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衡糖利用高产D-泛酸的工程菌、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867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5071.8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因工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平衡糖利用高产D‑泛酸的工程菌、其构建方法与应用。首先,本发明通过弱化糖酵解EMP途径的pfkB、eno与pgi基因,同时过表达zwf与pgl基因,将部分碳流量通过推拉的方式流入PPP途径;其次,敲除了6‑磷酸果糖激酶II PfkB、修改烯醇化酶基因eno的起始密码子以及减弱葡萄糖磷酸异构酶Pgi的酶活;随后,为了让碳流量进一步流向PPP与ED途径,过表达PPP与ED共有基因zwf和pgl,并引入源于运动发酵单胞菌的edd与eda基因,打通了大肠杆菌中的ED途径;再有,将多余的PPP途径的碳流量分配给TCA循环,在基因组中整合来源于青春双歧杆菌的fxpk基因以及克鲁伊维梭菌的pta基因;最后,通过上述共同作用,使D‑泛酸效价达到了4.80 g/L。

    高产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28674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12649.4

    申请日:2024-10-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9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通过阻断新金分枝杆菌中Opccr、SalA、TeB表达和过表达KshA1来消除副产物4‑HBC、4‑AD和9‑OH‑3‑OPCM的产生,还通过过表达限速酶ChsH1‑2以解放9‑OHAD的生产限制,最终在植物甾醇浓度为20g/L的情况下实现了9‑OHAD的产量为13.4g/L,摩尔产量为91.1%且几乎无副产物的目标。在5L生物反应器中以45g/L植物甾醇浓度进行放大时,使用大豆油和(2‑羟丙基)‑β‑环糊精作为助剂,基本复现了摇瓶中20g/L时的9‑OHAD转化结果。

    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突变体、高产D-泛酸的基因工程菌

    公开(公告)号:CN119220512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66945.4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突变体及其在构建高产D‑泛酸的基因工程菌中的应用。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微生物发酵合成D‑泛酸产量不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运用酶的半理性设计,获得了具有底物特异性的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突变体,并将其应用至构建高产D‑泛酸的基因工程菌中。本发明还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利用所述的酮醇酸还原异构酶突变体,构建得到了高产D‑泛酸的基因工程菌,使D‑泛酸产量增加了12.04%左右,且相对于出发菌株,所得发酵液中缬氨酸积累量和对照相比几乎无变化,但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积累较少,达到酮醇酸还原异构酶其底物特异性的改造。

    一种高产D-泛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910112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070975.1

    申请日:2024-08-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产D‑泛酸的基因工程菌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在现有工程菌的基础,过表达异源glF基因以及glK基因增强非PTS系统的糖摄取,提升该菌株的葡萄糖的转运,满足细胞对能量和其他代谢物质的需求,强化基因工程菌生长力;同时进一步强化了D‑泛酸合成途径中关键基因panC的表达水平,使碳通量流向D‑泛酸的合成;通过动态调控泛酸激酶编码基因coaA以减少泛酸副产物的生成;最终运用Hfq蛋白参与非编码RNA与其靶标mRNAs的互作过程,抑制ptsH基因翻译,从而使得PTS系统对葡萄糖的摄取减弱。由此构建得到的菌株D‑泛酸摇瓶效价达到7.81g/L,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2.29%。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