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253945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607340.X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B1/7075
Abstract: 一种超大动态环境的扩频信号广义载波同步系统及方法,根据传输环境动态大小灵活选择不同的载波同步方法,具体为:当动态为一般时,通过基于(分段匹配滤波和快速傅里叶变换)PMF‑FFT的捕获和锁相环(PLL)进行载波同步;当动态为中等时,通过基于PMF‑FFT的捕获和二阶锁频环(FLL)辅助的三阶PLL进行载波同步;当动态为超大时,通过基于PMF‑FFT的捕获、频率估计器和二阶FLL辅助三阶PLL进行载波同步。同时,可通过扩展卡尔曼滤波或粒子滤波来代替二阶FLL辅助三阶PLL形成新的载波环,使得环路捕获带宽可变,跟踪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106375000A
公开(公告)日:2017-02-01
申请号:CN201610781995.9
申请日:2016-08-30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空间光接收解调装置,包括四象限光探测器、前置跨阻放大电路、低通滤波器、低噪声放大电路、采样时钟PLL电路、高速模数转换电路、FPGA处理电路、输出接口电路以及光电探测器供电和温控补偿电路。本发明采用空间光位置精跟踪信号和光通信信号一体化设计,将空间光位置误差跟踪计算和光接收解调集成于一体,简化了空间光通信的光学前端;利用低噪声放大器放大和FPGA幅度检测控制,实现了空间光的高灵敏度、宽动态范围接收放大,精跟踪位置误差信息提取;同时利用软件无线电思想,采用高速A/D采集和FPGA全数字处理,实现了空间光接收采集、解调恢复、位置误差控制和探测器的温度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2891653B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210315137.7
申请日:2012-08-30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解调译码器仿真的白噪声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仿真目标信噪比和信号功率确定白噪声功率;(2)根据白噪声功率通过确定PN码路数;(3)根据步骤(2)确定的PN码路数确定PN码的码长LPN;(4)根据步骤(2)确定的PN码路数和步骤(3)确定的PN码的码长构造白噪声;(5)利用步骤(4)产生的白噪声进行解调译码器信噪比的仿真。采用本发明实现了对解调译码器仿真中白噪声的生成,进一步的可利用产生的白噪声进行解调译码器的误码率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03475612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446295.0
申请日:2013-09-26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7/22
Abstract: 一种高速并行OQPSK解调时钟的恢复系统,包括并行延迟模块、并行插值计算模块、并行时钟误差提取模块、并行门限计算模块、并行插值系数产生模块。并行延迟模块对匹配滤波输出的4AR路基带数据中的4AR路并行Q路数据延迟T/2后形成新的4AR路并行Q′路数据,与原4AR路并行I路数据一起送入并行插值计算模块,得到差值后的4AR路数据送入并行时钟误差提取模块得到并行时钟误差εT,同时将差值后的并行数据进行时钟锁定指示计算、累加积分得到门限值,将εT经过并行低通滤波后送给并行插值系数产生模块,产生新的4AR路插值系数反馈给并行插值计算模块。当门限达到稳定值、时钟环路锁定后,并行插值计算模块输出数据最大值,实现时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01917188B
公开(公告)日:2012-07-18
申请号:CN201010240128.7
申请日:2010-07-29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解调器自恢复锁定的方法,解决了在工程应用中,往往在设备联试时突然遇到传输通道内噪声增大而造成解调器失锁又无法恢复正常锁定,开关解调器后又正常锁定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噪声会在载波环路积分电路内形成累积,导致误差信号超出捕获环路带宽范围,解调器无法正常工作。本发明涉及一种解调器自恢复锁定的方法,判断环路滤波器输出是否超出设定的门限值,如果超出就对积分器清零,让解调器可以自恢复锁定。本发明通过判断环路滤波器的输出让解调器可以在低信噪比失锁状态下自恢复锁定,恢复解调功能,增加了解调器适应能力,并且避免频繁开关解调器降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741801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10236855.3
申请日:2009-11-04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7/26
Abstract: 一种32路并行数据DFT的实现结构,本发明采用全并行结构,将32路并行数据按奇偶分裂成两个8路并行数据和1个16路并行数据,然后采用基2碟形算法对8路并行数据进行处理,采用基4碟形算法对16路并行数据进行处理,最后将两个8路并行数据的处理结果乘以常系数后与16路并行数据的处理结果进行直接加减运算,得到32路并行数据的DFT结果。本发明在频域上进行并行滤波,直接交叉乘积,相比时域多项滤波方法减少了延迟时间和乘法器个数,同时降低了FPGA处理规模,提高了硬件处理速度,非常适合于高速实时数字信号处理,可以节省硬件资源。本发明的实现结构完全可以用于32路并行数据的IDFT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1674173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180341.0
申请日:2009-10-26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L7/00
Abstract: 一种高速并行8PSK时钟恢复系统及恢复方法,由并行时钟误差提取模块、时钟扫描模块、时钟锁定指示提取模块和电压控制晶体振荡器VCXO组成时钟环路;并行时钟误差提取模块对高速并行数字接收机输出的基带数据进行S倍采样率采样,生成时钟误差信号ε T ,并将ε T 发送给VCXO和时钟扫描模块;时钟扫描模块,对接收的时钟误差信号ε T 进行截位,对截位后的时钟误差信号进行累加,取平均,得到时钟环路的扫描曲线;时钟锁定指示提取模块,根据时钟扫描模块生成的扫描曲线,确定时钟锁定指示门限,并将该门限发送给VCXO;VCXO根据接收的时钟误差信号ε T 不断调整输出的频率,当时钟锁定指示达到所述的门限时,稳定输出频率,采样时钟采在最大点上,实现时钟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785686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98788.0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B7/185 , H04L1/00 , G06F30/33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星载ASIC芯片开发的LDPC T1码编码资源优化方法,该中继终端星载ASIC芯片的LDPC T1码编码资源优化方法,包括:RAM读写控制模块、RAM调用模块、组帧模块、数据接收模块。RAM用于对接收模块处理后的待编码数据进行存储;RAM读写控制模块根据LDPC T1码指定码长和指定信息序列长度的编码需求产生对RAM的读写地址及读写使能信号;RAM调用模块根据目前状态对例化RAM进行调用,RAM大小为64b,输入输出数据位宽均为1位;组帧模块对RAM输出后的数据进行格式编排;针对以上RAM大小和数量,ASIC设计时采用底层寄存器搭建RAM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656879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610794028.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5/03
Abstract: 一种高速高阶变步长自适应均衡方法,首先将解调器的输出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得到并行数据,使用并行滤波器权向量得到并行滤波器的输出数据,然后获取并行滤波器输出数据的期望值,计算得到自适应均衡的理论误差值,最后自适应均衡的理论误差值计算得到当前自适应均衡所使用的步长因子,进而得到下次自适应均衡所使用的并行滤波器权向量,完成一次自适应均衡。本发明方法通过使用高速自适应均衡技术,能够在有利的信道条件下高速传输数据,在信道变差时低速传输数据,从而可以在不牺牲误比特率的前提下,根据信道的时变性,提供较高的平均信道频谱效率,克服了传统非自适应传输方法效率较低的缺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5687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794028.6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西安空间无线电技术研究所
IPC: H04L25/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25/03019 , H04L25/03082 , H04L25/03885
Abstract: 一种高速高阶变步长自适应均衡方法,首先将解调器的输出数据作为输入数据进行串并转换得到并行数据,使用并行滤波器权向量得到并行滤波器的输出数据,然后获取并行滤波器输出数据的期望值,计算得到自适应均衡的理论误差值,最后自适应均衡的理论误差值计算得到当前自适应均衡所使用的步长因子,进而得到下次自适应均衡所使用的并行滤波器权向量,完成一次自适应均衡。本发明方法通过使用高速自适应均衡技术,能够在有利的信道条件下高速传输数据,在信道变差时低速传输数据,从而可以在不牺牲误比特率的前提下,根据信道的时变性,提供较高的平均信道频谱效率,克服了传统非自适应传输方法效率较低的缺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