壮苗。本发明所采用的基质与培养条件,插条污染率几乎为0,插条培养15~20d开始生根、25~30d生根率达到100%,大棚苗床扦插培养30d左右平均根长3.4cm、根点4.7个、根幅4~5cm,50d左右平均根长6.5cm、根点5.5个、根幅6~8cm,形成良好根团的幼苗。本发明为虎舌红组培苗瓶外生根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生根方法,与瓶内生根相比,提高了根系质量,缩短了生根时间,优化了生根工序,降低了生产成本,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能为虎舌红全产业链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2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62071.1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31/00 , A01G9/0299 , A01N37/10 , A01N4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扦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十字秋海棠扦插繁殖的方法,沿着铁十字秋海棠叶片的叶脉进行横向和纵向切割,得到的叶片作为插穗;将分割后的叶片用浓度为0.02~0.5g/L的外源激素浸泡1~2h,将浸泡后的叶片平铺在基质0.3~0.5cm深的位置上;保持空气湿度在95%以上,气温控制在22~26℃,基质含水量为80%~95%,待根系生长完整长出新植株时移植。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易操作,且叶片平铺的扦插方式防治了铁十字秋海棠在叶插繁殖过程中出现腐烂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铁十字秋海棠的繁殖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