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420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423448.4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航空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包括机身、前翼、后翼、侧力板、垂尾、太阳能电池和动力装置;前翼包括左前翼和右前翼,后翼包括左后翼和右后翼,侧力板包括左侧力板和右侧力板,左侧力板分别与左前翼和左后翼连接;机身包括前机身和后机身;左前翼和右前翼分别与前机身光滑过渡连接;后机身的后部左后翼和右后翼分别与垂尾相连。本发明通过前翼、后翼等部件围成的环形结构在前翼及后翼内部可布置满足360°全向探测的大口径雷达,同时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整体刚度,减小结构重量,提高了前翼的气动效率,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面积,保证了无人平台超长滞空时间所需的能量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13044200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423448.4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航空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联结翼临近空间太阳能无人机布局,包括机身、前翼、后翼、侧力板、垂尾、太阳能电池和动力装置;前翼包括左前翼和右前翼,后翼包括左后翼和右后翼,侧力板包括左侧力板和右侧力板,左侧力板分别与左前翼和左后翼连接;机身包括前机身和后机身;左前翼和右前翼分别与前机身光滑过渡连接;后机身的后部左后翼和右后翼分别与垂尾相连。本发明通过前翼、后翼等部件围成的环形结构在前翼及后翼内部可布置满足360°全向探测的大口径雷达,同时有利于提高无人机的整体刚度,减小结构重量,提高了前翼的气动效率,提高太阳能电池板的铺设面积,保证了无人平台超长滞空时间所需的能量供给。
-
公开(公告)号:CN10695235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146743.3
申请日:2017-03-1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类似圆柱形物体的三维自由曲面变形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曲面变形方法针对圆柱形物体变形能力弱的问题,提高了针对类似圆柱形物体进行径向和周向变形的能力。具体步骤为:第一步,在直角坐标系下使用离散点坐标数据来表示三维曲面,围绕该曲面建立自由曲面变形控制框并得到控制框的坐标;第二步,定义圆柱坐标系并将曲面和控制框的直角坐标转换为圆柱坐标,在圆柱坐标系下建立虚拟框;第三步,在圆柱坐标系下使用控制框和虚拟框建立基于自由曲面变形方法的数学映射关系,求解得到所需要的参数坐标;第四步,在圆柱坐标系下修改控制框的坐标并求解得到变形后的曲面点坐标;第五步,将变形后的曲面的圆柱坐标转换为直角坐标。
-
公开(公告)号:CN11984938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3184.1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30/15 , G06F119/14 , G06F113/2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1/08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最优并考虑进排气影响的稳健优化方法、介质及程序产品,属于飞行器气动优化设计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引入D最优准则构建具有代表性的小样本集,通过最大化信息矩阵行列式实现设计空间的优化覆盖,优化目标函数由气动性能的均值和标准差加权和构成以平衡性能提升与稳健性优化,采用FFD方法进行飞行器气动外形及进排气系统的几何参数化建模,通过GPCE方法建立不确定性量化代理模型,解析计算目标函数的统计特性及其梯度信息,通过梯度优化算法进行迭代更新,确保满足设计约束与收敛准则。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几何参数和进排气条件的不确定性影响,提升了飞行器气动性能,增强了在实际飞行条件下的适应性与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1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949537.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后缘舵面飞行器机翼的变弯度气动优化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适应多变飞行条件的问题,通过调整机翼上各后缘舵面的偏转角度,以适应多变的飞行条件,从而提高飞行器的巡航效率与任务适应性。优化设计流程包括确定基准构型、几何参数化与网格生成、确定优化状态与目标、流场求解与目标函数评估、离散伴随方程求解与梯度信息计算,以及设计变量的更新与优化迭代。通过这一系列步骤,本发明能够根据飞行任务和状态在不同飞行域内动态调整飞行器本体外形以适应不同的飞行环境,实现最佳舵偏组合的确定,显著提升飞行器在整个飞行域内的性能,特别适用于现代运输机和商用飞机。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88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110423439.5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层流流动控制技术飞行试验的机翼翼套,包括层流控制翼套,层流控制翼套设有可更换前缘段、试验段和两个过渡段,试验段的前部与可更换前缘段连接,试验段的后部与飞行平台基准机翼后梁光滑过渡连接;过渡段分别与翼套有效试验区域及飞行平台基准机翼光滑连接。本发明能根据飞行试验目的灵活调整翼套前缘,使翼套适用于自然/混合层流流动控制飞行试验。本发明可最大化的维持飞机平台原有气动特性,保证飞行试验平台的安全性。本发明在设计试飞工况及自然层流条件下翼套有效试验段区域的上翼面层流区可在0%c~48%c之间渐变,能满足以对比自然层流与混合层流控制转捩抑制效果为目的的飞行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983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210596526.5
申请日:2022-05-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B64F5/10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考虑边界层微吸气的转捩预测方法,通过数据处理,将风洞试验得到的机翼表面离散的孔吸气分布转化为数值模拟计算可用的面吸气分布,并通过层流边界层壁面条件的设置模拟机翼前缘的吸气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的eN转捩预测方法,进行边界层微吸气的转捩预测。该方法可以作为针对混合层流机翼设计的转捩预测工具,在混合层流机翼的转捩计算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022886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423439.5
申请日:2021-04-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64F5/6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航天航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层流流动控制技术飞行试验的机翼翼套,包括层流控制翼套,层流控制翼套设有可更换前缘段、试验段和两个过渡段,试验段的前部与可更换前缘段连接,试验段的后部与飞行平台基准机翼后梁光滑过渡连接;过渡段分别与翼套有效试验区域及飞行平台基准机翼光滑连接。本发明能根据飞行试验目的灵活调整翼套前缘,使翼套适用于自然/混合层流流动控制飞行试验。本发明可最大化的维持飞机平台原有气动特性,保证飞行试验平台的安全性。本发明在设计试飞工况及自然层流条件下翼套有效试验段区域的上翼面层流区可在0%c~48%c之间渐变,能满足以对比自然层流与混合层流控制转捩抑制效果为目的的飞行试验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93868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21570.6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伪谱法的飞行器任务剖面规划仿真分析方法,通过对飞行器航迹与机翼变弯度控制策略进行耦合设计实现飞行器最佳总体性能,主要包括构建多学科数学分析模型、建立飞行器任务剖面优化问题、采用多阶段Radau伪谱法对任务剖面进行离散化、将连续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问题、使用多学科耦合梯度计算方法提供准确的梯度信息、选择适用于大规模稀疏NLP问题的求解器迭代求解直至满足收敛准则以及对优化结果进行后处理和分析等步骤。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飞行器的燃料效率、增加航程、优化飞行时间,并在不同任务剖面和飞行条件下提供最优的控制策略和轨迹规划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04144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949537.6
申请日:2024-07-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后缘舵面飞行器机翼的变弯度气动优化设计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适应多变飞行条件的问题,通过调整机翼上各后缘舵面的偏转角度,以适应多变的飞行条件,从而提高飞行器的巡航效率与任务适应性。优化设计流程包括确定基准构型、几何参数化与网格生成、确定优化状态与目标、流场求解与目标函数评估、离散伴随方程求解与梯度信息计算,以及设计变量的更新与优化迭代。通过这一系列步骤,本发明能够根据飞行任务和状态在不同飞行域内动态调整飞行器本体外形以适应不同的飞行环境,实现最佳舵偏组合的确定,显著提升飞行器在整个飞行域内的性能,特别适用于现代运输机和商用飞机。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