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047745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410151201.5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氧化碳前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一氧化碳前药由一个或多个草酸酯结构片段与光敏CO前药偶联得到。这类有机小分子可特异性地响应过氧化氢释放CO,具体如下:通过一氧化碳前药中的草酸酯片段和过氧化氢反应,使分子内发生质子转移,得到的中间体继续与过氧化氢发生[2+3]环加成反应生成环氧桥,经过电子转移,释放一氧化碳。另外,本发明所提供的一氧化碳前药在无光、无重金属条件下,可实现CO的可控释放,且CO的释放效率可达100%,在制备用于CO递送药物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光敏剂蛋白纳米粒及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3804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098816.8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光敏剂蛋白纳米粒及制备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新的技术思路有效解决了目前通常递送高价态无机氧化物需在细胞内还原至二价态才能发挥免疫治疗作用的不足,在一定pH水溶液中,室温成功制备了纳米粒,包载于其中的二价无机金属离子与光敏剂形成配合物,价态稳定且有尺寸小的优势,能通过血管壁向肿瘤组织深部渗透,在溶酶体微酸性环境下迅速解离后释放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并发挥光疗作用,能破坏溶酶体膜,突破溶酶体屏障直接将Mn2+转运至胞浆,光照后诱导双链DNA释放,在细胞质中原位产生cGAMP,激活STING信号通路,提升免疫应答响应率,增强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实验验证,在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中能够完全抑制肿瘤的生长。

    一种铜/砷剂矿化蛋白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协同治疗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3174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67173.5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铜/砷剂矿化蛋白质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与协同治疗的应用。本发明首次采用两步制备方法,成功制备了砷剂矿化蛋白质纳米粒,制得的纳米粒分散均匀、粒径均一;砷剂矿化蛋白质纳米粒具有良好的肿瘤细胞毒性作用,IC50为9.0µM。本发明提供铜/砷剂矿化蛋白质纳米粒包括亚砷酸盐与蛋白质,其显著的优势在于具有制备工艺简单、尺寸均一、粒径可控、生物相容性良好、水溶性好、血液中循环时间长、肿瘤靶向性高等特点,实现了化疗和铜离子治疗的有机结合。解决了砷剂在治疗实体肿瘤中面临的靶向性不足、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为高效的实体肿瘤治疗奠定了基础。

    一种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光敏剂蛋白纳米粒及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3804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311098816.8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光敏剂蛋白纳米粒及制备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新的技术思路有效解决了目前通常递送高价态无机氧化物需在细胞内还原至二价态才能发挥免疫治疗作用的不足,在一定pH水溶液中,室温成功制备了纳米粒,包载于其中的二价无机金属离子与光敏剂形成配合物,价态稳定且有尺寸小的优势,能通过血管壁向肿瘤组织深部渗透,在溶酶体微酸性环境下迅速解离后释放二价无机金属离子,并发挥光疗作用,能破坏溶酶体膜,突破溶酶体屏障直接将Mn2+转运至胞浆,光照后诱导双链DNA释放,在细胞质中原位产生cGAMP,激活STING信号通路,提升免疫应答响应率,增强肿瘤免疫疗法的疗效,实验验证,在小鼠原位乳腺癌模型中能够完全抑制肿瘤的生长。

    一种新型芒硝外敷袋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78609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910874544.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新型芒硝外敷袋,其包括芒硝内袋,所述芒硝内袋包括若干横排,每一横排被分隔成若干个内层芒硝小袋,每一所述内层芒硝小袋的下方包括两片相互吻合的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所述第一扇叶与第二扇叶的根部分别通过一钢丝连接,所述钢丝自芒硝内袋的一侧伸出,所述钢丝的伸出端上设有用于改变扇叶开合方向的调节帽。本发明可以根据需要外敷面积调整芒硝位置,然后通过闭合扇叶固定芒硝位置,使用方便。

    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7329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288446.3

    申请日:2022-03-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偶联吲哚菁绿和奥沙利铂的白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与应用,采用新工艺并由生物矿化方法,成功制得共偶联吲哚菁绿、奥沙利铂白蛋白纳米粒(OXP‑ICG NPs)。本发明纳米粒的制备条件温和,简单易行。经过制剂学相关表征,纳米粒符合被动靶向给药系统要求。细胞试验中,MTT试验,化疗‑光疗结合的纳米粒OXP‑ICG NPs,对CT26结肠癌细胞,具有显著的:1)抑瘤作用(IC50由12.23~28.56降为4.77);2)抗肿瘤协同作用(协同指数0.56);可增加1.45倍肿瘤细胞对OXP的吞噬量,并增加94.33%的细胞凋亡;从而证实了OXP‑ICG NPs高效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具有化疗‑光疗的协同治疗效果;并且新制备工艺提升了中间体制备水平。

    一种蛋白质包裹铜基纳米晶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84555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50059.2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白质包裹铜基纳米晶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中所述药物呈核壳结构,所述核为铜基纳米晶,所述药物的壳层为包裹在铜基纳米晶表面的蛋白质。本发明所提供的蛋白质包裹铜基纳米晶的药物在制备抗肿瘤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以简单可控的合成制备工艺解决了传统铜治疗药物的安全靶向递送问题,解决了对肿瘤组织的深部穿透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