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2635430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1910951438.0

    申请日:2019-10-08

    Inventor: 王华辉 江伟 史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及具有其的电子设备;智能功率模块包括陶瓷基板和分别连接于所述陶瓷基板两侧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所述陶瓷基板包括沿预设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陶瓷板块,相邻两个所述陶瓷板块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根据本发明提供的智能功率模块,将陶瓷基板分割多个陶瓷板块,多个陶瓷板块通过连接组件拼接形成一整体,避免应力集中,防止陶瓷基板在安装时因受力不均匀而产生裂痕。

    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7512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212995.8

    申请日:2021-02-2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功率模块及其制备方法,智能功率模块包括基板,基板上设有芯片、多个导电引脚,导电引脚的一端与芯片连接,另一端的端部形成焊接脚;外部引脚框架,外部引脚框架包括多个与多个焊接脚一一对应的引线,引线的一端的端部形成有连接结构;每组相互对应的连接结构和焊接脚中,连接结构包括:连接部、以及位于分别连接部两侧并朝向基板延伸的支撑部,支撑部的排列方向与焊接脚的排列方向相同,两个支撑部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焊接脚位于两个支撑部之间。该智能功率模块中,支撑部隔绝相邻的两个焊接脚,回流焊时,降低相邻焊接脚上的结合材相连而导致短路风险;支撑部起到限位作用,降低焊接点错位风险。

    一种引线保护件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88943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93433.2

    申请日:2021-09-17

    Abstract: 涉及半导体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引线保护件,安装于芯片安装架的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之间,所述第一安装面和第二安装面之间具有高度差;所述引线保护件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包括导引面,所述导引面的第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安装面对接,所述导引面的第二侧边向所述第二安装面的方向延伸;相比于现有技术,所述支撑部安装于所述驱动IC框架和功率芯片框架之间的间隙,并位于通过所述间隙的引线下方,靠近所述引线,在注塑时,所述支撑部能够在所述引线受到冲击产生下塌的时候用来支撑和阻挡引线,防止引线下塌时与驱动IC侧框架接触而导致引线受拉扯而损坏,所述支撑部包括倾斜设置的导引面,以适应引线的焊线走线路径,提供更好的支撑作用。

    芯片模块以及功率芯片封装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25191A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10961329.4

    申请日:2021-08-2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半导体封装技术,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模块以及功率芯片封装,芯片模块包括基板、芯片以及连接板;所述基板设有外接焊盘,所述芯片包括第一面以及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电连接于所述基板的外接焊盘,所述连接板贴合连接于所述基板,一个或多个所述芯片固定于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连接板包括印制连接线、第二焊盘以及第三焊盘,所述芯片的第二面电连接于所述第三焊盘;所述连接线连接于所述第二焊盘与所述第三焊盘之间,所述第二焊盘电连接于所述基板。其中连接板以印制电路取代键合线,以印制连接线连接芯片并传递电信号,以此方式替代了键合线工艺,极大提升了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同时解决了金线易冲线的问题。

    一种芯片的封装方法、一种芯片及电子器件

    公开(公告)号:CN1133941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64755.0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智能功率模块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芯片的封装方法、一种芯片及电子器件,封装方法包括:提供已切割的晶圆以制备功率半导体芯片,功率半导体芯片包括栅极、第一发射极和第二发射极;在栅极和第一发射极表面贴附高温胶膜;将功率半导体芯片安装于电子封装基板上;将电子封装基板与导线框架进行组装,实现各部件之间的电连接;在导线框架上安装驱动控制芯片,并实现电连接;去除高温胶膜;实现驱动控制芯片的驱动电极与栅极的连接、以及第一发射极与导线框架的连接;进行塑封、后固化、去胶、电镀以及切筋。本申请公开的封装方法,够防止导线框架与芯片结合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栅极问题,增强了栅极焊线的可靠性。

    一种电子元件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718509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810763291.8

    申请日:2018-07-11

    Inventor: 曹俊 江伟 何昌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子元件封装结构及封装方法,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封装保护层与芯片之间封装应力不匹配导致的芯片受损、失效的技术问题。该封装结构包括电子元件、保护层和应力缓冲层,应力缓冲层介于电子元件与保护层之间,且应力缓冲层能缓冲、减弱保护层对电子元件施加的封装应力。通过在电子元件与保护层之间设置应力缓冲层来缓冲、减弱保护层对电子元件施加的封装应力,减少电子元件的失效损坏,防止水汽入侵,隔绝离子污染,提高电子元件的可靠性。

    功率器件封装方法及功率器件封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0504220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791503.8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率器件封装方法及功率器件封装结构,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用于提高现有的封装器件的过流能力题。本发明的功率器件封装方法,通过将第一芯片远离第一框架的侧面与第二芯片远离第二框架的侧面相连,并将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相连,使第一芯片、第二芯片、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能够被一同塑封在一个壳体内形成封装结构,使单个封装结构的过流能力增加大,从而降低应用端的成本;此外,由于将第一芯片和第二芯片都塑封在壳体内,因此相比塑封单个芯片的封装结构,相当于减少了封装结构的数量,从而大大缩减应用端实际体积。

    功率模块及其封装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176451A

    公开(公告)日:2019-08-27

    申请号:CN201910394758.0

    申请日:2019-05-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功率模块及其封装方法,其功率模块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包括绝缘层和设置于所述绝缘层一表面的金属层;所述功率模块还包括至少一个功率芯片和至少一个驱动芯片,分别贴装在所述金属层的远离所述绝缘层的表面,并通过键合线与所述金属层电性连接。本发明通过将功率芯片、驱动芯片和引脚贴装在承载板的金属层,即通过承载板代替现有技术用的高密度引线框架和PCB板,从而大大的节约了成本,简化了封装工艺。

    功率组件以及电压转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21589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1910372425.8

    申请日:2019-05-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率组件以及电压转换方法。其中,该功率组件包括:驱动板、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以及弹簧电阻,其中,弹簧电阻的第一端与驱动板相连接,弹簧电阻的第二端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的栅极相连接。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功率组件中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弹簧通过邦定线连接,导致功率组件体积大的技术问题。

    芯片的封装方法及芯片封装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2786460B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1911090219.4

    申请日:2019-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片的封装方法及芯片封装模块。该芯片的封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第一芯片,所述第一芯片的表面设有至少一个电极;在所述第一芯片的正面形成胶膜,且在所述电极对应的所述胶膜上开设有电极开口,以在所述电极开口处形成电极槽;在其中至少一个所述电极槽内装设第二芯片,并在所述第一芯片和所述第二芯片之间形成中间电极;在所述第一芯片的背面和侧面形成密封层。利用该封装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多芯片封装时封装壳体的封装面积较大,且不同芯片依靠导线连接时芯片杂散电感大的问题,达到减小封装体积和降低杂散电感的目的。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