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45636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8069.9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2F3/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342 , C02F2101/308 , C02F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进行手捏栽培料及粉碎机粉碎栽培料后,混匀,然后称取2-10 g,备用;在100 mL反应体系,染料废水为1 mL,终浓度为100 mg/L,分别投加2-10 g处理过的杏鲍菇栽培废料,在24-35℃、pH3-6、110-170 rpm的恒温摇床中振荡,每隔30 min取其上层液体,4℃,10000 rpm离心3-5 min。本研究以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为实验材料处理化合染料,它既能吸附部分染料,又能通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处理有重要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12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510630410.9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其属于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将银耳废菌包加水提取后,利用硫酸铵对提取液进行盐析,再经透析除盐后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得木聚糖酶。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提取方法简单,所得木聚糖酶的比活力高达8091U/mg,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银耳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扩展了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484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610989.8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木耳液体发酵快产高产黑色素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原料配方为:酵母膏17.27 g/L、酪氨酸1.92 g/L、乳糖3.84 g/L,NaCl 1 g/L、MgSO4 2 g/L、生物素0.5 mg/L、KH2PO4 1 g/L,pH为6。本发明采用黑木耳液体发酵产黑色素,通过发酵条件优化,使发酵产黑色素的时间提前,提高黑色素产量。本发明在优化条件下黑色素产量可以达到2.97 g/L,较出发培养基提高2.14倍,且培养第3天时就开始产黑色素。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配方的重点在于缩短了产黑色素的时间,且菌丝生长少,黑色素产量高,更有利于黑色素地分离和提取,降低后续工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445636B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410628069.9
申请日:2014-11-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2F3/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杏鲍菇栽培料处理染料废水的方法,将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进行手捏栽培料及粉碎机粉碎栽培料后,混匀,然后称取2-10g,备用;在100mL反应体系,染料废水为1mL,终浓度为100mg/L,分别投加2-10g处理过的杏鲍菇栽培废料,在24-35℃、pH3-6、110-170rpm的恒温摇床中振荡,每隔30min取其上层液体,4℃,10000rpm离心3-5min。本研究以杏鲍菇采收后栽培料为实验材料处理化合染料,它既能吸附部分染料,又能通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降解酶降解结构复杂且有毒的有机染料,这对当前染料处理有重要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357484A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410610989.8
申请日:2014-11-04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木耳液体发酵快产高产黑色素培养基,所述培养基的原料配方为:酵母膏17.27g/L、酪氨酸1.92g/L、乳糖3.84g/L,NaCl1g/L、MgSO42g/L、生物素0.5mg/L、KH2PO41g/L,pH为6。本发明采用黑木耳液体发酵产黑色素,通过发酵条件优化,使发酵产黑色素的时间提前,提高黑色素产量。本发明在优化条件下黑色素产量可以达到2.97g/L,较出发培养基提高2.14倍,且培养第3天时就开始产黑色素。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配方的重点在于缩短了产黑色素的时间,且菌丝生长少,黑色素产量高,更有利于黑色素地分离和提取,降低后续工作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4278018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410524498.1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9/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4 , C12Y302/01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真姬菇栽培废料中提取纤维素酶的方法,主要对真姬菇栽培废料中残留的纤维素酶进行浸提条件的优化,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Sephadex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和DEAEC-52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已达到电泳纯,分子量约为27.8KDa,酶比活达到1121.82U/mg,纯化倍数为12.13,最适作用温度和pH值分别为50℃和pH4.8,具有一定的耐酸碱特性,旨在为纤维素酶的应用提供更为科学的依据。此酶在造纸业和饲料业中具有较好的开发潜力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5154412A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10630410.9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银耳废菌包中提取木聚糖酶的方法,其属于生物发酵工程领域,具体是将银耳废菌包加水提取后,利用硫酸铵对提取液进行盐析,再经透析除盐后利用DEAE-纤维素柱层析进行纯化,得木聚糖酶。本发明原料来源广泛、廉价,提取方法简单,所得木聚糖酶的比活力高达8091U/mg,不仅可在很大程度上实现银耳废菌包的循环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也扩展了木聚糖酶的来源,具有较好推广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312999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24533.X
申请日:2014-10-09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12N9/4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9/2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从金针菇栽培废料中分离纯化木聚糖酶的方法,主要对真姬菇栽培废料中残留的木聚糖酶进行浸提条件的优化,通过硫酸铵沉淀、透析、SephadexG-100葡聚糖凝胶层析和DEAEC-52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对纤维素酶进行分离纯化,SDS-PAGE鉴定蛋白纯度,已达到电泳纯。从金针菇栽培废料浸提液中提取木聚糖酶,对其进行有效的分离纯化,深入地研究木聚糖酶的结构和功能,为木聚糖酶的生产应用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