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87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933196.3
申请日:2024-07-1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苏州大学 , 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76 , H04L43/02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实现多目标融合的智能电网细粒度流量测量方法和系统,属于网络流量测量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在每个测量周期内在SRAM上开辟一个连续内存空间以对到达的数据包进行在线数据筛选和信息抓取;接收和存储抓取的信息,并根据任务定义对采样得到的信息进行融合,从而得到网络流大小和网络流基数的估计值;所述SRAM在测量周期结束后重置所开辟的连续内存空间,并返回执行对新的数据包进行在线数据筛选和信息抓取的步骤。该方法可以通过一次性的实时在线数据筛选与抓取,同时实现不同定义下的流大小类和流基数类的流量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18024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246679.1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紫苏醛在制备电离辐射致肠道损伤防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紫苏醛在制备电离辐射致肠道损伤防护药物中的用途、药剂形式和给药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以紫苏醛为活性成分的电离辐射致肠道损伤防护药物具有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用药方便安全等优势,对于急性放射病患者、涉核从业人员、官兵、宇航员、放疗病人等不同人员均适用,在治疗前或执行任务、工作中均可用药。上述性能均显示出紫苏醛在防护电离辐射致肠损伤中的独特之处,在我国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771760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1810892910.3
申请日:2018-08-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和多模态成像功能的硫化铂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处方筛选及工艺限定,在水相中制备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和多模态成像功能的硫化铂蛋白纳米粒,该纳米粒粒径超小,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肿瘤靶向性和光热效果,并整合利用近红外成像、CT成像、光声成像、热成像功能,实现了对肿瘤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精准定位,在近红外光激发下产生高效光热效应,热消融杀死肿瘤细胞,达到了高效安全、可视化精准治疗肿瘤的目的,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于临床的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21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88984.7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31/404 , A61P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吲哚‑3‑甲醛在制备电离辐射致肠损伤防护药物中的应用,属于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的应用提供了吲哚‑3‑甲醛在制备电离辐射致肠损伤防护药物中的用途、药剂形式和给药方式。本发明所提供的以吲哚‑3‑甲醛为活性成分的电离辐射致肠损伤防护药物具有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疗效显著、用药方便安全等优势,对于急性放射病患者、涉核从业人员、官兵、宇航员、放疗病人等不同人员均适用,在治疗前或执行任务、工作中均可用药。上述性能均显示出吲哚‑3‑甲醛在防护电离辐射致肠损伤中的独特之处,在我国医学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8815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1
申请号:CN202110167749.5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葡糖醛酸作为慢性肾脏病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应用,同时公开了检测所述的代谢组合物的方法。本发明运用LC‑MS技术,检测CKD1‑4期患者的血浆样本,从代谢组学水平分析不同CKD分期患者血浆葡糖醛酸差异表达,为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以及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提供更多手段。可简化临床诊断过程,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二级预防;亦可通过葡糖醛酸的分析揭示其发病机制,从而为治疗靶点的发现提供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06267198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90276.6
申请日:2016-08-1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A61K41/00 , A61K47/48 , A61K39/385 , A61K31/704 , A61K9/127 , A61P3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41/0052 , A61K9/127 , A61K31/704 , A61K39/0013 , A61K39/385 , A61K2039/6081 , A61K2039/62 , A61K230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靶向光热疗联合免疫治疗抗肿瘤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由Cypate脂质体、阿霉素-牛血清白蛋白(ADM-BSA)以及透明质酸-阿霉素(HA-ADM)组成。Cypate由脂质体包载后化学稳定性明显优于游离Cypate,体外升温效果更强,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和光热治疗效果。Cypate脂质体的靶向性好,具有较强的光热治疗效果,结合ADM-BSA和HA-ADM构成免疫治疗及主动靶向化疗的双重靶向透明质酸-半抗原免疫制剂,对于深部残余以及转移的肿瘤细胞治疗效果好,可以避免各自治疗上的缺陷,达到协同治疗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1526194A
公开(公告)日:2009-09-09
申请号:CN200910029411.2
申请日:2009-04-13
Applicant: 苏州维旺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IPC: F21V8/00 , H01H13/83 , F21Y10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按键背光的导光膜及背光组件,所述导光膜包括一透明导光膜层,在所述导光膜层上分布有导光网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导光膜上开设有1至2个导光孔。所述背光组件采用该导光膜配合顶发光LED构成,每一导光孔的中心位置与对应的顶发光LED的中心位置一致。本发明通过在导光膜上开设导光孔,可以采用1~2颗顶发光LED配合导光膜实现背光组件,符合手机等电子产品的按键背光均匀性要求,为手机等中小尺寸电子产品的按键背光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方案,同时也能够实现产品的超薄与低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1713344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96381.2
申请日:2023-08-09
Applicant: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医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的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确定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鉴别诊断的生化检验指标;根据五种生化检验指标构建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鉴别诊断的预测模型和计算公式;将五种生化检验指标水平代入预测模型进行公式计算,实现临床对慢性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以及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早期鉴别诊断。本发明有助于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进行鉴别诊断,降低对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漏诊率,为患者更早获得合理治疗和临床治愈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732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88446.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采用新工艺并由生物矿化方法,成功制得共偶联吲哚菁绿、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OXP‑ICG NPs)。本发明纳米粒的制备条件温和,简单易行。经过制剂学相关表征,纳米粒符合被动靶向给药系统要求。细胞试验中,MTT试验,化疗‑光疗结合的纳米粒OXP‑ICG NPs,对CT26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1)抑瘤作用(IC50由12.23~28.56降为4.77);2)抗肿瘤协同作用(协同指数0.56);可增加1.45倍肿瘤细胞对OXP的吞噬量,并增加94.33%的细胞凋亡;从而证实了OXP‑ICG NPs高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化疗‑光疗的协同治疗效果;并且新制备工艺提升了中间体制备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551279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710829251.4
申请日:2017-09-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载硫化铋/氧化钆的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和多模态成像功能的超小蛋白复合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通过处方筛选及工艺优化,一步制备获得具有近红外光热效应和多模态成像功能的硫化铋/氧化钆白蛋白超小复合纳米粒。该复合纳米粒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光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肿瘤靶向性,能显著增强肿瘤部位的近红外荧光、光声、磁共振、CT和热信号,实现多模态互补肿瘤诊断,并且可在近红外光激发下消除肿瘤,尤其是纳米粒粒径小于5.5 nm可通过肾清除,而毒副作用小,可同时诊断和治疗肿瘤,具有实现精准的肿瘤诊疗一体化的极大潜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