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49788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359137.6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防止驾驶员误操作的方法,其是在整车控制策略中,对点火钥匙、换挡信号采取有条件的识别,电动汽车首次上电之后依次进行初始化,故障检测,点火检测及高压上电;随后进行档位检测,并进入各档位子程序。在各个档位子模块运行下,程序发送电机控制命令正常控制电机,并屏蔽档位与钥匙信号。只有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使得电机扭矩为0Nm时,才跳出子程序,返回主程序进行钥匙与档位的检测。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克服了在电动汽车的行车过程中,因驾驶员操作点火钥匙/换挡机构不当,而控制系统未加以识别,导致电机状态变化,进而整车状态的急剧变化,危及乘员安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699070B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510012924.8
申请日:2015-01-1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纯电动车电气匹配半实物仿真系统,包括电动车信号模拟模块(1)、纯电动车VISA接口模块(2)、纯电动车控制模块(3)、纯电动车可靠性预测模块(4);其特征在于:纯电动车信号模拟模块(1)与纯电动车控制模块(3)之间通过纯电动车VISA接口模块(2)之间进行数据的双向传递,当纯电动车信号模拟模块(1)中的仿真单元需求数据时,可发出指令传递到纯电动车控制模块(3)中的控制器,控制器做出反馈后,再将需求信息反馈到纯电动车信号模拟模块(1),实现数据的双向传递。本发明实现了整车电气设备的硬件在回路仿真系统的验证,这样虚实结合不仅能对纯电动车的电气系统前期开发做测试评估,更能够在设计前期验证其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760188B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210202481.5
申请日:2012-06-19
Applicant: 湖南湖大艾盛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挡手自一体电子排挡及其设计、控制方法,通过一种能够快速精准确定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在电路板上分布的方法,设计出仅用6个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即可实现正常工作的6挡手自一体汽车电子排挡,并给出了基于此的6挡手自一体汽车电子排挡的控制方法。本发明采用仿真软件辅助设计的方法,大大缩短了测试开发周期,实用性强,且设计出的6挡手自一体汽车电子排挡使用较少的霍尔传感器,成本较低,同时操作精度较高且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可移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625555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10989.3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62D2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高强钢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包括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十”字型碳纤维加强结构,其中前纵梁外板和前纵梁内板在翻边处通过点焊连接,“十”字型碳纤维结构与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通过粘胶连接。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内嵌碳纤维的高强钢汽车前纵梁吸能结构,充分利用高强钢材料的前纵梁外板、前纵梁内板和碳纤维材料的“十”字型结构的力学特性,使得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前纵梁具备更高的吸能效果和良好的压溃模式。
-
公开(公告)号:CN101368882B
公开(公告)日:2010-08-11
申请号:CN200810141691.1
申请日:2008-07-22
Applicant: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湖南大学
IPC: G01M17/007 ,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身动态强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同时测量实车轮心加速度信息以及车身上关键点的加速度和应变信息;b.将测得的实车轮心处的加速度信息作为仿真模型的外载荷输入信息,并依此仿真出车身关键点的加速度以及应变结果;c.将实测的车身关键点的加速度以及应变信息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d.根据上述对比结果对仿真模型进行调整;e.通过调整好的仿真模型得出整车各个零部件的应力和应变信息,对零部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0889141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751548.8
申请日:2018-07-10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60W40/08 , B60W40/105 , B60W50/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驾驶员信任度的自适应巡航控制装置及方法,涉及辅助驾驶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获取行驶状态下驾驶员的生理信息、交互信息和巡航控制装置表现值,计算估测信任度,再通过获取当前状态下的行驶信息,结合估测信任度,计算期望加速度,再利用纵向运动模型,生成行驶控制信息,控制车辆进行自适应巡航。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计算驾驶员对自适应巡航控制装置信任度的准确性,提高了车辆巡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升了驾驶员的使用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04573392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040612.8
申请日:2015-01-27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焊点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整车建模,建立模块化焊点有限元模型;步骤2、推导焊点疲劳寿命评价参量:平均应力强度因子步骤3、对不同材料的点焊接头进行系统的疲劳试验,将与不同材料的点焊接头的疲劳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材料点焊接头曲线。本发明采用一种模块化焊点模型来预测焊点疲劳寿命,在具体应用中只需将模块化的焊点模型边界单元的节点与焊接结构单元节点重合即可,提高整车建模中焊点建模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837607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025810.2
申请日:2014-01-21
Applicant: 湖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声波焊点检测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对焊点质量问题的形式进行归纳定义;步骤2,对质量焊点进行有限元建模,其中,采用平面单元来模拟相关焊点,平面单元长度为0.04mm,每个焊点的有限元模型包括上层板,下层板以及焊核,加载的激励信号为单位幅值的单周期正弦波;步骤3,建立合格焊点的有限元模型,获得合格焊点的超声波回波信号曲线;步骤4,利用质量焊点的有限元模型进行计算,完成相关质量焊点超声波回波信号的提取;通过这种分析方法,对不同质量缺陷的焊点提取和分析信号特征参数,并将这些参数与焊点质量缺陷进行对应,为超声波焊点质量检测快速识别各种质量缺陷提供理论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176060B
公开(公告)日:2016-08-24
申请号:CN201410360129.3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B60W50/02
Abstract: 本发明的涉及纯电动汽车的整车故障分级处理方法,首先对纯电动汽车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分类,纯电动汽车的故障主要包括储能系统故障、驱动系统故障以及其它故障,其中,所述其他故障包括ECU故障,钥匙检测故障,加速踏板信号故障,制动踏板信号故障,档位信号故障,电池上电故障以及电机驱动故障并确定各种故障的判断逻辑;随后拟定几大类故障的故障标志及取值原则;最后基于整车进行整车故障标志的判断及相应地分级处理。进行整车故障定义与分级,并结合故障标志,进行故障分级处理。该故障分级处理方法也适用于结构更加复杂的纯电动汽车。在结构更复杂的情况下,亦可以结合本发明的方法定义故障源,并进行分级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05740551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070747.3
申请日:2016-02-02
Applicant: 湖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焊缝疲劳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的焊缝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先通过有限元软件分析获得焊缝单元节点的节点力和力矩,然后根据做功相等原理由焊缝单元节点力和力矩计算得到相应的线性力、力矩,并通过转换计算得到焊缝厚度方向上的法向结构应力、剪切结构应力,根据裂纹在厚度方向上的实际扩展角度对其进行修正,通过经过修正的法向结构应力、剪切结构应力计算得到相应的等效的应力强度因子,从而得到在实践裂纹扩展路径上的平均等效的应力强度因子,并将其作为焊缝疲劳寿命的评价参量。本发明的方法不需要解大规模的矩阵方程,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而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计算效率高、预测精度高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