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256445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290522.3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环境安全性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影响生产环境安全性的指标体系的多个层级以及每个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多个层级至少包括最低层级、至少一个中间层级和最高层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最低层级和中间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获取多个分析对象的预定期间的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历史数据;针对所获取的同一安全生产指标的每个历史数据基于多个分析对象的预定期间的同一安全生产指标的全部历史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历史数据、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和中间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利用预设的公式计算最高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851B
公开(公告)日:2018-08-07
申请号:CN201610958194.5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种安全生产信息化检查系统和方法。该安全生产信息化检查方法包括:通过中心端,从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标准中提取通用于各行业的条目来生成通用检查项目,并其存储到通用数据库中,从所述标准中提取与各行业所存在的隐患相关的条目来生成行业检查项目,并将其与行业标识符关联起来存储到行业数据库中;通过第客户端向中心端发送包含有待检查企业所属的检查项目发送请求;通过第客户端基于中心端返回的第预定数量的通用检查项目和第二预定数量的行业检查项目生成检查表单,并基于针对检查表单中的每个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证据文件、备注文件来生成安全检查登记表单,并将安全检查登记表单上传到中心端。
-
公开(公告)号:CN107491851A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610958194.5
申请日:2016-10-27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生产信息化检查系统和方法。该安全生产信息化检查方法包括:通过中心端,从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标准中提取通用于各行业的条目来生成通用检查项目,并其存储到通用数据库中,从所述标准中提取与各行业所存在的隐患相关的条目来生成行业检查项目,并将其与行业标识符关联起来存储到行业数据库中;通过第一客户端向中心端发送包含有待检查企业所属的检查项目发送请求;通过第一客户端基于中心端返回的第一预定数量的通用检查项目和第二预定数量的行业检查项目生成检查表单,并基于针对检查表单中的每个检查项目的检查结果、证据文件、备注文件来生成安全检查登记表单,并将安全检查登记表单上传到中心端。
-
公开(公告)号:CN107145995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710161446.6
申请日:2017-03-17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产环境安全性预测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影响安全生产环境的指标体系的多个层级以及每个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多个层级至少包括最低层级、至少一个中间层级和最高层级;利用层次分析法,根据预设的指标重要程度评分标准、最低层级和至少一个中间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分别计算最低层级和至少一个中间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根据采集的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历史数据、计算得到的最低层级和至少一个中间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计算最高层级的指标数据,以对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进行预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测方法、装置和系统,可以实现对生产环境的安全性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256445B
公开(公告)日:2018-05-01
申请号:CN201710290522.3
申请日:2017-04-27
Applicant: 清华大学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7/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产环境安全性的分析方法、装置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影响生产环境安全性的指标体系的多个层级以及每个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多个层级至少包括最低层级、至少一个中间层级和最高层级;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计算最低层级和中间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获取多个分析对象的预定期间的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历史数据;针对所获取的同一安全生产指标的每个历史数据基于多个分析对象的预定期间的同一安全生产指标的全部历史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根据标准化处理后的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历史数据、最低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和中间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标的权重值,利用预设的公式计算最高层级的安全生产指数。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880933.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商业区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预警分级分类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识别目标区域的风险指标,以根据风险指标构建目标区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价处理后得到各项指标的预警值;根据各项指标的预警值得到目标区域的当前风险预警等级,以根据当前风险预警等级进行预警。该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典型商业区实现不同类型风险的分级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21323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79415.6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分析的大型商圈安全风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结合公共安全科技三角形理论构建大型商圈的安全评价体系;通过网络分析法确定安全评价体系中指标之间的权重系数;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指标之间的权重系数进行评价处理,得到大型商圈的安全风险评价值,以根据安全风险评价值得到大型商圈的当前安全风险评价等级。该方法以公共安全科技三角形理论为依据,总结提炼出大型商圈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网络分析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大型商圈进行风险评价。
-
公开(公告)号:CN11068905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0839626.4
申请日:2019-09-06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清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迁移学习的燃气管道内腐蚀模式智能辨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和分类图像;(2)建立燃气管道内腐蚀图像数据集;(3)基于迁移学习建立的燃气管道内腐蚀模式辨识模型;(4)模型微调再训练。采用无损探测设备对燃气管道的内腐蚀缺陷进行探测,获得燃气管道内腐蚀的原始图像资料,根据内腐蚀缺陷的空间分布特征,将燃气管道内腐蚀划分为五种模式;为数据集的每张图像添加内腐蚀模式标签,将数据集按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基于迁移学习方法,利用已在大规模图像数据集预训练的图像分类模型,建立燃气管道内腐蚀模式的智能辨识方法,克服对主观经验的依赖,降低对数据集规模的要求,节省模型学习的时间和算力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667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51902.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6/29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出行活动轨迹编码方法,根据时空聚类方法对用户每天的位置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用户每天的多个停留点信息;分别对多个停留点信息进行第一次编码,得到各个停留点信息对应的停留点编码信息;根据停留点编码信息从多个停留点信息对应的停留点中筛选出长期停留点,对长期停留点进行第二次编码,得到用户出行特征编码;对位置数据对应的出行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得到功能区域划分结果;根据功能区域划分结果对各个用户出行特征编码进行第三次编码,得到用户最终的出行轨迹信息编码。本发明通过多次编码将划分的功能区域特征与用户出行特征编码相结合,最终得到用户的出行轨迹信息编码,能够对多元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2562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66115.4
申请日:2020-11-29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事故现场用综合数据采集取证装备,包括气体采集模块,红外成像模块,环境参数采集模块,音视频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多维数据融合与处理模块,数据调度与控制模块,实时通信模块,显示操作、存储和接口,电子证据规范化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多维数据融合与处理模块将采集的各类事故现场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事故现场电子数据;电子证据规范化模块对该电子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以确保其法律效力,随后进行加密计算并获取时间戳文件,通过数据调度与控制模块将其与事故现场电子数据叠加作为电子证据进行本地存储。本装备结构紧凑、便于移动或携带,有效解决了事故及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现场多维证据固化的问题,防止证据非人为灭失或销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