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96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110701694.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茎段消毒及增殖诱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枝条的获取、茎段预处理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培养物继代增殖。本发明所采用的消毒试剂与消毒时间,获得了较低污染率的茎段,污染率仅为36.3%;对带芽茎段进行20~60天的初代萌发诱导,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为90.9%;对萌发的茎段增殖培养30~60天,增殖系数为8.33;对培养物继代培养45~55天,平均增殖系数为10.83、最高增殖系数为22.0。本发明筛选出适宜的消毒试剂及消毒时间、茎段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基,培养物继代培养基,获得了大量的红色芽丛,为保留虎舌红红色单株的优良特性,提高其观赏性及其后续苗木繁育提供技术保障,为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058A
公开(公告)日:2021-07-13
申请号:CN202110411981.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成熟胚愈伤诱导和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成熟果实的获取、种子的预处理、种子消毒、胚的获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成熟种子经消毒处理,取出胚接种到培养基上,胚污染率为0;培养60~80天,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愈伤组织分化率为48%;将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5~55天,不定芽增殖率可达1600%以上。本试验为虎舌红培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污染率低、诱导率高,培育周期短,不定芽数量多,为虎舌红繁殖、新品种开发和优良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517742A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710788350.2
申请日:2017-09-05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7/005 , A01G2/30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虎舌红的嫁接方法,属于观赏花卉育苗技术领域,选用生长健壮的1-2年生朱砂根营养袋苗做砧木,去掉砧木上抽发的枝丫,留下主干;通过髓心劈开约1.5cm深,以直径0.2~0.5㎝的虎舌红良种树木当年生半木质化健壮顶芽作为接穗,下部削成双面楔形,插入砧木劈开的裂口中,双方的形成层要密切接合,然后用塑料带绑紧,在接穗上面罩上透明塑料袋,下面用铝皮固定。将嫁接苗放于苗床上,然后用透明塑料布将苗床盖住,20天后将接穗上面罩的透明塑料袋去除,并适当揭开塑料布,进行常规管理。利用本发明所述的嫁接方法使得虎舌红发病率大大降低,维护工作量小,繁殖率快,成活率高,株型更好看,大大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其经济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00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110411981.9
申请日:2021-04-16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申请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成熟胚愈伤诱导和分化及不定芽增殖方法,该方法包括成熟果实的获取、种子的预处理、种子消毒、胚的获取、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和不定芽增殖培养。在超净工作台上,成熟种子经消毒处理,取出胚接种到培养基上,胚污染率为0;培养60~80天,愈伤组织诱导率为90%,愈伤组织分化率为48%;将分化的不定芽接种到增殖培养基中继续培养45~55天,不定芽增殖率可达1600%以上。本试验为虎舌红培育提供了一种高效的繁殖方法,以成熟胚为外植体,污染率低、诱导率高,培育周期短,不定芽数量多,为虎舌红繁殖、新品种开发和优良品种的保护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243296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701694.1
申请日:2021-06-2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虎舌红植物组织培养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虎舌红茎段消毒及增殖诱导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枝条的获取、茎段预处理和消毒、初代培养、增殖培养、培养物继代增殖。本发明所采用的消毒试剂与消毒时间,获得了较低污染率的茎段,污染率仅为36.3%;对带芽茎段进行20~60天的初代萌发诱导,获得了较高的萌发率,萌发率为90.9%;对萌发的茎段增殖培养30~60天,增殖系数为8.33;对培养物继代培养45~55天,平均增殖系数为10.83、最高增殖系数为22.0。本发明筛选出适宜的消毒试剂及消毒时间、茎段初代培养和增殖培养基,培养物继代培养基,获得了大量的红色芽丛,为保留虎舌红红色单株的优良特性,提高其观赏性及其后续苗木繁育提供技术保障,为产业开发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7318623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662071.1
申请日:2017-08-04
Applicant: 贵州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31/00 , A01G9/0299 , A01N37/10 , A01N4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扦插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铁十字秋海棠扦插繁殖的方法,沿着铁十字秋海棠叶片的叶脉进行横向和纵向切割,得到的叶片作为插穗;将分割后的叶片用浓度为0.02~0.5g/L的外源激素浸泡1~2h,将浸泡后的叶片平铺在基质0.3~0.5cm深的位置上;保持空气湿度在95%以上,气温控制在22~26℃,基质含水量为80%~95%,待根系生长完整长出新植株时移植。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易操作,且叶片平铺的扦插方式防治了铁十字秋海棠在叶插繁殖过程中出现腐烂的情况,从而提高了铁十字秋海棠的繁殖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