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咔唑类荧光衍生试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氟虫腈和氟虫腈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745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633521.6

    申请日:2020-07-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食品和农业安全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新颖的咔唑类荧光衍生试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氟虫腈和氟虫腈代谢物检测中的应用。经试验证明,本发明所设计合成的咔唑类荧光衍生试剂,具有很强的荧光强度,基于该衍生试剂所建立的柱前衍生化测定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虫腈亚砜的HPLC‑FLD(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检测限和定量限低、稳定性和重现性好,将该方法应用于鸡蛋中残留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氟虫腈亚砜检测,结果准确、可靠,优于目前报道的HPLC‑MS/MS、GC‑MS方法。本发明所设计合成的咔唑类荧光衍生试剂性能优良,基于其所建立的氟虫腈及其代谢物柱前衍生化检测方法灵敏、可靠、准确,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甜叶菊毛状根诱导和培养生产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5462B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310603423.8

    申请日:201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甜叶菊建立毛状根培养体系生产绿原酸及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内容包括甜叶菊外植体制备、发根农杆菌活化培养、悬浮培养及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生产。经PCR检测,证明甜叶菊毛状根为转化产生,HPLC检测表明甜叶菊毛状根能够生产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由于所使用的毛状根具备在无激素培养基上快速生长的特性,因此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不受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优点。为利用毛状根培养生产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提供了一种稳定、可持续的新型药源和食品功能因子,为今后应用生物反应器进行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来源和物质基础。

    一种用于餐后血糖控制的芡实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0090243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423584.6

    申请日:2019-05-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植物活性组分提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餐后血糖控制的芡实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应用。该芡实提取物含有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组分,其制备方法包括:S1芡实磨粉;S2溶媒提取;S3减压浓缩;S4冷冻干燥等步骤;该芡实提取物含有没食子酸、双没食子酸己糖苷、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原花青素、儿茶素、没食子酸衍生物等酚类物质,这些酚类物质是抑制淀粉消化吸收的重要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活力具有非常好的抑制效果。本发明具有药食同源、原料广泛易得、提取方法简单、提取条件温和、获得的芡实提取物活性组分高,经制剂生成降糖药品用于餐后血糖控制,控糖效果显著,安全无副作用。

    一种葛根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及其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及鸡肉品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71503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13677.0

    申请日:201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葛根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其步骤为:(1)洗净并切成小块;(2)加入乙醇溶液,浸渍后取出浸渍液;(3)将浸渍液混合后上大孔吸附树脂柱,乙醇洗脱,收集洗脱液;(4)将洗脱液进行浓缩,再过滤去除沉淀物;(5)滤液浓缩,萃取,浓缩、干燥。本发明还公开了葛根总黄酮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及鸡肉品质的方法。葛根总黄酮是一种含有酚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其主要成分是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总黄酮具有提高抗氧化酶活性,减少MDA生成,减弱自由基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对机体的损害,增强机体抗氧化损伤的。本发明将葛根总黄酮添加到肉鸡生产中,避免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在肉鸡中的残留,同时改善肉鸡生产性能及鸡肉品质。

    一种甜叶菊毛状根诱导和培养生产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95462A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310603423.8

    申请日:2013-11-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用发根农杆菌遗传转化甜叶菊建立毛状根培养体系生产绿原酸及二咖啡酰奎宁酸的方法。内容包括甜叶菊外植体制备、发根农杆菌活化培养、悬浮培养及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的生产。经PCR检测,证明甜叶菊毛状根为转化产生,HPLC检测表明甜叶菊毛状根能够生产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由于所使用的毛状根具备在无激素培养基上快速生长的特性,因此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较低、不受气候、土地等自然条件的限制等优点。为利用毛状根培养生产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提供了一种稳定、可持续的新型药源和食品功能因子,为今后应用生物反应器进行绿原酸和二咖啡酰奎宁酸规模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来源和物质基础。

    一种润肠通便速溶颗粒剂

    公开(公告)号:CN101002832B

    公开(公告)日:2011-01-05

    申请号:CN200610124442.2

    申请日:2006-0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润肠通便速溶颗粒剂,其特征是按以下方法制成的:将20~60重量份的聚乙二醇4000、40~80重量份的水溶性膳食纤维、0~20重量份的蜂蜜、0~0.2重量份的甜菊糖和0~0.3的果味香精充分混匀,搅拌制粒,45℃干燥,整粒,包装。本发明的特点在于运用具有药理作用的聚乙二醇4000与水溶性膳食纤维复配,制成通便保健的固体速溶颗粒剂,其不同于常用的泻药,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及使用者对产品的依赖,是现代人一种良好的润肠通便保健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