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5622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66115.4
申请日:2020-11-29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事故现场用综合数据采集取证装备,包括气体采集模块,红外成像模块,环境参数采集模块,音视频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多维数据融合与处理模块,数据调度与控制模块,实时通信模块,显示操作、存储和接口,电子证据规范化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多维数据融合与处理模块将采集的各类事故现场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事故现场电子数据;电子证据规范化模块对该电子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以确保其法律效力,随后进行加密计算并获取时间戳文件,通过数据调度与控制模块将其与事故现场电子数据叠加作为电子证据进行本地存储。本装备结构紧凑、便于移动或携带,有效解决了事故及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现场多维证据固化的问题,防止证据非人为灭失或销毁。
-
公开(公告)号:CN11256227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011366115.4
申请日:2020-11-29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中安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事故现场用综合数据采集取证装备,包括气体采集模块,红外成像模块,环境参数采集模块,音视频采集模块,定位模块,多维数据融合与处理模块,数据调度与控制模块,实时通信模块,显示操作、存储和接口,电子证据规范化模块以及供电模块;多维数据融合与处理模块将采集的各类事故现场数据进行融合得到事故现场电子数据;电子证据规范化模块对该电子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以确保其法律效力,随后进行加密计算并获取时间戳文件,通过数据调度与控制模块将其与事故现场电子数据叠加作为电子证据进行本地存储。本装备结构紧凑、便于移动或携带,有效解决了事故及灾害发生过程中的现场多维证据固化的问题,防止证据非人为灭失或销毁。
-
公开(公告)号:CN112667760A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2011551902.6
申请日:2020-12-24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6F16/29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户出行活动轨迹编码方法,根据时空聚类方法对用户每天的位置数据进行聚类,得到用户每天的多个停留点信息;分别对多个停留点信息进行第一次编码,得到各个停留点信息对应的停留点编码信息;根据停留点编码信息从多个停留点信息对应的停留点中筛选出长期停留点,对长期停留点进行第二次编码,得到用户出行特征编码;对位置数据对应的出行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得到功能区域划分结果;根据功能区域划分结果对各个用户出行特征编码进行第三次编码,得到用户最终的出行轨迹信息编码。本发明通过多次编码将划分的功能区域特征与用户出行特征编码相结合,最终得到用户的出行轨迹信息编码,能够对多元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09916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0592467.2
申请日:2019-07-03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蝗虫优化的LSSVM-ARIMA模型的态势分析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属于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领域,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步骤:(1)随机初始化蝗群初始位置和 (2)确定目标函数 (3)进行位置更新;(4)重复(1)(2)步骤,输出c、σ;(5)建立LSSVM模型和ARIMA模型;计算预测结果y1(t);(6)确定低频分量Aj(t)和高频分量Dj(t);(7)得到第一预测结果y1(t);(8)计算预测结果y2(t);(9)将预测结果y1(t)和y2(t)进行拟合,得到最终的态势结果y(t)。本发明采用了将LSSVM与ARIMA组合的方式,利用蝗虫优化算法对时变态势模型实现参数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建立的企业安全生产态势预测方法是有效的,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态势分析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304229B
公开(公告)日:2019-02-19
申请号:CN201810088823.2
申请日:2018-01-30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城市系统工程研究中心 ,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生产VR实训关卡模型动态加载生成方法和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步骤1,确定关卡模型中的静态模型和动态模型,其中,所述静态模型为相对于场景不需要移动的模型,所述动态模型为相对于场景需要移动的模型;步骤2,根据所述静态模型生成可从外部动态加载的静态模型资源文件;步骤3,根据所述动态模型生成可从外部动态加载的动态模型资源文件;步骤4,根据所述静态模型资源文件和所述动态模型资源文件生成资源文件,根据所述资源文件生成打包安装文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避免关卡模型资源浪费,占用大量系统空间,并且在软件更新时,不需要重新下载安装,实现不影响用户使用的外部更新。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901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088137.7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置数据的行人出行分类检测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行人轨迹数据,构建行人组合出行特征;步骤S2:构建城市组合区域特征;步骤S3:融合行人组合出行特征和城市组合区域特征,构建增强行人出行特征;步骤S4:将增强行人出行特征,输入行人出行分类检测模型,得到行人出行分类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行人轨迹信息以及地域的特征,预测在一定时期以及地域内的行人出行的行为方式,以便提前预警,疏解交通压力,保证交通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163732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0880933.X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典型商业区风险预警体系构建及预警分级分类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依据公共安全三角形理论识别目标区域的风险指标,以根据风险指标构建目标区域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风险预警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并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进行评价处理后得到各项指标的预警值;根据各项指标的预警值得到目标区域的当前风险预警等级,以根据当前风险预警等级进行预警。该方法可以因地制宜地对不同典型商业区实现不同类型风险的分级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1105662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2010011495.3
申请日:2020-01-06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中安华邦(北京)安全生产技术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北京市安全生产技术服务中心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VR的突发事件应急响应实训系统、方法及设备,所述系统包括:客户端,用于存储客户登录进行实训训练;服务器端,用于存储所述实训系统的数据管理平台;所述客户端和所述服务器端之间采用网络连接实现实时通讯;教学模块,用于教导用户掌握应急响应的能力;考核模块,用于考核用户是否掌握了应急响应的能力;VR设备。本发明采用VR技术,构建不同的虚拟现实的突发事件场景,实现面向单人多角色培训考核的沉浸式交互式安全生产应急响应实训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应急响应实训方式。能够支持跨角色跨专业的综合性应急培训;能够实现单人、不同场景、不同突发事件类型、不同应急响应级别、多角色、多任务的应急响应培训。
-
公开(公告)号:CN114088131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010854861.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 北京清杉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森林应急消防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用于航拍监测建模的监测建模装置及森林应急消防监测系统。监测建模装置设置在飞行器上以在航拍现场进行航拍监测建模。监测建模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航拍现场的多模态信息;融合定位模块,用于接收多模态信息并通过SLAM算法对多模态信息进行融合以获得位姿信息;地图模块,基于位姿信息进行三维建图以获得三维地图信息;以及发送模块,用于将三维地图信息进行发送。监测建模装置采用航拍获取的现场数据进行三维建图,可实现灾害现场快速建模,以及实时灾情监测,从而为调度指挥中心提供判断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2784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088137.7
申请日:2021-01-2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北京市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院
IPC: G06K9/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位置数据的行人出行分类检测方法和系统,其方法包括:步骤S1:根据行人轨迹数据,构建行人组合出行特征;步骤S2:构建城市组合区域特征;步骤S3:融合行人组合出行特征和城市组合区域特征,构建增强行人出行特征;步骤S4:将增强行人出行特征,输入行人出行分类检测模型,得到行人出行分类结果。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可以根据行人轨迹信息以及地域的特征,预测在一定时期以及地域内的行人出行的行为方式,以便提前预警,疏解交通压力,保证交通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