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8386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52917.2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角模块架构电动汽车坑洼不平道路通行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路况;步骤S2、当所述路况存在车辆以常规行驶方式无法通过道路的深坑时,则对电动轮驱动系统、轮边线控转向系统和主动悬架系统的控制权重进行分配,使每个车轮依次驶出坑;其中,电动轮驱动系统包括车轮、轮毂电机、轮毂电机控制器,轮边线控转向系统包括转向电机、转向电机控制器,主动悬架系统包括主动悬架、主动悬架控制器。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车辆坑洼不平道路的通行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47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211232606.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置多模四轮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纵置多模四轮驱动系统包括增速离合器、副电机、传动总成、后传动轴、后驱动桥轮间差速器、主电机、变模执行机构、前传动轴、前驱动桥轮间差速器、发动机;发动机通过增速离合器与副电机相连,副电机与传动总成的输入轴Ⅰ相连;主电机与传动总成的输入轴Ⅱ相连;前驱动桥轮间差速器通过前传动轴与传动总成的前桥输出轴相连;后驱动桥轮间差速器通过后传动轴与传动总成的后桥输出轴相连;变模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控制同步器Ⅰ、同步器Ⅱ左右移动,使系统处于不同的驱动模式。本系统可以通过协调前后轴力矩分配,大幅度提升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通过性和主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21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311545698.0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60L7/08 , B60T13/58 , B60W10/08 , B60W10/188 , B60W10/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回馈制动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回馈制动失效复合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获取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中各传感器采集的系统数据,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车辆状态数据;基于车辆状态数据对当前车辆驱动模式和各驱动电机状态进行分析,当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在分布式驱动模式下存在失效驱动电机,使未失效驱动电机进行扭矩降低,通过液压制动系统对制动扭矩进行补偿;在扭矩降低过程中进行横向位移修正,横向位移修正完成后进行换挡,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恢复正常回馈制动行驶。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前驱或后驱分布式驱动车辆在单侧驱动电机回馈制动失效带来横向位置偏移和无法进行能量回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5867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543986.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耦合驱动电动汽车对开路面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方向盘转角、车速、车轮半径和车轮转速等;S2双模耦合驱动系统识别车辆当前运行状态并进行变模控制;S3根据车辆当前运行状态信息输出驱动电机转矩信号及转向电机转向力矩信号;S4驱动电机接收到驱动电机转矩信号并将驱动力输出给两侧车轮,为车辆提供动力,同时转向电机接收转向电机控制器的转向力矩信号,为车辆提供转向,实现基于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驱动防滑和主动转向协同控制。本发明充分利用耦合式驱动系统的优点,在极大提升电动汽车在对开路面上动力性的同时,还可很好的保证其通过性和侧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474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32606.9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纵置多模四轮驱动系统及混合动力汽车,纵置多模四轮驱动系统包括增速离合器、副电机、传动总成、后传动轴、后驱动桥轮间差速器、主电机、变模执行机构、前传动轴、前驱动桥轮间差速器、发动机;发动机通过增速离合器与副电机相连,副电机与传动总成的输入轴Ⅰ相连;主电机与传动总成的输入轴Ⅱ相连;前驱动桥轮间差速器通过前传动轴与传动总成的前桥输出轴相连;后驱动桥轮间差速器通过后传动轴与传动总成的后桥输出轴相连;变模执行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分别控制同步器Ⅰ、同步器Ⅱ左右移动,使系统处于不同的驱动模式。本系统可以通过协调前后轴力矩分配,大幅度提升整车的动力性、经济性、通过性和主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6136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52991.4
申请日:2024-11-01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角模块架构电动汽车深坑道路底盘协同控制方法,通过电机驱动系统实现每个车轮转矩精确和快速调节,通过轮边线控转向系统实现了全方位转向能力,通过主动悬架系统增强姿态控制能力。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抢险救灾的电动汽车深坑道路的底盘协同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6586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43986.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模耦合驱动电动汽车对开路面稳定性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车辆信息,所述车辆信息包括方向盘转角、车速、车轮半径和车轮转速等;S2双模耦合驱动系统识别车辆当前运行状态并进行变模控制;S3根据车辆当前运行状态信息输出驱动电机转矩信号及转向电机转向力矩信号;S4驱动电机接收到驱动电机转矩信号并将驱动力输出给两侧车轮,为车辆提供动力,同时转向电机接收转向电机控制器的转向力矩信号,为车辆提供转向,实现基于双模耦合驱动系统的驱动防滑和主动转向协同控制。本发明充分利用耦合式驱动系统的优点,在极大提升电动汽车在对开路面上动力性的同时,还可很好的保证其通过性和侧向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416213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545698.0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60L7/08 , B60T13/58 , B60W10/08 , B60W10/188 , B60W10/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回馈制动控制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回馈制动失效复合控制系统和方法,包括:获取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中各传感器采集的系统数据,对系统数据进行分析,得到车辆状态数据;基于车辆状态数据对当前车辆驱动模式和各驱动电机状态进行分析,当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在分布式驱动模式下存在失效驱动电机,使未失效驱动电机进行扭矩降低,通过液压制动系统对制动扭矩进行补偿;在扭矩降低过程中进行横向位移修正,横向位移修正完成后进行换挡,双模耦合驱动式汽车恢复正常回馈制动行驶。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解决前驱或后驱分布式驱动车辆在单侧驱动电机回馈制动失效带来横向位置偏移和无法进行能量回收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796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170371.2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燕山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智能车辆目标选择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智能驾驶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通过获取自车、自车所属车道及感知目标信息,依据设定预测比例确定检测范围,计算感知目标在自车坐标系下的角点坐标并拟合车道线,获取感知目标车道信息。随后,采用属性简约算法标注及筛选信息,生成训练数据集。利用支持向量机算法训练模型,得到车辆目标选择模型,用于检测感知目标对自车行驶的影响程度等级,确定目标选择结果。本发明提高了目标选择的准确性和智能车辆驾驶的安全性。本发明能够提高目标选择的准确性和智能车辆驾驶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59939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558777.X
申请日:2024-11-04
Applicant: 燕山大学
IPC: B60G17/015 , B60G17/019 , B60G17/0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主动悬架的跨越深坑车辆行驶姿态控制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视觉传感器检测路况;步骤S2、当所述路况存在车辆以常规行驶方式无法通过道路的深坑时,则通过多主动悬架协同控制调整车身姿态,使车辆前后轮依次抬起、跨过深坑。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效解决了带有主动悬架车辆在抢险救灾中遇到深坑道路的通过性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