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蛹虫草复壮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7665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75566.X

    申请日:2024-07-19

    Inventor: 傅俊生 吴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复壮蛹虫草的方法,一种蛹虫草复壮培养基,包括去皮土豆、木聚糖、琼脂、酵母粉、柞蚕蛹内容物、MgSO4、KH2PO4、维生素B1以及余量为水。一种复壮蛹虫草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制作蛹虫草复壮培养基;步骤2:在超净工作台上,取培养皿并将复壮培养基每皿均匀倒板,待培养基凝固后以培养皿直径为参考系,将凝固的培养基由左到右分割形成A区、B区域,A区、B区之间移除部分培养基形成间断营养胁迫;步骤3:蛹虫草菌株的复壮处理;步骤4:蛹虫草菌丝进行尖端分离处理,并将其转接至PDA加富培养基中,完成蛹虫草菌株的复壮培养。本发明具有简单易行、复壮效果显著的特点。

    一种水溶性木耳黑色素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41200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10491915.5

    申请日:2018-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溶性木耳黑色素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首先,按照传统方法提取木耳黑色素;将所得的木耳黑色素取一定量用0.1~0.2 M NaOH溶液溶解,用0.1~0.2 M HCl溶液迅速调节pH至7,5000 r/min离心,将上清液过0.45μm滤膜,收集滤液,超纯水流水透析48小时除盐,冻干,即得水溶性木耳黑色素。采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将木耳黑色素制备成水溶性的,可以克服木耳子实体黑色素由于难溶于水而不适合用于制成口服制剂或食品添加剂用于医疗、食品等领域的问题,对扩展木耳黑色素的应用范围有积极意义。

    一种利用棉籽壳栽培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689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443308.8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棉籽壳栽培粗毛纤孔菌的培养基及方法。本发明以棉籽壳作为主要栽培基质,按一定比例添加0%-20%的栽培辅料(玉米芯、木屑、小麦或大米),再混合料液质量比为1:1.4-1:1.6的营养液,灭菌后制成粗毛纤孔菌棉籽壳栽培培养基。具体营养液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算为:葡萄糖1.8%~2.2%、酵母提取粉0.15%~0.25%,余量为水,各组分之和为100%,pH自然。然后按照每40份栽培料均匀混合后加入55~65份营养液。采用本培养基栽培粗毛纤孔菌具有成本低、生物转化率高等特点,并且本培养基制作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实现工厂化。

    一种桑黄菌营养片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35416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354297.X

    申请日:2018-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黄菌营养片及其制备方法,桑黄菌营养片是由桑黄菌和桑黄菌生长基质组成,生长基质的主要原料为北虫草粉、枸杞、山药、党参、茯苓、薏米等组合而成,制备步骤包括:桑黄菌生长基质的配制、高压灭菌、接种、培养、烘干。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30天成品),产品绿色健康,食用方便,可即食、泡茶或煮水或煮肉汤。营养容易吸收。且不添加防腐剂和色素,安全卫生。不仅能补充多种营养素,而且能够提高免疫力、抗疲劳、美容养颜、延缓衰老。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促进灵芝生长的活性剂

    公开(公告)号:CN107118970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93781.1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涉及一种促进灵芝生长的活性剂。所述活性剂由以下重量原料组成:双乙酸钠650‑700g,山梨酸钾100‑120g,维生素C 280‑300g和苯甲酸钠80‑100g。常见的灵芝活性剂多添加了多菌灵、硫磺、甲醛等等强烈毒性化学物质,该方法的缺点是残留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甲醛超标、农药残留等遗留在灵芝类产品上,对人体造成巨大伤害,因此本发明添加活性剂的目的是在于既能提高灵芝产量又能抗链孢霉污染。

    一种银耳菌渣栽培草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93467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710294731.5

    申请日:2017-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5D3/02 A01G18/00 C05F5/002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耳菌渣栽培草菇的方法,属于食用菌栽培领域。以用企业工厂生产剩下的银耳菌糠为栽培料栽培草菇,将银耳废菌渣和麸皮两者配合栽培草菇,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草菇生长快慢菌丝浓密程度,出菇情况,结果显示麸皮和银耳菌糠料混合栽培草菇菌丝生长旺盛,原基形成快,子实体形成多,说明麸皮和银耳菌糠混合栽培料能适合草菇生长,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循环利用,适合推广及应用。

    一种含蒲公英的桑黄用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25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6216.4

    申请日:2024-01-31

    Inventor: 傅俊生 吴小平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含蒲公英的桑黄用培养基及其培养方法,所述含蒲公英的桑黄用培养基,包括培养基,所述培养基中包括蒲公英粉。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为PDA加富培养基或PDB加富培养基。一种含蒲公英的桑黄用培养基的培养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S1:在添加蒲公英粉的基础上制备培养基,并高压灭菌后冷藏备用;S2:选取长势良好桑黄菌株,并将其接入培养基的摇瓶中;S3:25℃、160rpm、避光,培养15天。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在培养基中增加蒲公英粉的能够在提高桑黄菌丝生物量。

    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49959B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1811443252.6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黑木耳黑色素的方法,其最优条件为:酶添加量12mg,酶解温度40℃,酶解pH5.0,酶解时间120min,NaOH浓度1.27mol/L,料液比1:40 g/ml,超声功率300W,超声时间52min,超声温度60℃。在最优条件下,黑木耳黑色素提取得率可达到10.48%,相比于实验设置的未添加纤维素酶的超声波组黑色素提取得率提高了12.93%。抗氧化结果表明,采用纤维素酶‑超声波协同提取的黑色素相比于未加纤维素酶提取的黑色素清除ABTS、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更强,为黑木耳黑色素的高效提取及其产品的应用开发奠定了基础。

    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510630410.9

    申请日:2015-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其属于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将银耳废菌包加水提取后,利用硫酸铵对提取液进行盐析,再经透析除盐后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得木聚糖酶。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提取方法简单,所得木聚糖酶的比活力高达8091U/mg,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银耳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扩展了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