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尾松嫁接方法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234039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614827.0

    申请日:2016-07-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2/30 A01G17/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马尾松嫁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除去砧木嫁接部位的针叶,所述的砧木嫁接部位为砧木地面以上10~25cm,所述的砧木为一年生马尾松实生营养袋苗;2)削切所述砧木嫁接部位,暴露出形成层,所述削切的次数为1次;3)从穗条底端中间髓心位置向顶端削,削至距离顶端1/3处平缓斜削;4)对接所述步骤3)得到穗条与步骤2)得到砧木;本发明通过使用一年生马尾松实生营养袋苗作为砧木,提高了苗木培育效率和成活率,采用一年生的实生营养袋苗也大大地降低了成本。

    一种豆瓣绿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3500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642551.7

    申请日:2016-08-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豆瓣绿的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外植体的建立;(2)丛生芽诱导阶段;(3)增殖培养阶段:(4)壮苗生根阶段;(5)练苗及移栽。本发明通过在专门配制的培养基上,通过叶片作为外植体,经过诱导分化、增殖培养、壮苗生根和试管苗移栽等繁殖步骤,获得豆瓣绿完整植物,利用分化的小苗进行增殖,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整齐一致的试管苗,通过壮苗生根培养能形成完整植株。本发明的方法,2)通过青豆瓣绿组培快繁技术研究,可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获得品相高度一致的种苗,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培育,在今后豆瓣绿的种苗繁育及药用开发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核桃高枝换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0763B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710974641.0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核桃高枝换优方法,于每年的5月中上旬~7月中上旬,选择3~5年生大树上的开心形、分支较好的1~2年生侧枝作为砧木,用修枝剪剪掉砧木上2/3的复叶,留下1/3的复叶,修剪完成后,于砧木上距离主干10~15厘米的外侧面上进行方块嫁接,并于每个嫁接口上方20㎝处留一片复叶,嫁接时芽片芽上保留1.5~2cm的叶柄。本发明充分利用核桃大树植株个体的成熟效应,使嫁接成活的植株能提早开花结实,而且由于砧木具有完整的根系,能够供给接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嫁接植株的生长发育强,砧木接口愈合快,大树嫁接的成活率高,繁殖材料的消耗少,培育成本低,此方法天气影响较小,不需要提前截干,节省人力。

    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核桃高枝换优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10763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974641.0

    申请日:2017-10-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核桃高枝换优方法,于每年的5月中上旬~7月中上旬,选择3~5年生大树上的开心形、分支较好的1~2年生侧枝作为砧木,用修枝剪剪掉砧木上2/3的复叶,留下1/3的复叶,修剪完成后,于砧木上距离主干10~15厘米的外侧面上进行方块嫁接,并于每个嫁接口上方20㎝处留一片复叶,嫁接时芽片芽上保留1.5~2cm的叶柄。本发明充分利用核桃大树植株个体的成熟效应,使嫁接成活的植株能提早开花结实,而且由于砧木具有完整的根系,能够供给接穗足够的水分和养分,嫁接植株的生长发育强,砧木接口愈合快,大树嫁接的成活率高,繁殖材料的消耗少,培育成本低,此方法天气影响较小,不需要提前截干,节省人力。

    兜兰新品种“优优兜兰”组培快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79817A

    公开(公告)日:2017-08-22

    申请号:CN201710472440.0

    申请日:2017-06-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H4/008 A01H1/02

    Abstract: 兜兰新品种“优优兜兰”组培快繁方法涉及生物工程的植物组织培养繁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人工杂交授粉;B、无菌播种及原球茎萌发阶段;C、增殖分化培养阶段;D、壮苗生根阶段;E、炼苗及移栽。“优优兜兰”综合了双亲的优良性状,具有株型紧凑,花形独特典雅,花色绚烂靓丽,易于栽培,平均花期长达50天等优点,避免了花数单一和花葶过长易倒伏和折断的缺点。通过本发明方法,种子萌发率和开花率高,栽培周期为3‑4年,是获得大量“优优兜兰”种苗的高效率试管繁殖方法,具有萌发率高,成苗快,种苗品质好、生长势强等优势,能够得到整齐化一的试管苗,并在短时间内提供大量的种苗,从而更好的保护野生资源。

    短毛唇柱苣苔组培快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23855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251881.9

    申请日:2015-0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短毛唇柱苣苔组培快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外植体的建立;幼芽诱导阶段;增殖培养阶段:壮苗生根阶段;练苗及移栽;移栽后的短毛唇柱苣苔的试管苗3~4厘米,温室保持15~25℃的温度、70%以上的湿度、78~80%的遮阴并通风,试管苗即可正常生长,种苗的移栽成活率可达93%以上;薄肥勤施加强病虫害管护,建立短毛唇柱苣苔的种苗的规模化组培快繁方法。通过本方法,可大大提高种苗的繁殖系数,获得品相高度一致的种苗,便于大规模的工厂化种植,此项技术可广泛用于其它唇柱苣苔属植物的研究和开发,以及为其它珍稀植物的研究提供技术借鉴,在珍稀植物的保护开发及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凤丹牡丹的苗木培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35783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710400701.8

    申请日:2017-05-31

    Abstract: 一种贵州喀斯特地区凤丹牡丹的苗木培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整地,耕耙后分厢着床,施基肥,再喷洒杀虫剂;S2:凤丹牡丹种子预处理,选种后先用高锰酸钾浸泡,再用赤霉素浸泡;S3:播种,当年3月底至4月初,种植花椒,再于当年9月底至次年1月底,在每两行花椒间开沟播种凤丹牡丹种子,待花椒根系较发达时进行收割,收割的幼苗用于覆盖于凤丹牡丹根部附近的土壤;S4:苗期管理,加强病虫害、及时除草等管护措施。本发明提供了适宜贵州喀斯特地区的凤丹牡丹培育方法,可以有效克服喀斯特地区土壤肥力不高、保水能力差而限制凤丹牡丹苗木培育的问题,该方法提高了凤丹牡丹的适生性、有效增加产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