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96935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210443873.0
申请日:2012-11-0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超结功率器件的终端结构,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包括器件元胞和器件终端;器件元胞漂移区由交替相间的P柱区和N柱区构成超结结构;器件终端包括过渡终端区和耐压终端区;所述过渡终端区处于器件元胞和耐压终端区之间;过渡终端区具有与元胞相同的超结结构,耐压终端区的超结结构中P柱区和N柱区的掺杂浓度小于器件元胞的超结结构中P柱区和N柱区的掺杂浓度。本发明实际是元胞和终端采用不同的漂移区掺杂浓度。元胞区采用高掺杂漂移区获得低比导通电阻,终端区适当采用较低的掺杂浓度获得高耐压。采用该结构能够在和常规超结终端结构面积相同的情况下获得更高的耐压,或者在相同耐压的情况下具有比常规超结结构更小的面积。
-
公开(公告)号:CN103441143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289169.9
申请日:2013-07-10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06
Abstract: 具有变组分混合晶体发射区的抗闩锁IGBT,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常规IGBT结构,通过将发射区的纯硅材料变为组分渐变的混合晶体,形成禁带宽度缓变的发射区能带结构。该能带结构在不降低发射区与基区所形成PN结的内建电势的前提下,在发射区内形成发射区少子的加速电场,从而使发射区的少子扩散电流密度增加,基区向发射区的注入增强;而另一方面,发射区向基区的注入保持不变。因此,发射区、基区和漂移区构成的寄生晶体管的发射结注入效率降低,电流放大系数降低,使IGBT中的寄生晶闸管更难达到闩锁条件,这就提高了IGBT的临界闩锁电流,增加了IGBT的安全工作区,提高了IGBT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51544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310420420.0
申请日:2013-09-16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8 , H01L29/423 , H01L21/3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超结结构的横向功率器件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一种超结功率器件,其特征在于,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漂移区4和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9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厚氧化层12覆盖设置在第二导电类型半导体漂移区4的上表面,所述薄栅氧化层13覆盖设置在第一导电类型半导体体区9的上表面,所述栅电极2覆盖设置在厚氧化层12和薄栅氧化层13的上表面。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增大了漂移区4表面的积累层通道面积,可以达到更低的正向导通电阻。本发明尤其适用于超结结构的横向功率器件。
-
公开(公告)号:CN10338395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310283853.6
申请日:2013-07-08
Applicant: 电子科技大学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
IPC: H01L29/739 , H01L29/06
Abstract: 一种逆导型IGBT器件,属于功率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变组分的混合晶体来制作IGBT的集电区,形成禁带宽度渐变的能带结构。在集电区与漂移区交界处具有较小的禁带宽度,降低了集电区与漂移区的内建电势,缓解snap-back现象;同时由于集电区材料组分渐变,形成渐变的禁带宽度,在集电区内产生了一个少子的减速场,从而减小了漂移区向集电区的少子注入,提高了集电区向漂移区注入效率,可获得更强的电导调制效应,有利于降低IGBT的正向导通压降。
-
公开(公告)号:CN1184317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89167.7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丽水研究院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吸收式广义切比雪夫响应带通滤波器,为双端口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底层金属层、中间介质层和顶层金属层,底层金属层与顶层金属层连接;所述顶层金属层基于互补双工器架构设计,包括并联的滤波电路和匹配电路;在滤波器的通带内,信号通过滤波电路传输;在滤波器的阻带内,信号被匹配电路吸收;所述底层金属层为金属地。本发明与现有的微带结构吸收式滤波器相比,显著提高了滤波器的矩形系数,同时能完全通过解析公式计算得到电路参数,实现预设的响应和性能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5356718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1066459.2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IPC: G01S13/72 , G01S13/88 , G06V10/7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叉熵模糊聚类的多目标跟踪数据关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帧的量测点迹和目标航迹的预测点,以航迹的预测点为波门中心设置跟踪波门,根据落入波门内的量测点情况筛选有效量测,并构造确认矩阵‑根据步骤1所得到的目标航迹和量测点迹数据,以波门中心为聚类中心,得到各量测点迹与目标航迹的隶属度矩阵,‑根据确认矩阵,对公共波门内的量测点进行隶属度修正处理,利用修正后的隶属度矩阵进行后续目标状态的滤波更新。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交叉熵模糊聚类的多目标跟踪数据关联方法,通过引入交叉熵模糊聚类和基于特征散度的修正因子,在有效降低算法计算量的同时,充分挖掘了特征信息,保证了目标跟踪的关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784036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267986.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欺骗速度判决的多基地雷达有源欺骗假目标鉴别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欺骗距离小时真假目标鉴别概率低或复杂度高的问题。其实现方案是:1.将多基地雷达各站排布在一条直线附近,以此为基线依据右手准则建立坐标系;2.多基地雷达站对空间目标测量,得到目标量测集;3.根据各目标量测集,计算各目标在其和多基地雷达基线平面上和基线的基线夹角,简化量测集;4.取所有目标在各站站中简化后量测集的排列组合,组成目标多站量测集,计算目标多站量测集的欺骗速度和方差;5.针对各目标多站量测集,建立各自假设检验,进行真假目标鉴别。本发明通过建立目标量测集计算其欺骗速度和方差进行真假目标鉴别,有效利用了真假目标欺骗速度的统计特性差异,提高了真假目标的鉴别概率,降低了计算复杂度,可用于多基地雷达系统对抗有源欺骗式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850802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689166.2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丽水研究院
IPC: H01P1/2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波滤波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带器件的吸收式超宽带带通滤波器,用于传输有用信号,吸收无用信号。基于微带器件的吸收式超宽带带通滤波器,为双端口器件,包括依次层叠的底层金属层、中间介质层、顶层金属层,所述顶层金属层包括滤波电路、两个分别并联在滤波电路两个端口的匹配电路、串联在滤波电路两个端口的50欧姆微带线;所述50欧姆微带线用于连接SMA连接器;所述底层金属层为金属地。本发明与现有的微带结构吸收式滤波器相比,显著提高了滤波器的带宽,同时具有良好的反射信号吸收能力,良好的矩形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165219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89445.5
申请日:2023-03-23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IPC: G06F16/904 , G06T17/05 , G06F16/29 , G06F16/957 , G01S13/58 , G01S13/50 , G01S13/91 , G01S13/92 , G01C21/30 , G01C21/32 , G01S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交通雷达数据可视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接收程序与雷达系统建立连接;S2、接收雷达系统数据并控制传输到显示部分;S3、在地图文件中显示雷达系统数据。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电子地图的交通雷达数据可视化方法,可以将实时监控的车辆目标数据以3D模型的方式在三维地图图层进行显示并连贯的进行航迹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5372972B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210939065.7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杭州研究院
IPC: G01S13/91 , G01S13/931 , G06V10/762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交通毫米波雷达点云数据的聚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当前帧的点云数据;对当前帧数据进行帧内DBSCAN处理;获取上一帧的聚类结果;使用当前帧的聚类结果和上一帧的聚类结果进行帧间聚类;输出聚类结果并进行点迹凝聚。本发明解决了小目标远距离时没有轨迹,大目标近距离时目标分裂两个难题,提升了点云数据聚类的质量,从而提升目标追踪的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