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开(公告)号:CN107114117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710291637.4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白芦菇的栽培方法,包括:菌种来源、配料与制袋、接种与菌丝培养、出菇期间的管理、病虫害防治、白芦菌的采收标准、保鲜储藏等步骤,通过对食用菌新品白芦菇栽培方法的研究,使野生白芦菇得到驯化继而可通过人工栽培增加白芦菇的产量,降低白芦菇栽培所需成本。栽培白芦菇原料主要有棉籽壳、杂木屑、麸皮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继而可用于大规模工厂化生产,为后续白芦菇相关产品开发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966774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91611.X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以用稻米生产剩下的碎米为栽培原料,配以相应的培养液进行平菇栽培,培养液配方:磷酸二氢钾1‑2g/L、硫酸镁0.5‑1.0 g/L、蔗糖18‑22g/L、柠檬酸铵0.5‑1.0g/L、蛋白胨1.5‑2g/L。碎米营养丰富且安全无毒。使用其栽培平菇具有走菌速度快、栽培周期短、出菇整齐美观等优点;使用本发明方法可以制作成平菇盆栽,也可广泛推广平菇种植,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可循环利用,适合平菇种植推广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906244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97412.X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香灰菌黑色素发酵制备方法,将从银耳菌包中分离的高产黑色素香灰菌株发酵液除去菌丝体后,用强酸破坏发酵液中的蛋白质,在将黑色素通过碱性溶液沉淀出来,收集沉淀得到黑色素粗提物,在进行纯化,发酵7d时其黑色素得率可达2500‑3000mg/L,高于黑木耳液体发酵所得。经红外质谱测定发现,该黑色素结构与黑木耳子实体中提取的黑色素相似,经动物实验表明,该黑色素具有保肝、抗氧化等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056384A
公开(公告)日:2017-08-18
申请号:CN201710293979.X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C05G1/00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添加番薯藤的食用菌培养料及使用方法,利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的番薯藤加入到食用菌培养基中,在添加棉籽壳,蛭石,玉米粉,甘蔗渣等原料制成食用菌培养料,有效提高了生产利润,同时变废为宝,其来源广泛、市场前景广阔、生态效益突出。制成培养料后通过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可栽培种植金针菇、长根菇等食用菌。通过将番薯藤加入到培养基中可以降低食用菌的生产成本,同时解决番薯藤浪费焚烧后环境污染问题并且实现废物再利用提高番薯的生物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041236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97415.3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18/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袋栽金针菇出菇的栽培方法,接种后发菌30d至菌丝长满菌袋,后熟3‑5d后,割掉离料面1~1.5cm的塑料袋膜,采用搔菌机进行骚菌,将据料面1cm菌料切掉后,不经灌水,于出菇房进行出菇管理。该法与传统直生法、再生法相比,生产周期缩短了30%以上,生物转化率可达98%,可以作为一种新型金针菇栽培模式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6973699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710297414.9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菌糠栽培草菇的方法,以金针菇菌糠为栽培料栽培草菇,配以蛭石、金针菇菌糠、麸皮、生石灰等进行栽培,金针菇菌糠不容易保温,但蛭石片经过高温焙烧其体积可迅速膨胀6‑20倍,具有很强的保温隔热性能。两者配合栽培草菇,拌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管理,观察记录草菇生长快慢菌丝浓密程度,出菇情况,结果显示蛭石和金针菇菌糠料混合栽培草菇菌丝生长旺盛,原基形成快,子实体形成多,说明蛭石和金针菇菌糠混合栽培料能适合草菇生长,有效提高经济效益,本发明培养基配方简单,原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循环利用,适合推广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188637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389762.9
申请日:2017-05-27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微生物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利用银耳菌糠制备的培养基。本发明中以银耳菌糠浸提液作为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添加葡萄糖、酵母粉等成分。本发明提供的培养基提升了银耳菌糠的利用率,为银耳生产降低了成本,且具有稳定、广泛的适用性,可用作食用菌母种培养基。
-
公开(公告)号:CN10559531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0977806.0
申请日:2015-12-23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V2002/00 , A23V2250/032 , A23V2250/5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真姬菇脆片的制备方法,选取新鲜真姬菇去脚、整型,用清水洗涤后,经护色、漂烫、超声波浸渍、预干燥、真空油炸、离心脱油、调味制成真姬菇脆片。该制备方法,简便、实施可行性高,便于进行机械化和标准化加工。在保证真姬菇风味和营养成分的基础上,为真姬菇的食用提供一种更便捷的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6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295570.1
申请日:2017-04-2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N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猪肚菇菌菌丝生长的发酵培养基,于培养基的配制领域。所述培养基的组分及含量为:葡萄糖18‑22 g/L,酒石酸铵2.0‑2.5 g/L,KH2PO4 1‑2g/L,MgSO4•7H2O 0.2‑0.5g/L,NaCl 0.2‑0.5g/L,CaCl2•2H2O 0.5‑1.0g/L,VB1 5‑10mg/L。本发明培养基的优点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促进猪肚菌菌丝生长的发酵培养基,以使工厂化栽培猪肚菇具有时间减少、纯度高、隐形污染概率低、菌丝体生长条件相同、菌龄一致、出菇整齐现蕾快、成本低、活力强、利于机械化操作、接种方便且接种效率高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