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00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11981.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成熟胚愈伤诱导和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成熟果实的获取、种子的预处理、种子消毒、胚的获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成熟种子经消毒处理,取出胚接种到培养基上,胚污染率为0;培养60~80天,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愈伤组织分化率为48%;将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5~55天,不定芽增殖率可达1600%以上。本试验为虎舌红培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污染率低、诱导率高,培育周期短,不定芽数量多,为虎舌红繁殖、新品种开发和优良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74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88350.2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虎舌红的嫁接方法,属于观赏花卉育苗技术领域,选用生长健壮的1-2年生朱砂根营养袋苗做砧木,去掉砧木上抽发的枝丫,留下主干;通过髓心劈开约1.5cm深,以直径0.2~0.5㎝的虎舌红良种树木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顶芽作为接穗,下部削成双面楔形,插入砧木劈开的裂口中,双方的形成层要密切接合,然后用塑料带绑紧,在接穗上面罩上透明塑料袋,下面用铝皮固定。将嫁接苗放于苗床上,然后用透明塑料布将苗床盖住,20天后将接穗上面罩的透明塑料袋去除,并适当揭开塑料布,进行常规管理。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嫁接方法使得虎舌红发病率大大降低,维护工作量小,繁殖率快,成活率高,株型更好看,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其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411981.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成熟胚愈伤诱导和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成熟果实的获取、种子的预处理、种子消毒、胚的获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成熟种子经消毒处理,取出胚接种到培养基上,胚污染率为0;培养60~80天,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愈伤组织分化率为48%;将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5~55天,不定芽增殖率可达1600%以上。本试验为虎舌红培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污染率低、诱导率高,培育周期短,不定芽数量多,为虎舌红繁殖、新品种开发和优良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01694.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茎段消毒及增殖诱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枝条的获取、茎段预处理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培养物继代增殖。本发明所采用的消毒试剂与消毒时间,获得了较低污染率的茎段,污染率仅为36.3%;对带芽茎段进行20~60天的初代萌发诱导,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为90.9%;对萌发的茎段增殖培养30~60天,增殖系数为8.33;对培养物继代培养45~55天,平均增殖系数为10.83、最高增殖系数为22.0。本发明筛选出适宜的消毒试剂及消毒时间、茎段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基,培养物继代培养基,获得了大量的红色芽丛,为保留虎舌红红色单株的优良特性,提高其观赏性及其后续苗木繁育提供技术保障,为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1656980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685823.8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G2/30 , A01G2/35 , A01G2/38 , A01G9/28 , A01G24/12 , A01G24/13 , A01G24/15 , A01G24/20 , A01G24/22 , A01G24/25 , A01G24/28 , A01G24/30 , D01C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虎舌红的嫁接育苗方法,属于苗木嫁接技术领域,嫁接育苗步骤包括砧木选择、接穗选择、削穗、削砧、插穗和包扎、接后管理,其中接后管理步骤中苗床采用的培养基质EC值在0.8-1.2ms/cm之间,利用虎舌红嫩枝、嫩芽进行嫁接,保持虎舌红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同时对嫁接培养基质进行处理,调节EC值的同时提高基质肥力,缩短培育周期,降低嫁接苗患病的概率,提高嫁接成活率,提高虎舌红植株的观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37837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06977.3
申请日:2023-11-29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木莲属植物快速繁殖技术,该木莲属植物快速繁殖技术的具体步骤流程如下:枝条选择、环剥:首先选取木莲属植物中无病虫害、生长健壮1‑2年生枝条,选取一个合适的环剥剪,并对该环剥剪进行消毒,利用环剥剪,环剥枝条下部2‑3cm宽皮层;枝条消毒处理,本申请培育步骤简单,大大降低了培育的成本,解决了木莲属植物播种育苗周期长、扦插幼苗成活率低的问题,可短时间内获得大量幼苗。本申请尤其适用于分布零散、结实率低、自我繁殖困难的木莲属植物的种植培育,能有效应用于木莲属极小种群的恢复与扩繁,在短时间内使其恢复种群的数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701694.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茎段消毒及增殖诱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枝条的获取、茎段预处理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培养物继代增殖。本发明所采用的消毒试剂与消毒时间,获得了较低污染率的茎段,污染率仅为36.3%;对带芽茎段进行20~60天的初代萌发诱导,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为90.9%;对萌发的茎段增殖培养30~60天,增殖系数为8.33;对培养物继代培养45~55天,平均增殖系数为10.83、最高增殖系数为22.0。本发明筛选出适宜的消毒试剂及消毒时间、茎段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基,培养物继代培养基,获得了大量的红色芽丛,为保留虎舌红红色单株的优良特性,提高其观赏性及其后续苗木繁育提供技术保障,为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