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性能检测仪的冷连轧机组带钢厚度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18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16002.2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性能检测仪的冷连轧机组带钢厚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计算由于来料厚度偏差以及来料性能偏差导致的前馈辊缝调节量模型;分别建立速度差与张力差关系模型,基于速度差与张力差关系模型计算第i卷带钢轧制时辊缝调节后的前张力变化值、后张力变化值;基于轧制力波动量公式建立由于张力差产生的轧制力波动量导致的前馈辊缝调节量模型;对前馈辊缝调节量模型进行求解;计算当前来料厚度偏差以及来料性能条件下的最佳辊缝调节量。本申请基于冷连轧机组性能检测仪,克服了由于超高强钢强度提升以及性能波动导致的带钢厚度超差,相比传统冷连轧机组厚度控制方法,极大地降低了全卷厚差。

    一种平整机组轧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0897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010597308.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整机组轧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该平整机组轧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包括:由当前迭代次数下的第一步数参量和上次迭代次数下的步长计算当前迭代次数下的步长;由当前迭代次数下的步长和第二步数参量以及工作辊最小表面粗糙度计算当前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基于当前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和连退平整机组相关参数,计算当前焊缝印可视系数;将当前焊缝印可视系数、平整前带钢表面粗糙度和连退平整机组相关参数代入焊缝印长度计算模型中得到焊缝印长度;通过判断当前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焊缝印长度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从而确定最优工作辊表面粗糙度。本发明减少过焊缝过程中工作辊表面的粗糙度差异,控制焊缝印的长度。

    一种用于钢卷运输及静置过程立托架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924331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83847.X

    申请日:2020-07-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钢卷运输及静置过程立托架结构优化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判断所述立托架结构的边板承重是否满足要求;如果所述立托架结构的边板承重不满足要求,则“对所述立托架结构进行优化”;如果满足要求,则无需处理;判断立托架结构的中板承重是否满足要求;如果立托架结构的中板承重不满足要求,则“对所述立托架结构进行优化”;如果立托架结构的中板承重满足要求,则无需处理。本发明结合立托架在不同承载情况下的受力及变形情况,以实现对钢卷运输及静置过程立托架结构薄弱部位进行优化。

    一种平整机组轧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708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97308.4

    申请日:2020-06-28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整机组轧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及系统。该平整机组轧辊工艺参数优化方法包括:由当前迭代次数下的第一步数参量和上次迭代次数下的步长计算当前迭代次数下的步长;由当前迭代次数下的步长和第二步数参量以及工作辊最小表面粗糙度计算当前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基于当前工作辊表面粗糙度和连退平整机组相关参数,计算当前焊缝印可视系数;将当前焊缝印可视系数、平整前带钢表面粗糙度和连退平整机组相关参数代入焊缝印长度计算模型中得到焊缝印长度;通过判断当前工作辊表面粗糙度、焊缝印长度是否满足设定条件从而确定最优工作辊表面粗糙度。本发明减少过焊缝过程中工作辊表面的粗糙度差异,控制焊缝印的长度。

    一种薄板带冷轧工序全流程板形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95181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06529.1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板带冷轧工序全流程板形控制方法,充分考虑薄板带的生产工艺与设备,将冷轧各个工序以板形目标曲线为桥梁联系起来,即上一工序的出口板形就是下一工序的来料板形,从冷轧最终成品板形最佳向上游矫直、平整、连退和20辊轧机工序逆推,同时以优化后的来料目标板形为基础,再对该工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解决了薄板带因生产工序复杂而导致板形质量差的难题。

    一种降低冷连轧机组中间辊轴向力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8365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230308.9

    申请日:2024-02-29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降低冷连轧机组中间辊轴向力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冷连轧机轴承座衬板磨损过程中的相关参数;计算工作辊与中间辊的辊间压力与支撑辊与中间辊的辊间压力:计算工作辊与中间辊的单位长度的接触压力;支撑辊与中间辊的单位长度的接触压力;支撑辊与中间辊的接触区域;计算工作辊与中间辊的单位接触压力、支撑辊与中间辊的单位接触压力;计算轧辊相互接触运动时的尔戈费综合弹性系数;轧辊弹性影响系数以及两粗糙接触物体的相对接近量;求解出轧辊间的预位移量;当两个轧辊本体的相对位移达到表面微凸体的最大切向变形,开始进入滑动状态;计算工作辊以及中间辊与中间辊滑动区与粘滞区的分解点与;计算中间辊总轴向力。

    镀锡板准二次冷轧升降速弯辊力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7537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211133728.2

    申请日:2022-09-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镀锡板准二次冷轧升降速弯辊力补偿方法,涉及冷轧技术领域。镀锡板准二次冷轧升降速弯辊力补偿方法,包括以下由计算机执行的步骤:(A)收集准二次冷轧机组主要设备参数;(B)收集带钢的主要材料参数及工艺参数;(C)给定弯辊力补偿系数初始值X0=(β1i,β2i,β3i,β4i);(D)将准二次冷轧升降速生产过程均分为N段,其中1≤n≤N,每段轧制速度都对应一个张力分布值、轧制压力及弯辊力值;(E)计算第n段轧制速度Vin对应的出口代表板形质量的出口张力分布值。本发明能够在弯辊力的设定上综合优化,在保证机组稳定通板的前提下,通过弯辊力的综合优化,提高带钢出口板形质量,降低带钢出现边浪中浪等发生率,较大的程度上改善了板形质量,给机组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基于氧化铁皮还原的热轧带钢免酸洗热镀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150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52699.9

    申请日:2023-0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氧化铁皮还原的热轧带钢免酸洗热镀锌方法,涉及热轧带钢技术领域。该基于氧化铁皮还原的热轧带钢免酸洗热镀锌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入料对中;S2.感应加热;S3.改型去渣;S4.破鳞除尘;S5.除鳞粗刷;S6.最终成品。本发明将感应加热、破鳞、刷辊、EPS技术综合起来,共同作用优势互补,感应加热装置的使用,将破鳞机等除鳞装置后设置清洁辊代替喷水,保证带钢温度并避免氧化铁皮散落在空气中,利用此产线处理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有免除酸液使用、适用更多钢种、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优良优点,既提高生产效率,又保证产品质量。

    一种具有2T与1T1R两模式的变胞并联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766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00974.X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2T与1T1R两模式的变胞并联机构,包括定平台和动平台,所述定平台和所述动平台之间设置有第一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第二支链和第三支链以第一支链对称布置;该并联机构三条支链共包含四个驱动副,四个驱动副驱动动平台相对于定平台实现两平移、一平移一转动的两种工作模式的运动和相互切换,以适应不同工作环境而变化工作模式,和相对应的工作空间。本发明中支链对称分布,加入闭环机构后承载能力强,计算和控制简单,两种运动模式完全独立互不干扰,可应用于货物的搬运与分拣、大型零部件精密机床、飞行模拟器、康复医疗机器人、航天机械臂、装箱生产线的作业、机器人喷涂、搅拌摩擦焊、3D打印、机械加工制造等领域等。

    一种钢卷外包装智能包装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08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800545.5

    申请日:2022-07-06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卷外包装智能包装装置及方法,涉及钢卷包装领域,主要包括钢卷包装辅助装置、外护板包覆装置、内护板包覆装置以及钢卷侧面包装装置,钢卷包装辅助装置既用于支撑、转动钢卷,又用于对护板等包装件进行粘贴固定,外护板包覆装置、内护板包覆装置以及钢卷侧面包装装置主要用于对内护板、外护板、端护板以及铁护角的安装。本发明实现了钢卷外包装的智能化生产,提高了钢卷包装的效率以及生产效益,为以后的钢卷包装全部智能化奠定了基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