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95873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57676.2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5B19/418 , H04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层结构的网络控制系统中,变送器节点与(控制)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时延补偿方法,属于网络通信、计算机与控制技术领域。它采用真实的变送器节点与(控制)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代替其间网络时延补偿模型,免除对节点之间网络数据传输时延的测量、估计、观测或辨识,免除对节点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采用本方法可降低时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质量。本发明适用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已知或不确知、或干扰难以确定,且通信网络仅存在于变送器节点与(控制)执行器节点之间的分层结构网络控制系统中,大于1个乃至数十个采样周期的网络时延的动态补偿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703225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06137.0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无人智能船舶自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扰动观测器的低维优化轨迹跟踪控制系统及方法,能够控制无人船跟踪预设轨迹航行,本发明尤其适用于外界环境干扰较强的复杂海况。所述控制系统由LMPC控制器和反馈部分构成。LMPC控制器由LMPC最优化问题和船舶运动数学模型构成;反馈部分由线性扰动观测器和低维度优化模型构成。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建立船舶运动数学模型;步骤二:建立线性扰动观测器;步骤三:建立低维度优化模型;步骤四:求解LMPC最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871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52928.2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5B19/418 , H04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送器与(控制)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时延补偿方法,属于网络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它采用真实的变送器节点与(控制)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代替其间网络时延补偿模型,免除对节点之间网络数据传输时延的测量、估计或辨识,免除对节点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采用本方法可降低时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的控制性能质量。本发明适用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已知,网络仅存在于变送器节点与(控制)执行器节点之间,网络可存在一定量的数据丢包的网络控制系统时延动态补偿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986230A
公开(公告)日:2011-03-16
申请号:CN201010557577.4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5B19/418 , H04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变送(控制)器与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时延补偿方法,属于网络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它采用真实的变送(控制)器节点与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代替其间网络时延补偿模型,免除对节点之间网络数据传输时延的测量、估计、观测或辨识,免除对节点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采用本方法可降低时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质量。本发明适用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已知,网络仅存在于变送(控制)器节点与执行器节点之间,网络可存在一定数量的数据丢包,网络时延为定常、或时变或不确定的网络控制系统时延的动态补偿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8408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0833315.8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8B21/18 , G01D21/02 , G08B17/10 , G08B21/14 , G08B21/16 , H04L67/10 , H04L67/12 , G06F18/22 , G06N3/0442 , G06N3/0464 , G06N3/04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的地下管廊数据异常检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获得各种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数据,并判断各种传感器采集的数据是否达到对应的报警值,如果是则发出报警信号;否则进入步骤S20;S20,基于传感器之间的相关性综合分析所有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判断是否存在异常,如果是则发出报警信号;否则返回步骤S10。该系统包括检测装置,检测装置包括单数据检测模块、联合数据检测模块和报警模块。本发明可以提前发现异常情况,为危险事件的预防及补救提供更多准备时间,基于边缘计算也可以提高通信效率,进一步节省时间,提高突发事件反应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092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37727.9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廊仓段火灾预警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接收分别布置于各个测控节点的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的温度数据,并以温度数据为纵坐标,温度传感器与井口之间的距离为横坐标,绘制舱段内温度‑距离梯度曲线;S20,从所述舱段内温度‑距离梯度曲线中搜寻出温度异常偏高值,并在所述温度异常偏高值达到设定阈值时发出火灾预警信号。本发明通过在仓段内布置温度传感器阵列,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数据,并通过对温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温度异常偏高值,火灾前夕必会存在温度异常偏高情况,因此通过本发明可以提前进行火灾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01995874A
公开(公告)日:2011-03-30
申请号:CN201010557725.2
申请日:2010-11-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5B19/418 , H04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0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分层结构的网络控制系统中,变送(控制)器节点与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时延补偿方法,属于网络通信、计算机与控制技术等交叉领域。它采用真实的变送(控制)器节点与执行器节点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过程代替其间网络时延补偿模型,免除对节点之间网络数据传输时延的测量、估计或辨识,免除对节点时钟信号同步的要求。采用本方法可降低时延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提高系统的动态性能质量。本发明适用于被控对象数学模型已知或不确知,或干扰难以确定,网络仅存在于变送(控制)器节点与执行器节点之间的分层结构网络控制系统中,时延为定常、或时变或不确定的网络时延的动态补偿与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22883246U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21432775.1
申请日:2024-06-21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10L15/22 , H04L12/40 , H04L67/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地下管廊CAN测控系统的便携式语音调试装置,包括语音模块、带CAN控制器的处理器、CAN收发器、以太网模块和电池电源,所述语音模块包括语音芯片、扬声器和麦克风,所述扬声器和所述麦克风均与所述语音芯片电连接,所述电池电源与所述处理器、所述语音模块的语音芯片电连接,所述语音模块、所述以太网模块、所述CAN收发器均与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便携式语音调试装置进行管廊仓段内测控设备调试,降低了地下管廊运维人员在复杂、恶劣条件下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运维工作成本,有效地改善了工作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219305261U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22336369.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控制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核心控制器包括控制器本体,所述控制器本体顶部设有外置散热机构,所述控制器本体顶部表面开设有连接孔以及多个通气孔,所述控制器本体侧表面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外置散热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外壳上开设有多个进风口,所述外壳底部表面设有多个散热风管以及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侧表面转动连接有多个锁定齿轮,多个所述锁定齿轮表面固定连接有锁定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外置散热机构,转动旋钮使得锁定板与控制器本体的内壁分离,解除锁定,方便拆除,能够在需要维修时与控制器本体进行分离,无需对控制器本体进行停机即可完成维修和更换,提高了维修的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067841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1826236.2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的地下管廊安全定位与监控系统,包括地下管廊工业互联网管控中心、共融式核心控制器以及测控节点;通过在地下管廊中构建CAN物联网进行有线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利用CAN物联网技术,不仅能安全定位各测控节点的位置,提高地下管廊定位的精度,而且能监控各测控节点的时间、查询非法人员入侵的轨迹及运动速度等内容,提高管廊生产的安全性。其以CAN总线传输信息,各节点可直接向其它节点发送信息,而无须共融式核心控制器转发;即使共融式核心控制器损坏,CAN总线部分路段仍可通信,大大提升地下管廊的经济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