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911212B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210432991.5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滤棒圆周控制的数据表征方法,包括:1)启动阶段圆周验证;2)特殊工况验证,拼接及剔除阶段;3)圆周线性验证;4)工序评价验证;5)周期性验证。通过该方法对滤棒圆周控制系统在不同工况下控制情况进行衡量并加针对性的改进,尤其是对圆周控制系统开展周期性的多维度验证及质量评价方面开展精细化控制,确保产品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74663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1089669.2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特征挥发性成分的电子烟分类方法,包括: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多个电子烟油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的含量;对挥发性成分的含量进行主成分分析,以得到特征挥发性成分;对特征挥发性成分进行聚类分析,以得到分组结果。本发明提供的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特征挥发性成分的电子烟分类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检测电子烟油中的挥发性物质含量,具有操作过程简单快速、灵敏度高且低溶剂消耗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前处理萃取效果和方法重现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可以直观展示出不同口味电子烟油之间的挥发性成分差异和样品聚类结果,能够基于特征挥发性成分对非烟草味电子烟进行鉴别分组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868664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238426.1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卷烟机在线烟支外观检测系统或装置的验证方法,包括:分别设置设备功能性验证指标和缺陷模拟验证指标,所述缺陷模拟验证指标包括缺陷定性指标和缺陷定量指标;先后进行设备功能性验证检测操作和缺陷模拟验证检测操作;将模拟检测结果与各验证指标预设标准比对,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符合要求的进行若干时间段的跟踪验证。通过特定的指标和检测方法,实现对检测系统的定性及定量判定,实现了检测方法、判定标准等的统一和标准化,达到了对相关系统的有效检测和精度控制。检测过程精确度及可靠性高;操作方法及步骤明确,可操作性强;计算方法明确,可用于对目标系统的控制优劣的判定;评价方法数据化,科学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837367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111119403.4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N3/047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概率神经网络的卷包机烟支吸阻的在线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带记忆的吸阻系数校准装置对吸阻测量装置校准后,采集烟支吸阻数据和卷包机台数据,其中,卷包机台数据包括烟支物理结构数据和设备状态数据;对卷包机台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吸阻影响因素选择之后,确定的吸阻影响因素与烟支吸阻数据形成样本数据;利用样本数据训练基于概率神经网络以得到烟支吸阻预测模型;利用烟支吸阻预测模型进行卷包机烟支吸阻的在线预测。该方法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具备可操作性和良好的应用效果,对吸阻控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60702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081601.5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用内衬纸成型度激光检测装置及方法涉及内衬纸成型度检测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系统整合程度不高,人工操作耗时耗力、检测精度相对较低、误差大等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底板、两组施压定位部件、夹持部件和检测部件;所述夹持部件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夹持部件包括固定部和活动部,两组所述施压定位部件分别安装在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上;所述检测部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本发明系统集成度较高,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操作控制更便利。通过系统控制整体精度更高,误差更小。采用激光扫描检测避免传统接触式测量方法对内衬纸造成的损伤和变形,进一步确保成型度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38362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196412.6
申请日:2023-02-24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F18/2113 , G06F18/10 , G06F18/214 , G06F18/21 , G06F18/243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学习卷烟机剔除率特征选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数据泄漏处理;以“空头当前剔除率”为目标值,其他特征为输入特征,将处理后的数据以7:3的方式,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用线性回归、支持向量机和随机森林进行建模,采用R2和MSE作为评估依据,确定随机森林为基准模型,获得模型的特征重要性并进行排序;选择不同特征逐一建模,与基准模型比对,最终选定部分特征,作为建模的特征;通过其他数据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发明通过选定的特征对卷烟的参数调整提供了依据,为卷烟数字化表征提供了有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791505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32389.5
申请日:2022-12-01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杨帅 , 李钰靓 , 柴武君 , 潘著 , 裘雨灿 , 席攀攀 , 赵丹 , 牛芳芳 , 崔晓梦 , 郑闪闪 , 张博 , 韩乐园 , 叶蔚 , 陈明 , 李铭 , 焦凯旋 , 李旭 , 潘凡达 , 樊虎 , 朱强 , 夏琛
IPC: G01N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烟支内烟草类杂质的在线检测、表征及分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线重量检测系统的校准;步骤S2:在线水分检测系统的校准;步骤S3:烟支密度与水分数据在线采集;步骤S4:烟支长度方向区域分割;步骤S5:烟支内烟草杂质的在线表征及分类。本发明通过对卷烟机重量控制系统的微波的每支无嘴烟、每段密度值及水分值的数据采样,再根据平整器规格进行区域分割,最后按照梗签、湿团等烟草类杂质与烟丝的密度水分差异,判断烟支内烟草杂质类型及具体位置,通过卷烟机重量控制系统的微波在线密度与水分数据,实现烟支内烟草杂质的实时表征。
-
公开(公告)号:CN105011359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472489.7
申请日:2015-08-04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A24C5/3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卷烟机喂料部分循环风降温的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制冷管、流化床、气配箱和压缩空气源,卷烟机喂料部分的顶部机板安装设置风扇,两个制冷管分别通过设置一支架与所述的卷烟机喂料部分的顶部机板连接,风扇位于两个制冷管的正下方,两个制冷管的出气口分别通过设置第一软管连接件与气配箱连接,进气口分别通过设置第二软管连接件与压缩空气源连接,流化床与气配箱连接,流化床底部吹气槽与卷烟机连接,流化床顶部吹气槽与旋风除尘器连接,旋风除尘器一端与中央除尘系统负压管路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循环风机与气配箱连接。本发明提高了烟丝水分的稳定性、降低了烟丝不必要的香气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2914486A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110428767.0
申请日:2011-12-20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1N7/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卷烟吸阻和滤棒压降的测量装置。一种标准吸阻测量装置,该装置包括测试头、标准恒流孔、负压发生器、气源、测控电路和上位机控制系统;测试头内设置有乳胶管,气源连接设有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的负压发生器,负压发生器连接标准恒流孔,标准恒流孔连接有过滤器,过滤器连接有控制反吹和测试电磁阀,控制反吹和测试电磁阀连接测试头;压力调节阀的出气端还通过管路连接有样品反吹控制电磁阀和气缸控制电磁阀;标准恒流孔出气端还通过管路连接有测试和抽吸管路测试电磁阀;测控电路连接上位机控制系统,各个电磁阀和数显压力计均连接至测控电路。本发明具有可控性及操作性强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368154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77706.1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浙江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游金清 , 陆成飞 , 杨玥皎 , 李茂松 , 向陈琼 , 余琼卫 , 蒋志才 , 柴武君 , 戎萍 , 戚奇杰 , 刘博 , 何杨杰 , 陈昭定 , 乔跃辉 , 蔡兴华 , 李晓茵 , 林建南 , 许恒誉 , 姚双挺
IPC: B01J20/281 , B01J20/24 , B01J20/30 , G01N30/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相萃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采用烟梗作为固相萃取剂原料,烟梗材料天然、来源广、价格低廉,且经过酸性处理、去除大分子杂质净化后的烟梗粗粉,表面纤维暴露,表面含有大量羟基且接触面增大,具有亲水性和离子交换性能,能与许多有机、无机物发生相互作用,解决了当前对水中双酚类物质进行高倍数富集预处理所需材料繁多、生物相容性一般,并且时间成本大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