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车协同避撞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9093B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610099057.0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车协同避撞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车辆主动安全领域。本发明的系统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通信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目标车及其前车的运动数据,对目标车的安全距离与距离前车的车距进行比较,判断两车的危险状态。当收到危险信号时,开始判断目标车及其前车是否满足两车的协同避撞条件。满足两车的协同避撞条件时,计算两车的协同避撞的时间和所要达到的期望速度,并将协同避撞的时间和期望速度发送给其他协同避撞车辆,实现同一车道内的车辆在碰撞时见范围内到达到期望车速,并进行匀速运动,实现多车协同避撞。

    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智能车辆主动避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03185A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710206122.X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6Z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灰色预测模型的智能车辆主动避撞方法,属于车辆主动安全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灰色预测模型通过对车辆GPS原始时间序列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累加序列的预测值,进而累减还原得出原始序列的预测值,以此预测主车辆和周围车辆未来时刻的位置,计算出未来时刻主车辆和周围车辆的速度和加速度,判断是否存在碰撞危险车辆,并提醒主车辆司机远离危险源。本发明所需数据少,短期预测精度较高,实时性好;同时避免了基于传感器的避撞控制系统的复杂性,提高了精确性和鲁棒性。由于减少了传感器数量,成本降低,提高了经济性。

    一种基于鱼群效应的车队避撞系统以及避撞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51306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099198.2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61 G08G1/1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鱼群效应的车队避撞系统以及避撞方法,属于汽车主动安全领域,系统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通信模块、信息交互模块、人机交互模块。信息采集模块包括车载CAN总线、毫米波雷达测距传感器、纵向加速度传感器,用于采集本车辆的速度、加速度以及车距;通信模块包括车载单元OBU,用于车辆之间传递各自的运动状态数据;人机交互模块包括显示单元和语音提示单元,用于向驾驶员显示危险信息;信息处理模块根据信息采集模块和通信模块传递过来的信息,利用基于鱼群效应的运动学模型计算出车辆避撞的加速度信息,并通过人机交互模块提供给驾驶员,实现车队的协同避撞。本发明能够有效地提高车队行车的主动安全性。

    基于场景多样性识别的自动泊车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764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50147.X

    申请日:2014-12-31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一种基于场景多样性识别的自动泊车系统及其方法,该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超声波传感器模块、加速度传感器模块、车载互联网模块、雾灯模块、雨刮器模块、执行模块、语音模块。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场景多样性识别的自动泊车方法,能根据不同的场景停车制定不同的泊车策略,以提高自动泊车系统的安全性。本发明可以结合天气信息具体制定泊车策略,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因转向过快造成轮胎打滑,进一步提高了自动泊车系统的安全性。

    一种车辆绿色路径导航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06355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166137.3

    申请日:2016-03-22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绿色路径导航系统及方法,包括车载端、监控端。车载端包括第一信息处理模块、第一GSM模块、GPS接收机、车载CAN总线、第一显示模块、第一电子地图。监控端包括第二GSM模块、第二信息处理模块、数据库模块、第二电子地图、第二显示模块。车载端根据驾驶员行驶目的地,利用电子地图获取所有可能的行驶路段、并根据监控端提供的路况参数,采用Dijkstra最优路径算法获得到达目的地时油耗最小的路径。另外,车载端将车辆位置发送到监控端并保存在数据库,对车辆进行可视化跟踪和历史轨迹回放,同时对各路段的车流量以及交通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发布每个路段的交通拥挤状况。本发明从最小燃油消耗的角度出发进行路径规划,避免了燃油的浪费。

    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替代汽车鸣笛的提示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10017A

    公开(公告)日:2016-07-27

    申请号:CN201610219079.6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替代汽车鸣笛的提示系统及方法,包括汽车喇叭模块、导航定位模块、信息处理单元、车载终端、车车通信单元。本发明适用于特种车辆,利用车车通信技术通知特种车辆的前方车辆及时让行;同时,能够识别禁鸣、非禁鸣路段:在非禁鸣路段,通过汽车喇叭传递警示信息;在禁鸣路段,关闭汽车喇叭,后车通过汽车喇叭模块采集喇叭电压以获取鸣笛时间和次数信息,由信息处理单元根据喇叭信息处理生成提示信息,并通过车车通信单元发送到前车,由车载终端向前车驾驶员提供提示信息。本发明能够降低城市的噪声污染,能够有效避免车辆违章鸣笛,同时提高汽车的行车安全性。

    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车协同避撞系统及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9093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099057.0

    申请日:2016-02-23

    Applicant: 江苏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8G1/16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车车通信的多车协同避撞系统及其方法,属于车辆主动安全领域。本发明的系统装置包括:信息采集模块、通信模块、信息处理模块、语音提示模块。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包括:通过信息采集模块实时采集目标车及其前车的运动数据,对目标车的安全距离与距离前车的车距进行比较,判断两车的危险状态。当收到危险信号时,开始判断目标车及其前车是否满足两车的协同避撞条件。满足两车的协同避撞条件时,计算两车的协同避撞的时间和所要达到的期望速度,并将协同避撞的时间和期望速度发送给其他协同避撞车辆,实现同一车道内的车辆在碰撞时见范围内到达到期望车速,并进行匀速运动,实现多车协同避撞。

    一种汽车盘山公路防坠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7496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147632.X

    申请日:2016-03-15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盘山公路防坠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根据车载传感系统获取行车信息,包括自车车速Vr,加速度ar,以及前轮转角α,测量车辆与盘山公路边界的距离;步骤2:根据步骤1的信息,建立汽车盘山公路防坠模型方程;步骤3:对所建汽车盘山公路防坠模型方程进行求解计算,得到防坠预警距离Dw及转向延迟制动距离Ds;步骤4:将汽车与右前方山崖边缘的距离Lrelative与对应的防坠预警距离Dw及转向延迟制动距离Ds进行比较,判定所要采取的防坠方式;步骤5:单位时间间隔后,再次测量数据,重复上述步骤1‑4。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实时检测盘山公路的边界信息,并通过所得数据动态建立汽车盘山公路防坠模型方程,使所建模型具有针对性,显著提高防坠成功率。

    一种车辆碰撞风险算法及事故预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513425B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610031491.5

    申请日:2016-01-18

    Applicant: 江苏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碰撞风险算法及事故预警方法,包括车载单元OBU、路侧单元RSU、交通信息中心TIC以及信息通信模块ICU。车载单元OBU获取车辆速度、加速度、方向盘转角等参数,结合道路交通系统获取车辆的航向角及两车的实时距离,车载单元OBU通过DSRC通信技术将参数传递给所属的RSU,RSU通过光纤/5G技术将区域内车辆参数传递给TIC进行风险计算,并把结果通过RSU推送给车载单元OBU实施预警。本发明可实现对交通事故进行预防和精确控制,进而能有效避免交通堵塞及事故频发。

Patent Agency Ranking