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7171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291384.X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锥形纳米孔的电流整流比及极性的调控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硅基衬底的两个微腔和连接微腔的锥形纳米孔及电流检测回路构成。调控时,通过调节微腔入口背景盐浓度及酸碱浓度来调节锥形纳米孔的整流比及极性。同时利用电流检测回路测量电流,进而通过电流数据分析出锥形纳米孔整流比及极性的调控效果。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在微电子系统中电路板的运用,本装置具有结构尺寸小可调节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999281A
公开(公告)日:2018-05-08
申请号:CN201810061610.0
申请日:2018-01-23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3C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介电泳阻塞现象的不同弹性模量颗粒分选收缩-扩张微结构装置。所述的颗粒分选装置包括入口结构,收缩扩张结构以及出口结构。所述入口结构和出口结构由电极和通道壁组成。所述收缩扩张结构由喉部和通道壁组成。本发明采用的颗粒分选方法是:当微流体流经收缩扩张结构时,微流体中颗粒受到介电泳力的作用,该作用阻碍颗粒进入收缩扩张结构,不同弹性模量颗粒受力不同,基于此,我们分选出不同弹性模量的颗粒。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所述分选装置工作全程仅通过施加外加电场实现;总体结构简单,加工工艺性好,成本低;分选精度高,速度快。
-
公开(公告)号:CN209217969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1954243.9
申请日:2018-11-2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H02M7/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流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环形门控式离子电流整流器,包括第一离子直通道、门控式纳米通道、第二离子直通道,其中门控式纳米通道由两个梯形纳米通道、环形纳米通道及锥形纳米通道相互连接的环形门控式结构并列组成。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带有门电压的门控式纳米通道,利用纳米通道上下不对称纳米孔的离子选择性,来改变通道自身的导电性和通道内的离子电流,使得该整流器产生整流效果,并通过环形纳米通道上施加的门电压来提高该整流器的整流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环形纳米通道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了通道离子电流的稳定性,同时通过通道壁上的门电极调控使得整流效果更突出。
-
公开(公告)号:CN208234919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015659.8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U形电极红细胞与血小板微分离装置,包括两个入口,两个出口,微流体通道,1个缓冲室,2个矩形电极和5个U形电极。在微流体通道的上方施加一定个数的电极,通过在每一个电极上施加不同的电压,在微流体通道空间产生不均匀电场,该电场对血液中红细胞与血小板产生介电泳力,驱动其运动。由于不同半径微纳粒子受到介电泳力大小和方向不同,因此运动路径也不同,基于此,我们可以分离出红细胞与血小板。本实用新型的收益在于:无需对所分离细胞进行标记,缓冲室结构对细胞损伤较小,设备较简单,可用于分离红细胞和血小板等中性粒子,灵敏度较高,分离效果理想。
-
公开(公告)号:CN209465010U
公开(公告)日:2019-10-08
申请号:CN201920086159.8
申请日:2019-01-18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流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卤代烃脱卤素的曲折式微反应器,包括入料口、加热通道、第一弧形通道、第一反应直通道、第二弧形通道、第二反应直通道、第三弧形通道、第三反应直通道、第四弧形通道、第四反应直通道、第五弧形通道、第五反应直通道、第六弧形通道、冷却通道、出料口组成。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曲折式微反应器,在反应直通道壁上镀铂表面的催化作用下,使得溶液中的卤代烃在通过反应直通道时发生脱卤反应,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利用金属铂作为催化剂,反应效率高;将铂镀在反应通道壁表面,利用表面化学反应的方法,使得溶液不会被铂元素污染;本设计可应用于海水淡化、溶液检测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7805514U
公开(公告)日:2018-09-04
申请号:CN201820015632.9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F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矩形腔主动式微流体混合器,包括两个微流体入口,一个微流体出口,微混合室,挡板,挡块和四个电极。通过在微混合室不同位置设置电极,施加电势产生电场,通过电场力打乱微流体层流状态,实现两种微流体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微流体混合器整体尺寸较小,结构紧凑,不需要设计具有复杂结构的微流体通道,只通过布置四个电极的位置,合理施加电压,便可实现快速高质量的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210604752U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1920489006.8
申请日:2019-04-12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锥形纳米孔的电流整流比及极性的调控装置,该装置主要由硅基衬底的两个微腔和连接微腔的锥形纳米孔及电流检测回路构成。调控时,通过调节微腔入口背景盐浓度及酸碱浓度来调节锥形纳米孔的整流比及极性。同时利用电流检测回路测量电流,进而通过电流数据分析出锥形纳米孔整流比及极性的调控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在微电子系统中电路板的运用,本装置具有结构尺寸小可调节范围广,锥形结构有利于电流整流比及极性的调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9646393U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20071829.9
申请日:2019-01-16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非同心圆O形通道微流体混合器,包括2个入口,1个出口,6个微流体通道,1个隔板以及1个连接微通道。通过设计特殊结构的微流体通道,在两种微流体流经微通道的不同区域时,利用微流体流动的“科恩达效应”,使得微流体沿微通道内壁面流动,在两种微流体汇合处由于混沌对流形成二次流,加强了对流扩散强度。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分离速度快,不需要设计挡块结构,有效避免了微流体流动过程中挡块的阻碍作用;不需要其他形式能量(如磁、声、电等)输入,仅依靠微通道结构改变就能实现多种微流体有效混合;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208229810U
公开(公告)日:2018-12-14
申请号:CN201820015691.6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海南大学
IPC: B01F1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流控芯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交流电的主动式微流体混合器,包括2个入口,1个出口,2条微通道,1个挡块,8个电极。通过在微通道不同位置设置电极,施加不同交流电压,产生空间不均匀电场,借助电场力打破微流体流动的层流状态,加强两种微流体的对流作用,实现两种微流体的混合。本实用新型的收益在于:电极结构设计简单;减少挡块的使用以减小对微流体流动的阻碍作用;不需要阵列多个微混合单元,减小微流体流动过程中的压力损失;整个微流体混合器结构紧凑,以较短的微通道实现微流体的高效率、高质量混合。
-
公开(公告)号:CN209423649U
公开(公告)日:2019-09-24
申请号:CN201821995779.5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海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流体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栅栏式离子电流整流器,包括第一离子直通道、第二离子直通道、栅栏式纳米通道,栅栏式纳米通道由四个并列的长锥型纳米通道组成。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长锥型纳米通道,当在第一离子直通道上外加正反电压时,由于长锥型纳米通道的离子选择性,使得纳米通道内的离子产生积累或流失,最终导致纳米通道自身的导电性和通道内的离子电流发生变化。本实用新型的主要优势在于:所述的离子整流工作全程仅通过施加外加电场实现,长锥型的锥形结构提高了整流的效率,使纳米通道中的离子电流更稳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