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94799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48084.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5/10 , A01H6/46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抗稻瘟病新基因LBRG2、重组载体、重组工程菌及基因LBRG2的功能鉴定方法。该水稻抗稻瘟病新基因LBRG2具有如SEQ ID NO:1所述的编码区序列,如SEQ ID NO:2所述的氨基酸序列。该基因的CDS序列长1389bp,编码长462氨基酸的蛋白。该蛋白具有典型的NB‑ARC结构域。本发明首次发现并证明LBRG2是一个水稻抗稻瘟病新基因,在水稻抗稻瘟病反应中具有正调控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敲除LBRG2会降低水稻对稻瘟菌的抗性,本发明可弥补现有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不足,将其应用于水稻中可提高由稻瘟菌引起的水稻稻瘟病抗性,因而能够为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积累宝贵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543277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25956.6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05 , C12N15/66 , C12N15/8227 , C12N15/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异启动子NtR12驱动AhRESS在花生发状根系产白藜芦醇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1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12-AhRESS遗传转化花生,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花生发状根。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转基因花生发状根中白藜芦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80.99μg/g(FW),是未转基因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4倍。本发明为利用烟草根特异启动子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在花生发状根中特异表达,进而生产白藜芦醇建立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83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5959.X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27 , C12N15/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启动子NtR2驱动AhRESS在本生烟草发状根产白藜芦醇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2-AhRESS遗传转化本生烟草,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通过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的液体悬浮培养技术,建立了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的快速繁殖体系。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中白藜芦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1.59μg/g(FW),是未转基因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3倍。
-
公开(公告)号:CN1182408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496985.5
申请日:2024-04-2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C12Q1/6895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个资源高效利用的水稻抗稻瘟病新基因OsBRH1,该基因在水稻抗稻瘟病反应中具有正调控作用。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敲除OsBRH1会降低水稻对稻瘟菌的抗性;相反,过量表达OsBRH1促进水稻对稻瘟病菌的抗性。该基因通过促进过氧化氢的积累、激活防御相关基因OsPR10a和OsPR3的表达响应免疫过程,提高水稻防御能力。本发明可弥补现有水稻抗稻瘟病基因的不足,将其应用于水稻中可提高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为抗稻瘟病水稻新品种的选育积累宝贵的基因资源和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16B
公开(公告)日:2020-03-17
申请号:CN201610025963.6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转基因花生发状根生物反应器产白藜芦醇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1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12‑AhRESS遗传转化花生,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花生发状根。建立了高产白藜芦醇的优化生产体系,花生发状根培养至第11天,经20mM的醋酸钠处理24h,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可提高0.8倍,是非转基因花生根系的5.34倍,含量达到148.62μg/g(FW),同时培养基中白藜芦醇为80.86μg/100mL,是花生本身根系白藜芦醇含量的7倍多。本发明为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花生发状根进而生产白藜芦醇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90B
公开(公告)日:2019-03-12
申请号:CN201610025960.2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AhRESS在花生发状根系产白藜芦醇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2‑AhRESS遗传转化花生,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花生发状根。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转基因花生发状根中白藜芦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66.16μg/g(FW),是未转基因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3倍。本发明为利用烟草根特异启动子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在花生发状根中特异表达,进而生产白藜芦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505990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25960.2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05 , C12N15/824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AhRESS在花生发状根系产白藜芦醇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2-AhRESS遗传转化花生,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花生发状根。利用有机溶剂浸提法提取转基因花生发状根中白藜芦醇,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其白藜芦醇含量最高为66.16μg/g(FW),是未转基因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3倍。本发明为利用烟草根特异启动子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在花生发状根中特异表达,进而生产白藜芦醇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463016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610025963.6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诱导转基因花生发状根生物反应器产白藜芦醇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12驱动花生白藜芦醇合酶基因AhRESS载体pBI121-NtR12-AhRESS遗传转化花生,获得特异表达AhRESS的转基因花生发状根。建立了高产白藜芦醇的优化生产体系,花生发状根培养至第11天,经20mM的醋酸钠处理24h,发状根中白藜芦醇含量可提高0.8倍,是非转基因花生根系的5.34倍,含量达到148.62μg/g(FW),同时培养基中白藜芦醇为80.86μg/100mL,是花生本身根系白藜芦醇含量的7倍多。本发明为利用生物反应器培养花生发状根进而生产白藜芦醇奠定了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544147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610025953.2
申请日:2016-01-15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5/8205 , C12N15/66 , C12N15/8227 , C12N15/8245 , C12N2800/60 , C12N2840/007 , C12N2840/6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驱动AhRESS基因产白藜芦醇的方法,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在分别克隆了烟草根特异启动子NtR2和花生AhRESS基因的基础上,以pBI121为母体载体,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NtR2-AhRESS,之后转化根癌土壤杆菌C58,以叶盘法遗传转化烟草翠碧一号,获得了转基因烟草植株并进行了分子鉴定和根特异表达功能鉴定。利用发根农杆菌介导pBI121-NtR2-AhRESS遗传转化本生烟草,获得转基因本生烟草,使白藜芦醇只在本生烟草根中特异表达。提取转基因本生烟草根中的白藜芦醇,进行HPLC分析,结果表明转基因本生烟草发状根中已经成功产生了白藜芦醇。
-
公开(公告)号:CN11870352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80061.2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水稻感病新基因OsBSG1及其功能鉴定方法和在培育广谱抗病且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中的应用。根据水稻基因组注释信息,克隆OsBSG1基因。该基因CDS序列长2580bp,编码长859氨基酸的蛋白。对OsBSG1基因的CRISPR/Cas9突变体进行稻瘟病的抗性鉴定,发现其突变体广谱高抗稻瘟病;而且其籽粒千粒重增加、品质更优。感病新基因OsBSG1的发掘,为广谱抗稻瘟病且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珍贵的基因资源和理论指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