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34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609171.8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T7/00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烟支端面缺陷检测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机器视觉检测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高速包装机模盒内部的烟支的烟支端面图像;利用已经训练好的烟支端面检测模型对所述烟支端面图像进行目标检测和分类,得到分类信息;基于所述分类信息、滤嘴端图像和烟丝端图像的对应关系,统计滤嘴数量和烟丝数量是否符合要求,判断高速包装机模盒内部的烟支存在的端面缺陷是否为真实缺陷,并输出烟支图像及缺陷信息。本公开有效提升烟支定位区域的准确度,可应用于烟支模盒包括滤嘴端和烟丝端的检测;本公开实现在烟支包装过程中实时监测并统计烟支的包装质量情况;本公开有效规避传统机器视觉检测方法中的漏检和误检。
-
公开(公告)号:CN11783063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9007.1
申请日:2024-01-05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博 , 夏琛 , 赵丹 , 樊虎 , 牛芳芳 , 裘雨灿 , 郑闪闪 , 韩乐园 , 钱翠珠 , 卢琳 , 席攀攀 , 崔晓梦 , 潘著 , 柴武君 , 李钰靓 , 朱立明 , 朱强 , 贾桥东 , 丁雪 , 高雪峰 , 余忠华 , 李昊 , 喻尔东
IPC: G06V10/26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77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烟支外观图像识别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烟支外观监测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对烟支外观图像进行多边形标注;基于unet网络提取voc语义分割训练数据集的特征;在编码端提取不同尺度的特征图,并将不同尺度的特征图通过跳层连接传递至解码器端与解码特征图进行融合,利用vgg16网络作为主干网络框架的编码器,对主干网络框架进行编码,且采用在imagenet上的预训练参数,得到unet‑vgg16的语义分割网络骨架;利用坐标强化注意力机制安插在unet‑vgg16的语义分割网络骨架的第三路和第四路跳层连接中。本公开为缺陷监测粒度的提升提供了保证,能对烟支外观缺陷进行更精细的识别和分类,能够区分不同故障的严重程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602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08626.6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博 , 夏琛 , 樊虎 , 赵丹 , 贾桥东 , 牛芳芳 , 韩乐园 , 席攀攀 , 裘雨灿 , 郑闪闪 , 钱翠珠 , 崔晓梦 , 柴武君 , 潘著 , 沈凯 , 杨道剑 , 黄华 , 卢琳 , 朱强 , 丁雪 , 高雪峰
IPC: B65B57/04 , B65B19/02 , G06F18/24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包外观检测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控方法,通过判断小包外观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启动,系统实时采集小包外观检测设备的检测软件的启动状态和剔除状态,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传递给云端检控平台,以判断小包外观检测设备的运行是否正常。本发明通过将卷烟生产过程中的包装机主机辅机的数据,小包外观检测设备工控机的心跳数据,检测软件的启动状态和剔除状态作为变量,然后利用分布式计算方法识别小包外观检测设备是否正常启动。然后根据离线模型建立小包外观检测设备硬件资源正常运行时的波动区间。实时判断产量状态,检测相机状态,硬件资源使用状态,解决了卷烟生产过程中巡检过程繁锁、工作量大且设备出现故障时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07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237322.1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张博 , 夏琛 , 牛芳芳 , 樊虎 , 吴烨 , 潘鹏举 , 王宝 , 杜芳琪 , 卢琳 , 韩乐园 , 郑闪闪 , 钱翠珠 , 董宁宁 , 贾桥东 , 丁雪 , 高雪峰 , 朱强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热封自增强聚丙烯薄膜包括三层结构,分别为聚丙烯基层、粘结层和热封层;其中热封层按重量份由10‑70份的1‑丁烯、20‑90份的丁烯共聚物、0.5‑1.0份的抗氧剂组成。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薄膜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热封,提高了封口的平整度;本发明采用已经商业化的1‑丁烯,丁烯共聚物,丙烯共聚物,可实现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薄膜的热封强度在室温下可以实现自增强,增加包装的气密性、降低褶皱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664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04048.7
申请日:2024-05-15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夏琛 , 张博 , 钱翠珠 , 赵丹 , 樊虎 , 贾桥东 , 潘凡达 , 卢琳 , 王宝 , 潘鹏举 , 沈凯 , 边腾飞 , 郑闪闪 , 韩乐园 , 潘著 , 牛芳芳 , 席攀攀 , 崔晓梦 , 杨道剑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包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封强度可调节的聚丙烯薄膜、制备及应用方法,由基层、粘结层及热封层组成,基层为均聚聚丙烯层;粘结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及低密度聚乙烯的共混物;热封层为反式聚异戊二烯与抗氧剂的共混物。通过将基层材料、粘结层材料及热封层材料通过共挤流延法制备出三层聚丙烯热封薄膜,对该聚丙烯热封薄膜进行热封后放入恒温烘箱中进行冷却结晶。本技术制备的聚丙烯薄膜可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热封;热封强度的调节不需要改变薄膜的配方以及热封条件,并且本技术制备的聚丙烯薄膜的热封强度可以根据使用场景进行调节,满足多种场合的需求。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