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柴油机冷启动的喷油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233496A

    公开(公告)日:2022-03-25

    申请号:CN202111517534.8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冷启动的喷油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柴油机的环境温度和电压;依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压,判断所述柴油机是否满足预设的常规启动条件;若否,则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处的预设温度范围,确定冷启动策略;其中,不同预设温度范围对应的冷启动策略不同;从而实现在不改变发动机任何结构及硬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冷启动过程中的燃油喷射策略,增加电控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的能力。

    一种排温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67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1811619268.8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温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所述排温热管理方法,应用在具有排气蝶阀的发动机中,根据DOC前温度信号,判断是否进行排温热管理,若需要,则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主要包括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来控制排气蝶阀的开度和近后喷的次数,通过将排气蝶阀的开度控制与近后喷喷油次数协同控制,使得DOC前温度迅速提高,从而使得排气温度快速提温,进而满足基于缸内远后喷的DPF主动再生时的排温要求,提高基于缸内远后喷主动再生的效率。

    一种SCR混合系统及其SCR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84863B

    公开(公告)日:2020-11-20

    申请号:CN201811156807.9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CR混合器,包括SCR载体和具有尿素喷嘴的混合器外壳,其还包括:第一级渐扩管,第一级渐扩管一端与混合器外壳连接;与第一级渐扩管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级渐扩管,第二级渐扩管另一端与SCR载体连接,且第一级渐扩管和第二级渐扩管均为由混合器外壳向SCR载体的方向渐扩的管。采用两级渐扩管,气体流动时管路直径过渡平缓,减小了对气体的阻力,降低了背压,减小了涡流区,使流速分布均匀,同时降低局部阻路的损失,且气体在SCR载体入口段的扩散越充分,SCR载体各孔道的流速越接近,可提高了废气中NOx的转化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SCR混合器的SCR混合系统。

    一种柴油机冷启动的喷油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233496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2111517534.8

    申请日:2021-12-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机冷启动的喷油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所述柴油机的环境温度和电压;依据所述环境温度和所述电压,判断所述柴油机是否满足预设的常规启动条件;若否,则依据所述环境温度所处的预设温度范围,确定冷启动策略;其中,不同预设温度范围对应的冷启动策略不同;从而实现在不改变发动机任何结构及硬件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冷启动过程中的燃油喷射策略,增加电控柴油发动机冷启动的能力。

    一种排温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67680A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11619268.8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排温热管理方法及装置、系统,所述排温热管理方法,应用在具有排气蝶阀的发动机中,根据DOC前温度信号,判断是否进行排温热管理,若需要,则根据发动机的运行工况,主要包括发动机转速和负荷,来控制排气蝶阀的开度和近后喷的次数,通过将排气蝶阀的开度控制与近后喷喷油次数协同控制,使得DOC前温度迅速提高,从而使得排气温度快速提温,进而满足基于缸内远后喷的DPF主动再生时的排温要求,提高基于缸内远后喷主动再生的效率。

    一种SCR混合系统及其SCR混合器

    公开(公告)号:CN10918486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56807.9

    申请日:2018-09-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SCR混合器,包括SCR载体和具有尿素喷嘴的混合器外壳,其还包括:第一级渐扩管,第一级渐扩管一端与混合器外壳连接;与第一级渐扩管的另一端连接的第二级渐扩管,第二级渐扩管另一端与SCR载体连接,且第一级渐扩管和第二级渐扩管均为由混合器外壳向SCR载体的方向渐扩的管。采用两级渐扩管,气体流动时管路直径过渡平缓,减小了对气体的阻力,降低了背压,减小了涡流区,使流速分布均匀,同时降低局部阻路的损失,且气体在SCR载体入口段的扩散越充分,SCR载体各孔道的流速越接近,可提高了废气中NOx的转化效率。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具有上述SCR混合器的SCR混合系统。

    两级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8361098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239801.1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两级增压中冷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水套、水箱、一级中冷器、二级中冷器、循环水泵、低温节温器和低温热交换器;水箱的出口与循环水泵的进口连通,循环水泵的出口分别与发动机水套的进口和低温节温器的进口连通,低温节温器的开启侧出口与低温热交换器的进口连通,低温节温器的关闭侧出口与低温热交换器的出口处或循环水泵的进口连通;低温热交换器的出口分别与二级中冷器的进口和一级中冷器的进口连通,二级中冷器的出口和一级中冷器的出口均与循环水泵的进口处连通。该冷却系统只通过一个循环水泵和特定的循环路径为一级中冷器和二级中冷器提供冷却水,降低了成本,减轻了重量,简化了布置难度。

    一种油箱及柴油机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81361U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22538990.2

    申请日:2021-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箱及柴油机,用于在保证集滤器始终在润滑油的浸润下的前提下,解决挡油板因应力集中问题而发生裂纹或者断裂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壳体、挡油组件,所述挡油组件位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挡油组件包括至少一个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以及连接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缓冲结构,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分别与所述壳体连接,且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缓冲结构至少部分凸出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在平面,本实用新型产生的应力能够通过缓冲结构将应力释放掉,避免挡油组件因应力作用而出现裂纹或断裂的风险,能够有效提升其可靠性。

    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发动机总成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5927621U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22305650.5

    申请日:2021-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进气装置、发动机总成及车辆,其中,发动机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加热格栅,进气管包括沿气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加热格栅的位置可调使第一通道选择性地通过加热格栅与第二通道连通或直接与第二通道连通。本实用新型通过调节加热格栅的位置,在发动机低温启动时,调节加热格栅的位置使第一通道通过加热格栅与第二通道连通,并控制加热格栅加热,以缩短发动机的启动时长;在发动机正常工作时,调节加热格栅的位置使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直接连通,以降低进气压力损失,避免加热格栅的存在造成发动机进气压力不足。

    一种燃油回油冷却器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155116U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20389578.4

    申请日:2018-03-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油回油冷却器,包括冷却腔和套设在所述冷却腔外侧的油腔,所述油腔的外壁的外侧设置有周向布置的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进油管接头,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油腔连通的出油管接头。上述燃油回油冷却器,由于环形凸台与油腔的外壁周向布置固定更加稳定可靠,不会因为油腔外壁的壁厚薄而容易开裂,同时环形凸台的厚度可以明显优于油腔壁厚,进而环形凸台与管接头的连接无论是焊接还是螺纹连接均会比较稳定,从而避免了燃油回油冷却器燃油入口管和燃油出口管容易断裂的安全隐患。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