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品质夏秋红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6844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0993481.6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一种高品质夏秋红茶的加工方法,是在现有红茶制作萎凋、揉捻、发酵、初干、复干等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的茶鲜叶为原料,根据花蜜香、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红茶品质形成的生化机制,创新通过做青萎凋(含日光晒青、室内摊凉、摇青、静置)、原料拼配、低温揉捻、调控发酵、微波初干、变温复干等先进工艺技术,促使红茶在加工中最大限度形成花蜜香、高茶黄素品质特征的工艺技术。该方法针对传统夏秋红茶香气淡薄、滋味苦涩等品质缺陷以及由此所致夏秋茶鲜叶弃采严重、利用率低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通过本发明使所制夏秋红茶具有花蜜香浓郁、汤色红橙明亮、滋味醇爽、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等品质特征,从而突破了夏秋红茶品质缺陷难题,有效缓减了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一种菌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93941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0859941.4

    申请日:2017-09-21

    Abstract: 一种菌香红茶的加工方法,是在现有红茶制作的萎凋、揉捻、发酵、初干、复干等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适制红茶的茶鲜叶为原料,融入菌花香形成的工艺技术,即包括初次萎凋、二次萎凋、冷揉、充氧调控发酵、初干、复干、毛茶拼配、变温醇化、汽蒸、渥堆、接种冠突散囊菌、压制定型、发花干燥等工艺的方法。该方法针对夏秋季茶鲜叶利用率低、品质较差、香气无特性等现状,通过本发明创新工艺使所制的红茶具有金花茂密、颗粒均匀、色泽鲜活以及冲泡后菌香浓郁且带花香、汤色红棕明亮、滋味鲜醇浓厚等优异品质特征。本方法不仅能显著改善传统夏秋红茶在色、香、味、形方面的感官品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缓减了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一种利用山区稻田改植茶树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2419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1038735.2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一种利用山区稻田改植茶树的方法,是以适宜耕作茶树的山区稻田为基础,按照茶树营养生理及其对水、肥、环境的要求,采用深翻暴晒、开设排水灌溉沟及围沟、种植沟并施入底肥等方法对稻田进行科学整理,然后通过选用抗逆性较强的茶树良种、单行双株种植、铺草、定型修剪、灌溉以及在茶园四周种植遮阴树或间作绿肥植物等措施种植与维护幼龄茶树,最大限度解决山区稻田存在犁底保水层而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并导致改植茶树存在成活率低、成园慢、产量低的问题,从而实现茶树高成活率、成园快、高产优质的效果。

    一种补气安神花香果味复合茶

    公开(公告)号:CN110214836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495736.3

    申请日:2019-06-10

    Abstract: 一种补气安神花香果味复合茶,按重量份由以下组分制成:3~5份茯砖茶、5~7份六堡茶、4~6份红茶、2~4份人参、3~5份红枣、3~5份枸杞和3~5份桂花。茶叶中含有茶多酚、L-茶氨酸、茶多糖等多种补气、安神的活性成分,人参具有固脱生津和安神等效果,从而赋予该复合茶独特的补气安神功效;红枣和枸杞能改善茶叶的滋味,增加茶汤的甜度,使其更易于消费者接受;桂花的使用能增加该复合茶的香气,赋予该产品更加丰富和优雅的香气。本发明补气安神花香果味复合茶香气纯正、参香浓且带花香、汤色红橙明亮、滋味醇和,具有补气强身、安神补血、护眼明目等健康作用。

    一种分离制备茶树紫芽花色苷高纯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484701A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10455700.8

    申请日:2018-05-14

    Abstract: 一种分离制备茶树紫芽花色苷高纯品的方法,是将茶树紫芽经酸性乙醇溶液提取后,先萃取脱脂和强酸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去杂,再通过高速逆流色谱分离得到花色苷精制品,最后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得到5种花色苷高纯品。本方法以富含花色苷的紫芽茶树品种(紫娟、红芽佛手、安73和自选9803)的茶鲜叶作为原料,创新应用多级分离、纯化工艺技术,同时制得单一花色苷纯度达到90%以上的5种茶树紫芽花色苷高纯品,其中飞燕草素-3-O-(6-(E)对香豆酸)吡喃半乳糖苷纯度超过98%,达到单体质量要求。整个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较低,可操作性强,不仅为其药理药效的研究和功能性终端产品的开发提供优质原料,而且真正实现了茶树紫芽资源的高值化利用。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38958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007711.0

    申请日:2016-01-06

    Abstract: 一种利用夏秋茶鲜叶加工桂花香味红茶的方法,是在现有红茶制作的萎凋、揉捻、发酵、初干、复干等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适制红茶的茶鲜叶为原料,通过添加桂花香气与滋味提取物的工艺技术,即包括茶鲜叶萎凋、桂花水提浓缩液添加、揉捻、发酵、初干、复干、天然桂花精油添加、固香等工艺方法而制得桂花香味红茶。本方法针对夏季与秋季茶鲜叶利用率低、品质较差以及滋味与香气无特色等不足,对加工工艺进行改进,所制红茶具有条索紧秀、色泽乌润、冲泡后汤色橙红明亮、滋味爽滑、桂花香高长等品质优点。使用本加工方法,不仅使红茶内在品质优良,香气独特,而且极大地缓减了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和我国红茶出口受阻的问题。

    以五倍子生产单宁酸的废弃物为原料制备鞣花酸高纯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02217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210202795.5

    申请日:2012-06-19

    Abstract: 一种以五倍子生产单宁酸的废弃物为原料制备鞣花酸高纯品的方法,是先采用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初步富集获得五倍子鞣花酸粗提物,然后将粗提物以高速逆流色谱仪纯化得到五倍子鞣花酸高纯品,该方法以五倍子工厂化生产单宁酸的废弃物作为原料制备鞣花酸高纯品,变废为宝,实现五倍子资源的高值化利用,并且使鞣花酸达到高纯品的要求,不仅方便配比成不同纯度规格的鞣花酸提取物,还可为其药理药效的研究和功能性终端产品的开发提供高纯品,充分体现出有限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和循环经济的策略。

    一种高品质夏秋红茶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06844B

    公开(公告)日:2022-06-03

    申请号:CN202010993481.6

    申请日:2020-09-21

    Abstract: 一种高品质夏秋红茶的加工方法,是在现有红茶制作萎凋、揉捻、发酵、初干、复干等工艺基础上,以夏季或秋季的茶鲜叶为原料,根据花蜜香、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的红茶品质形成的生化机制,创新通过做青萎凋(含日光晒青、室内摊凉、摇青、静置)、原料拼配、低温揉捻、调控发酵、微波初干、变温复干等先进工艺技术,促使红茶在加工中最大限度形成花蜜香、高茶黄素品质特征的工艺技术。该方法针对传统夏秋红茶香气淡薄、滋味苦涩等品质缺陷以及由此所致夏秋茶鲜叶弃采严重、利用率低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通过本发明使所制夏秋红茶具有花蜜香浓郁、汤色红橙明亮、滋味醇爽、茶黄素含量相对较高等品质特征,从而突破了夏秋红茶品质缺陷难题,有效缓减了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