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707518A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811561777.X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超速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值与当前排气温度值;当所述当前转速值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值是否不小于排气温度门限值;当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值不小于所述排气温度门限值时,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值小于所述排气温度门限值时,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发动机的喷油器电磁阀与进气节流阀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发动机的喷油器电磁阀与排气节流阀关闭。本发明能够针对发动机因异常故障或误操作而导致的超速执行高效的超速保护控制,为发动机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超速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9707518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1561777.X
申请日:2018-12-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发动机超速保护控制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当发动机处于运转状态时,获取所述发动机的当前转速值与当前排气温度值;当所述当前转速值大于所述发动机的最高转速值时,确定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值是否不小于排气温度门限值;当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值不小于所述排气温度门限值时,进入第一控制模式;当所述当前排气温度值小于所述排气温度门限值时,进入第二控制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发动机的喷油器电磁阀与进气节流阀关闭;所述第二控制模式包括:控制所述发动机的喷油器电磁阀与排气节流阀关闭。本发明能够针对发动机因异常故障或误操作而导致的超速执行高效的超速保护控制,为发动机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超速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310254484.8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下方,所述油底壳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设有与所述油底壳连通的通道,且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小于车辆的大梁内侧的宽度。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大梁与连接板并排设置,将连接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大梁内侧的宽度后,油底壳组件不会与大梁发生干涉,满足大梁对油底壳组件的宽度限制,便于操作人员对油底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以使油底壳组件与大梁的位置布局合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油底壳组件的发动机,具有相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3291412A
公开(公告)日:2013-09-11
申请号:CN201310254484.8
申请日:2013-06-24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M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油底壳组件,包括油底壳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发动机的曲轴箱下方,所述油底壳连接于所述连接板下方,所述连接板设有与所述油底壳连通的通道,且所述连接板的宽度小于车辆的大梁内侧的宽度。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大梁与连接板并排设置,将连接板的宽度设置为小于大梁内侧的宽度后,油底壳组件不会与大梁发生干涉,满足大梁对油底壳组件的宽度限制,便于操作人员对油底壳组件的安装和拆卸,以使油底壳组件与大梁的位置布局合理。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包括上述油底壳组件的发动机,具有相同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204691919U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20282419.0
申请日:2015-05-0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缸套固定结构,包括设有安装孔的气缸体,安装孔内安装有气缸套,气缸套上部环设有卡台,卡台卡装在安装孔上部设置的支撑肩上,安装孔与气缸套之间套装有密封圈,安装孔内表面与气缸套外表面之间在卡台与密封圈之间的轴段处设有间隙从而形成冷却液腔,密封圈设置在安装孔或气缸套的中部,气缸体安装孔内表面对气缸套下部定位支撑。通过在气缸套下部设置定位段和卡紧段使气缸套与安装孔下部增加固定点,防止柴油机运转过程中产生过大振动,且由于定位段与安装孔之间设有气体冷却腔,气缸体内混杂的油气通过冷却通道进入气体冷却腔,从而冷却气缸套下部,达到冷却与固定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203742774U
公开(公告)日:2014-07-30
申请号:CN201420023998.2
申请日:2014-01-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后取力装置,包括后取力壳体、飞轮壳、振动泵齿轮、液压泵齿轮、主动齿轮和中间齿轮,飞轮壳的上端设有连接板,所述飞轮壳、连接板与后取力壳体连接后形成后齿轮室,所述后齿轮室的下端对应飞轮壳设有主动齿轮,所述后齿轮室的中部设有与主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后齿轮室的上端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与中间齿轮啮合的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振动泵齿轮和液压泵齿轮在中间齿轮的上部左右对称设置;飞轮壳的右侧设有起动机安装台;所述振动泵齿轮、液压泵齿轮、主动齿轮、中间齿轮均为斜齿轮。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变动件,提高零件的通用性,降低生产成本,同时装置运行平稳可靠,噪声小,便于维修,外形美观。
-
公开(公告)号:CN207761778U
公开(公告)日:2018-08-24
申请号:CN201721830052.7
申请日:2017-12-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1N1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排气管隔热罩。所述排气管隔热罩包括内层钢板和与内层钢板连接的外层钢板,内层钢板和外层钢板之间设有具有吸声和隔声功能的材料层,内层钢板内设有第一加强筋,外层钢板外设有第二加强筋。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管隔热罩的内层钢板和外层钢板均设置有加强筋的方式,使得隔热罩自身的刚度增强,提高了隔热罩的可靠性,大幅度减小因隔热罩本身振动而引发的辐射噪声,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因隔热罩强度不够而引发较大辐射噪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878287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527671.3
申请日:2015-07-20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止推片,包括半圆弧形止推片本体,所述止推片本体的一个侧面上开设有一储油槽,且所述储油槽内具有一与所述止推片本体的相对侧贯通的通油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实现对止推片本体的强制润滑,大大提高了润滑效果,防止止推片的磨损,结构简单,加工工艺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04060957U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420390977.4
申请日:2014-07-1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02F1/4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气缸盖,所述气缸盖包括气缸盖本体、左侧壁、右侧壁、分隔壁、上水套和下水套,下水套设有进水孔、左右两翼通道和鼻腔区域,在分隔壁上设有连通部,连通部远离喷油器区域且靠近右侧壁附近。本实用新型将上水套与下水套的连通部设置在远离喷油器且靠近所述右侧壁的位置,位于左侧壁的进水孔注入的冷却液从左右两翼通道全部流向鼻梁区域,然后才流向下水套的其他区域,进而通过连通部进入上水套,提高了气缸盖鼻梁区域的冷却液的流速,实现对鼻梁区域的集中冷却,同时,提高了发动机气缸盖的安全系数,提高了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3516432U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20593133.5
申请日:2013-09-25
Applicant: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IPC: F16C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连杆,包括连杆体和连杆盖,所述连杆体与连杆盖分为连杆小头、杆身和连杆大头,连杆上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连杆铸造为一体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配重块,再通过铣削加工配重块的方法精确控制连杆重量,从而代替原来精加工后不能改变连杆重量、只能用分组的方式近似达到重量一致的方法。本实用新型通过铣削加工配重块可精确控制连杆大头、连杆小头质量的精度,把连杆的质心位置调到理论正确位置,消除各气缸间的差异,进而精确控制往复惯性力和旋转惯性力,有利于发动机的平衡。同时由于本连杆不需要进行总量分组,运输、存储、装配、维护方便,从而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