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R2根启动子驱动AhRESS在本生烟草发状根产白藜芦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8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5959.X

    申请日:2016-01-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27 C12N15/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启动子NtR2驱动AhRESS在本生烟草发状根产白藜芦醇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2-AhRESS遗传转化本生烟草,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通过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的液体悬浮培养技术,建立了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的快速繁殖体系。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中白藜芦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1.59μg/g(FW),是未转基因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3倍。

    诱导型启动子携带Glu基因培育抗青枯病烟草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6089A

    公开(公告)日:2010-11-17

    申请号:CN201010235191.1

    申请日:2010-07-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型启动子携带Glu基因培育抗青枯病烟草的方法,该方法将烟草基因组中的诱导型启动子P1核苷酸序列与抗病基因Glu整合在一起,培育转基因烟草。本发明从烟草基因组克隆得到诱导型启动子、烟草基因组克隆得到的Glu基因运用于烟草分子育种上,提高了转基因安全性,由诱导型启动子携带抗病基因在烟草受到外界病原菌侵染时让基因启动表达,对烟草青枯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甚至达到免疫功能。通过对转基因烟草接种青枯菌进行抗性鉴定,得到了高抗烟草青枯病的转基因新材料,为培养高抗烟草青枯病的转基因植株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诱导型启动子携带抗病基因培育烟草抗青枯病品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0687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227468.6

    申请日:2010-07-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诱导型启动子携带抗病基因培育烟草抗青枯病品系的方法,该方法将烟草基因组中的诱导型启动子P1核苷酸序列与抗病基因CHI整合在一起,让诱导型启动子引导抗病基因在受病原菌侵染时表达。从烟草基因组克隆得到诱导型启动子、烟草基因组克隆得到的CHI基因运用于烟草分子育种上,提高了转基因安全性,由诱导型启动子携带抗病基因在烟草受到外界病原菌侵染时让基因启动表达,对烟草青枯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甚至达到免疫功能。通过对转基因烟草进行RT-PCR鉴定和接种青枯菌进行抗性鉴定,得到了高抗烟草青枯病的转基因新材料,为培养高抗烟草青枯病的转基因植株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一种花生WRKY转录因子AhWRKY30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106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210147018.9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花生WRKY转录因子AhWRKY30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Gateway系统构建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过量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感青枯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和青枯菌接种鉴定,其在烟草中超量表达可显著提高转基因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表明AhWRKY30可能参与了植物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本发明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青枯病植物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花生WRKY转录因子AhWRKY30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1065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47018.9

    申请日:2022-02-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花生WRKY转录因子AhWRKY30及其在烟草抗青枯病中的应用。该基因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通过Gateway系统构建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过量表达载体经农杆菌介导转化感青枯病烟草品种红花大金元,通过对转基因植株进行分子检测和青枯菌接种鉴定,其在烟草中超量表达可显著提高转基因烟草对青枯病的抗性,表明AhWRKY30可能参与了植物对青枯病的抗性反应。本发明为利用基因工程手段培育抗青枯病植物新品种提供了重要的基因资源,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